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SEC01-04 分隔工作负载 分隔工作负载是一种架构上进行分治的思想,通过将整个系统的工作负载分割成更小的部分,每个部分独立运行和管理,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 风险等级 高 关键策略 一个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往往有多个不同类型(如生产环境、开发环境、测试环境)或不同组织
分层看护 风险等级 高 关键策略 基于业务的部署架构,一般可以从最底层的硬件基础设施到最上层的应用分成5层资源,云上服务可以只需要关注虚拟网络、实例、应用三层。结合每一层资源的特征指标进行分层建模,分别设置不同梯度的性能看护指标。通常按照指标劣化程度可以设计成一般、紧急、重要三个
SEC05-05 证书安全管理 证书的常见用途包括传输数据的加密和系统间的身份认证场景。集中管理每个证书的用途、有效期等信息,并及时对证书替换。 风险等级 中 关键策略 集中管理证书: 建立中心化的证书管理系统,用于存储、跟踪和管理所有证书。 确保每个证书都有清晰的标识,包括用途、所有者、有效期等信息。
环冗余校验)。 比较测试:当系统具有冗余时,可以使两个系统并行进行计算,然后对结果进行比较,如果结果不匹配则认为发生了故障。这种概念也称为表决。比较可以在系统的任何层次上进行,包括在一条内存总线上的cycle by cycle的比较,到最终发送到网络上结果的比较。 时间检测:时间
1.确定验收性能指标 对被测系统从用户角色、开发角色、维护管理员等角色出发分析,结合生产环境系统当前情况,识别并定义业务指标、数据指标、资源指标三种维度指标需要达到的目标基线,指导系统能达到以最小的资源占用管理最大的数据并给用户提供最优的体验目标,输出系统各个场景所要达到的SLA。
持续监控:利用SIEM(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UEBA(用户和实体行为分析)等工具,对网络、系统、应用程序和用户活动进行实时监控。 智能警报:当检测到符合预定义触发条件的事件时,自动生成警报,并根据事件的优先级进行分类。 隔离与控制:自动隔离受感染的设备或网络段,防止威胁扩散。 自动修复:对于已知的漏洞或问题,自
基于华为在安全、合规、隐私及数据保护领域积累多年的技术和治理能力,华为云为您提供安全、可靠、可信赖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华为云提出“七层防线+一个中心”的网络安全建设框架,通过多重、多方面的安全防线来成体系保障云上业务的安全性。 华为云把安全合规作为首要任务,安全是华为云和您之间的共同责任。在云
议使用华为云提供的专业服务。 2.观测性能指标实践 性能监控有助于实时了解业务和系统的负载情况以及资源使用情况,结合告警规则的设置,云服务可自动对负载异常部分进行告警,以便更好地使用和维护云数据库系统。以GeminiDB 为例,您可以通过管理控制台,直观地查看GeminiDB Redis的各项监控指标。
全配置建议,例如: 容器安全,例如容器安全配置,CCE里不安全的容器配置可能导致容器逃逸问题 系统漏洞,例如操作系统的版本有没有升到最新版,使用版本是否存在漏洞 开放必要的端口,例如系统是否对公网开放22,3306等高危端口 禁止将重要业务数据所在的OBS桶设置为公开桶或者配置为公共可读。
n主备容灾能力的实施步骤建议如下: 选择另一个Region作为灾备Region,部署一套相同的应用系统,包括工作负载、数据库实例等。 针对应用系统内的关键数据,利用云服务或应用系统自身实现跨Region的数据复制。 若云服务实例支持跨Region容灾,则配置生产站点与灾备Regi
配合共享云硬盘,可以构建AZ内集群或HA关键应用。一块共享云硬盘最多可同时挂载至16台BMS。并需要搭建共享文件系统或类似的集群管理系统,例如Windows MSCS集群、Veritas VCS集群和CFS集群等。 详见“共享云硬盘及使用方法”。 负载均衡 配合弹性负载均衡ELB服务,可以实现多BMS实例的负载均衡。
事件演练为了高度模拟真实攻击场景,其攻击链与实际的网络战一样,包括信息搜集、边界突破、武器投送和横向扩散等,在实际攻击当中,利用率最高的是弱口令(简单口令、重复口令)爆破、流行漏洞利用和钓鱼。 攻防演习是有规则的,约定开展时间、确定靶标系统、设定战果分数、限制影响面大小等,但实际攻击没
通过AOM助力系统运维能力提升,降低运维成本与难度 某平台服务的认证驾驶员用户1000万人,货主用户500万人,集团业务覆盖全国339个主要城市,覆盖线路数量超过11万条,实现了全国多中心运营的架构。 客户痛点: 多云双活场景运维难保障:大规模集群场景,单个云厂商灾备不足以保障业
RES04-01 定义应用系统的容灾目标RPO与RTO 在进行容灾设计前,需要根据应用系统的重要性,明确其容灾目标,通常以RPO和RTO指标来定义: RPO:允许的数据丢失量,与数据的周期性复制周期或连续性复制延时相关。 RTO:允许的业务恢复时长,即业务中断时长,与灾备端业务的部署与切换方式相关。
RES13-02 应用系统负载均衡,避免流量不均匀 针对无状态集群业务,通过负载均衡来保证业务均匀分发,可避免部分组件空闲,而部分组件过载而影响业务;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系统资源,提高系统性能,改善系统可靠性。 风险等级 高 关键策略 负载均衡分发业务粒度需避免过大,而导致部分组件过载。
安全威胁 安全威胁指的是可能导致系统、网络或数据遭受损害、被破坏或被访问的潜在危险因素或事件。安全威胁可以是意外的,也可以是有意的,可能会导致系统遭受攻击或受到损害。安全威胁可以是外部的(如黑客攻击、恶意软件)或内部的(如员工疏忽、内部泄露)。 威胁建模 识别系统的潜在威胁以建立防护策略,构建安全的系统。
最新的TLS版本(如TLS 1.2或更高版本)以确保使用最强的加密标准。 安全传输通道:确保数据传输的通道是安全的,避免使用不安全的网络或公共网络来传输敏感数据。 确保敏感数据在云侧和客户端之间传输时是加密的状态,即使数据被窃取,也难以解密。 端到端加密:采用端到端加密的方式,确
移能力。当弹性云服务器所在的硬件出现故障时,系统会自动将弹性云服务器迁移至正常的物理机,保障业务受到的影响最小,该过程会导致云服务器重启。详见“物理机故障时,弹性云服务器是否会自动恢复”。 当检测到弹性云服务所在的硬件出现亚健康时,系统会自动化将弹性云服务器热迁移到其他物理服务器
CS实例支持定时和手动两种备份方式,定时备份频率以天为单位,最多保存7天,但至少会保留一个数据备份文件;手动备份由用户触发,通常在执行业务系统维护、升级等高危操作进行,保存期限无限制。 DCS指定备份集恢复。恢复过程中,实例会有一段时间不能处理客户端的数据操作请求,当前数据将被删除,待恢复完成后存储原有备份数据。
s使用的正常现象。Redis使用受到网络传输、客户端设置超时时间等因素影响,可能出现单个请求超时问题。 恢复: 应用层进行重试,以应对暂时性故障,如DCS实例正在进行主备切换时;应用故障重试处理可参考“故障重试”。 当DCS实例由于过载导致网络限制时,可参考“DCS的CPU /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