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模型管理 模型管理简介 创建模型 模型推理
修订记录 发布日期 说明 2022-11-30 增加 部署技能市场中的ModelBox技能 2022-10-31 增加 使用ModelBox端云协同AI开发套件开发应用 2020-07-22 增加 开发者使用HiLens Studio开发技能。 2020-04-21 优化普通用户和厂商的使用流程和描述
使用前必读 在华为HiLens管理控制台上开发技能时需要在线编辑或上传逻辑代码,而在逻辑代码中需要用到HiLens Framework,本文档针对开发者在开发可运行在HiLens Kit设备的技能的时候,介绍如何在逻辑代码中使用HiLens Framework API,您可以根据表
错误码 当您调用API时,如果遇到“APIGW”开头的错误码,请参见API网关错误码进行处理。 表1 错误码 状态码 错误码 错误信息 描述 处理措施 400 HIL.0004 Invalid projectId. 非法的项目ID 检查是否输入错误的项目ID 400 HIL.0055
产品优势 端云协同,高性价比 设备端实时推理进行初次筛选,云上二次精确识别,平衡低时延与高精度。 云侧在线部署和更新端侧算法和运行参数,快速迭代与提升端侧精度。 端侧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本地分析,大大减少上云数据流量,节约存储与带宽成本,部分场景中解决网络不稳问题。 纳管多种设备,管理统一
API(基础版控制台) 设备管理 技能市场
前提条件 已有一个HiLens Kit设备,在华为HiLens中完成注册,且设备处于“在线”状态。设备管理相关指导请参见设备管理简介。 在华为HiLens中新建技能,技能已完成开发。
在调用华为HiLens服务的API之前,请确保已经充分了解华为HiLens服务相关概念,详细信息请参见产品介绍。 华为HiLens服务以开放API的方式提供给用户,您可以根据本文档提供的API使用服务,支持的全部API请参见API概览。 父主题: 使用前必读
华为HiLens支持哪些模型? 如何上传模型至华为HiLens? 一个技能是否可以使用多个模型?开发技能时如何添加多个模型? 为什么发布技能失败? 技能开发中可以使用socket吗? 模型转换失败怎么办? HiLens Framework SDK适用于哪些设备?
安装/启动技能 技能安装提示失败是什么原因? HiLens Kit能同时运行多少个技能? 启动技能后,异常停止什么原因? HiLens Kit是否支持在离线情况下运行技能? 从技能市场购买输出接口都为HDMI的技能,技能A启动成功,技能B启动失败,如何解决?
输出模块 输出模块简介 构造用于输出的显示器 输出一帧图片 上传文件 上传缓冲区数据 发送POST请求 发送一条消息 播放音频文件
开发可训练技能 可训练技能简介 新建可训练技能 HiLens安全帽检测技能 更新应用版本 查看技能详情 删除可训练技能
如何调用API 构造请求 认证鉴权 返回结果
登录华为HiLens智能边缘管理系统时忘记密码怎么办? 登录华为HiLens智能边缘管理系统时忘记密码,可考虑将HiLens Kit恢复出厂设置。 将HiLens Kit恢复出厂设置后,使用默认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华为HiLens智能边缘管理系统。
基本概念 帐号 用户注册华为云时的帐号,帐号对其所拥有的资源及云服务具有完全的访问权限,可以重置用户密码、分配用户权限等。由于帐号是付费主体,为了确保帐号安全,建议您不要直接使用帐号进行日常管理工作,而是创建用户并使用他们进行日常管理工作。
新增技能 登录华为HiLens管理控制台,单击左侧导航栏“设备管理>产品管理”,进入“产品管理”页面。 选择设备产品,单击操作列的“新增技能”。 在弹出的“新增技能”窗口,默认展示您订购的技能列表,选择需要新增的技能,根据需要勾选“自动升级”,单击“确定”完成操作。
华为HiLens技能是否支持Android 平台或ARM平台上运行? 华为HiLens上可以运行哪些TensorFlow和Caffe的模型? 华为HiLens支持自行开发算子吗? 华为HiLens提供的开发环境是什么语言? HiLens Kit是否有图片灰度化接口?
日志模块 设置打印日志的级别 打印Trace级别的日志 打印Debug级别的日志 打印Info级别的日志 打印Warning级别的日志 打印Error级别的日志 打印Fatal级别的日志 示例-日志
视频输入模块 输入模块简介 视频采集器 读取摄像头视频帧 获取视频的宽度 获取视频的高度
资源管理 获取模型路径 获得技能工作区目录 获得技能配置 下载OBS文件 计算文件的md5值 示例-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