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本实验将指导您搭建一个基于IoT边缘服务的边缘节点,并在边缘节点上进行容器应用镜像插件部署,将用户自定义的容器镜像部署到边缘节点上,并实现节点上应用之间的数据流转。 通过本实验,您将能够: 了解并掌握IoT边缘服务的功能特点与使用方法。 掌握通过IoTEdge云服务将自定义容器镜像部署到边缘节点的方法。 父主题:
在新版本接口中提供。 应用在接收处理物联网平台发送的响应消息和推送消息时,需要兼容或忽略消息中的新增参数,不能因为消息中的新增参数导致应用的处理异常。 调用API的其他使用限制,请参见物联网平台的使用限制。
password 密码(onvif协议接入时的密码或者GB设备的认证密码) password rtsp_url 监控设备的rtsp取流地址。默认不配置由数采应用自行获取设备的主码流地址,如果配置则以配置的地址为视频数据的采集地址 rtsp://10.58.239.64:554/stream01
IoT边缘云服务为应用提供总线对接能力、设备命令下发能力。IoTEdge对应用的日志、数据存储目录进行统一配置,应用相关设置通过环境变量传递给应用。 App从输入点接收来自总线的设备数据上报,对数据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输出点发送到总线。 App也可以根据设备数据对设备进行反向控制,例如通过命令重启设备。
-a`),若容器为异常退出,需检查自定义应用模块的配置信息是否正确,如检查容器镜像/运行命令是否正确,容器规格申请配置是否过大等。 若自定义的容器没运行,查看是否已成功拉取镜像(执行命令`docker images`);若镜像没拉取到边端,需检查边缘节点的网络状况是否稳定。 父主题: 应用管理
自定义的容器应用想从hub获取设备数据,需配置相应的数据流转规则。 单击“确认添加”后,则创建自定义应用成功。 单击“返回应用管理列表”可查看到创建的应用,选择左侧版本列表,单击右侧的“版本信息 > 发布”。 返回“应用管理”可查看到创建的应用,单击左侧的“版本列表”可查看已发布的应用版本。 父主题: 操作步骤
端点获得设备数据,进行自定义的数据处理后,从输出端点将数据流回hub。 在“添加应用”时,也需配置输入/输出端点,为后续配置边端流转规则提供前提条件。 本实验使用的进程包没有集成边缘SDK,故不配置输入/输出端点。 配置确认 功能用途:根据容器应用的功能用途自行选择,本实验选择“数据处理”。
是同时生效的,满足任何一个条件都会进行日志转储。 滚动日志数量:日志文件转储个数,默认5,取值范围1-10。边缘节点保存的转储日志数量如果达到限制,则会删除最早的转储文件。 注意: 当前“云端日志级别”对日志等级采取模糊匹配的策略,若日志消息中存在与日志级别标识相同的关键字,则也可能被采集。
只允许对文件进行下载。 只允许在文件夹上进行文件的上传,表示将文件上传到远程主机对应的文件夹下。 上传下载的文件大小最大为10M。 文件上传下载所操作的目录受创建节点时所配置的根目录限制,如下图所示。 使用文件上传下载功能,需要部署$edge_omagent大于1-1-11的版本。 在指定文件夹或者文
对应IEC104协议中的Common Address,即从站地址 点位地址 对应IEC104协议中的Infomation Object Address,即信息体地址 点位数据类型 对应IEC104协议中数据上报时报文帧的TypeId 采集配置部分点位数据类型支持的几种点位类型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