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在“我的凭证”页面,可以查看用户名、账号名,在项目列表中查看项目ID。 图1 查看项目ID 单击“管理访问密钥”,可以查看已添加的访问密钥ID(Access Key ID,AK)。 如果没有AK/SK,可单击“新增访问密钥”来添加。
同样在我的凭证,您可以查看项目ID。 父主题: 使用前必读
表示检测区域,该字段为JSON格式的字符串,API调用时需要加转义符,需要设置区域的坐标和区域对应的名称,支持多区域检测,如果设置不同的区域需要输入不同的名称,默认的区域名称是Central_Area, 在告警图片中区域框会用黄色画出来。
表示检测区域,该字段为JSON格式的字符串,API调用时需要加转义符,需要设置区域的坐标和区域对应的名称,支持多区域检测,如果设置不同的区域需要输入不同的名称,默认的区域名称是Central_Area, 在告警图片中区域框会用黄色画出来。
例如:{"polygons":[{"data":[[84,389],[1840,349],[1824,526],[78,526]],"name":"polygon"}]}, 可为每个区域设置名称,后续输出结果时会连带输出区域名称。 参数没有携带时,默认区域为整个视频帧。
注册华为账号并开通华为云 视频画面对算法处理起到关键作用,因此需确保接入的视频画面符合相应算法对视频画面的约束要求。 父主题: 使用云上入侵检测算法
创建分析作业 查看分析结果 作业运行成功后,可以在设置的输出路径中查看作业分析结果。 查看分析结果 父主题: 使用边缘入侵检测算法
例如:{"polygons":[{"data":[[84,389],[1840,349],[1824,526],[78,526]],"name":"polygon"}]}, 可为每个区域设置名称,后续输出结果时会连带输出区域名称。 参数没有携带时,默认区域为整个视频帧。
使用边缘入侵检测算法 场景说明 环境准备 注册边缘节点并纳管 在IEF上注册终端设备 运行Webhook Service 创建边缘资源池 购买算法包并部署算法服务 新增视频源 创建分析作业 查看分析结果
算法中心 智能视频分析服务支持使用者查看算法服务包列表,购买商用算法包,购买后可查看、部署算法包中的算法服务。 购买算法包 部署算法服务
创建任务 查看分析结果 查看任务状态 任务创建成功后,观察任务的运行状态,待运行成功后,获取任务分析结果。 查看任务详情 获取任务结果 您可以根据设置的输出数据类型,采用对应的方式获取任务分析结果。
前提条件 请提前准备在IEF上注册终端设备,并确保正常可调用。 操作步骤 登录视频智能分析服务控制台。 在“视频中心 > 视频源列表”,单击“新增视频源”,选择CAMERA类型视频源接入。用户输入有效的必填参数,单击“确认”,校验成功后新增视频源成功。
具体请参考注册边缘节点。 创建边缘运行池 登录视频智能分析服务,在左侧导航栏中选择“运维中心 > 边缘资源池”。 在“边缘资源池”页面,单击“创建边缘资源池”,配置相关参数创建边缘运行池。
前提条件 创建作业前,请先完成下列步骤: 环境准备 注册边缘节点并纳管 运行Webhook Service 创建边缘资源池 购买算法包并部署算法服务 新增视频源 操作步骤 登录视频智能分析服务控制台。 在任务中心模块的“任务中心> 任务列表”页面,单击“新建任务”。
创建分析作业 查看分析结果 您可以根据设置的输出数据类型,采用对应的方式获取作业分析结果。 查看分析结果 父主题: 使用云上入侵检测算法
使用云上入侵检测算法 场景说明 购买算法包 接入IVM视频数据 开通DIS通道 新增视频源 创建分析作业 查看分析结果
部署算法服务 查看算法服务清单 购买算法服务包后,可在“算法中心 > 算法服务”中查看当前可以使用的算法服务清单。 算法服务按场景和来源可分为华为自研云上算法、华为自研边缘算法、非华为自研云上算法和非华为自研边缘算法。
管理任务 创建任务 删除任务 批量启动/停止任务 查看任务详情 获取任务结果 父主题: 任务中心
- 配置完成后,单击“确认”,系统自动跳转到“任务列表”界面,可以查看当前任务的状态和基本信息。 任务创建后,单击“操作”列的 “编辑”,可修改任务名称,视频源,公共参数等。 父主题: 管理任务
边缘算法和云上算法的区别 如何查看边缘节点的驱动版本? 如何生成检测区域字符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