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如何处理虚拟机类型环境下创建和部署组件时端口访问不通的错误? 问题描述 在ServiceStage虚拟机类型环境下创建和部署组件时可能会遇到容器端口无法访问的问题。
解决方法 请参考配置安全组规则,在当前应用组件所在ECS主机上添加入方向规则,放通应用组件的监听端口。其中: “协议端口”:选择“TCP”协议,输入应用组件的监听端口。 “类型”:根据支持的协议版本,选择“IPv4”或者“IPv6”。
*端口映射 设置访问服务的“协议”、“容器端口”、“访问端口”。 协议:可以选择TCP、UDP、TCP/UDP。 容器端口:取值范围为[1, 65535]。 访问端口:取值范围为[1, 65535]。 图1 设置组件访问方式参数 单击“确定”。 父主题: 组件管理
当微服务引擎为1.x版本时,其配置中心地址端口号为30103。 当微服务引擎为2.x版本时,其配置中心地址端口号为30110。 父主题: 管理微服务引擎
docker push 10.125.54.133:20202/test3/busybox:latest 10.125.54.133:20202为租户或用户准备上传仓库的IP和端口号。 test3为新的namespace。
通过创建统一的配置文件,您可以将组件所在环境和应用的系统信息(例如环境关联的IP、端口、数据库地址,应用关联的应用名称等)填充到配置文件对应的变量中,通过文件挂载实现一次配置、多环境组件发布和升级。
通过创建统一的配置文件,您可以将组件所在环境和应用的系统信息(例如环境关联的IP、端口、数据库地址,应用关联的应用名称等)填充到配置文件对应的变量中,通过文件挂载实现一次配置、多环境组件发布和升级。
选择开启“公网访问”,应用访问地址为:http://${应用公网域名}:${应用访问端口号}。例如,http://example_domain.com:30317。 未开启“公网访问”,应用访问地址为:http://${VPC内网访问地址}:${应用访问端口号}。
如果应用组件的就绪检查失败,集群会屏蔽请求访问该组件;若检查成功,则会开放对该应用组件的访问。 组件启动探针:用于检测应用是否已经启动,控制容器在启动成功后再进行存活性和业务检查, 确保存活、业务探针不会影响应用程序的启动。
netstat -ano | findstr 8080 如果端口被其他应用占用,请修改microservice.yaml文件,将端口修改为未被占用的端口。 rest: address: 0.0.0.0:8087 //微服务端口,请确保该端口号无冲突 父主题: 应用开发问题
使用微服务引擎专享版,并开放公网访问的IP,保证本地环境能够访问。 准备云上环境 微服务应用部署到云上,需要先准备云上环境。准备环境一般包含如下任务: 获取AK/SK及项目名称,请参考获取AK/SK与项目名称。 如果使用微服务引擎专业版,需要配置AK/SK。
RELATIONAL_DATABASE_CONNECTION_TYPE 云数据库连接类型 RELATIONAL_DATABASE_DB_NAME 云数据库数据库名称 RELATIONAL_DATABASE_DB_USER 云数据库账号名称 RELATIONAL_DATABASE_PORT
是 上报端口 exporter提供的供ServiceStage获取自定义指标数据的端口。 例如,8080。 是 监控维度 exporter提供的自定义指标名称。 例如,["cpu_usage","mem_usage"]。
约束与限制 未开启安全认证的微服务引擎无认证鉴权能力,开放到公网面临安全风险,增加系统的脆弱性。如:配置、服务信息等数据资产可能会被窃取。 请不要在生产环境和安全要求较高的网络环境中使用该功能。 前提条件 在绑定公网IP前,需已创建可用的弹性公网IP。
每一个服务都具有自主运行的业务功能,对外开放不受语言限制的API (最常用的是HTTP)。多个微服务组成应用程序。 在ServiceStage中,微服务对应组件。 微服务实例 一个微服务的最小运行和部署单元,通常对应一个应用进程。
*端口配置 设置以下端口配置参数。 端口名称:Pod间通信的端口名称。 容器端口:容器中应用启动监听的端口。 访问端口:访问Service的端口。 如需增加端口配置,请单击“新增端口配置”。 设置“公网访问”。 容器部署方式部署的组件,请执行13。
端口:请求的端口,必选项。取值示例:80。 主机地址:请求的IP地址,可选项,默认是应用所在的节点IP。取值示例:127.0.0.1。 父主题: 管理容器部署组件容器配置
*端口配置 设置以下端口配置参数。 端口名称:Pod间通信的端口名称。 容器端口:容器中应用启动监听的端口。 访问端口:访问Service的端口。 如需增加端口配置,请单击“新增端口配置”。 设置“公网访问”。 容器部署方式部署的组件,请执行11。
每一个服务都具有自主运行的业务功能,对外开放不受语言限制的API (最常用的是HTTP)。多个微服务组成应用程序。
> <username>proxy认证账号</username> <password>proxy认证密码</password> <host>企业的代理地址</host> <port>代理地址端口号</port> </pro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