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nternet。通过NAT网关的SNAT功能,可以直接访问Internet,提供超大并发数的连接服务,适用于请求量大、连接数多的服务。详细信息请参见从容器中访问公网。 父主题: 网络管理类
除、变更规格等。 在调用云容器实例API之前,请确保已经充分了解云容器实例相关概念,并对Kubernetes基本概念与知识有一定了解,详细信息请参见产品介绍。 父主题: 使用前必读
图1阐明了区域和可用区之间的关系。 图1 区域和可用区 目前,华为云已在全球多个地域开放云服务,您可以根据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区域和可用区。更多信息请参见华为云全球站点。 如何选择区域? 选择区域时,您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地理位置 一般情况下,建议就近选择靠近您或者您的目标用户的区
TCP是面向连接的协议。当双方希望通过TCP连接进行通信时,他们通过TCP握手交换某些信息建立连接,例如发起一个TCP请求,通过SYN发送初始序列ID、确认ID、连接使用的最大数据包段大小(MSS)、认证信息和处理选择性确认(SACK)等。整体TCP连接通过我们熟知的三次握手最终建立。
3600(核*秒)。 案例二: 假设当前是730核*时,那么最大可以1小时内运行一个730核的容器,也可以730小时内运行一个1核的容器。 详细信息您可以参考计费说明。 父主题: 基本概念类
云容器实例为应用删除提供一个时间窗,预留给生命周期中停止前处理阶段执行命令。如果超过此时间窗,进程仍未停止,该应用将被强制删除。 图5 修改实例数 在“Pod列表”处,可查看到新的实例在创建中,待状态为运行中时,表示已成功完成实例伸缩操作。 图6 手动伸缩 父主题: 工作负载
Gi或512Gi,且Memory是整数。 满足Memory/CPU配比值在2~8之间。 用户可以通过CCE侧的pod的annotation查看规整后的规格。 virtual-kubelet.cci.io/burst-pod-cpu: 0.5u virtual-kubelet.cci
在导航栏左侧单击“工作负载”,进入工作负载首页。 单击“创建工作负载”,具体操作步骤详情请参见创建工作负载。 填写基本信息。“CCI弹性承载”选择“强制调度策略”。关于调度策略更多信息,请参考调度负载到CCI。 CCE集群创建工作负载时,需要弹性到CCI,健康检查不支持配置TCP启动探针。 进行容器配置。
所有镜像享有读取/编辑/管理的权限,具体请参见在组织中添加授权。 排查项四:镜像打包使用的docker版本过低 业务负载拉取镜像失败,报错信息如下: failed to pull and unpack image "****": failed to unpack image on
资源对象的元数据定义 name:eippool-demo2 spec: # EIPPool的配置信息 eips: # 纳管的公网IP - 10.246.173.254 - 10
速锁定问题根源,保障业务顺畅运行。 云容器实例对接了AOM,AOM会采集容器日志存储中的“.log”等格式日志文件,转储到AOM中,方便您查看和检索;并且云容器实例基于AOM进行资源监控,为您提供弹性伸缩能力。 云硬盘服务 云硬盘(Elastic Volume Service,E
在导航栏左侧单击“工作负载”,进入工作负载首页。 单击“创建工作负载”,具体操作步骤详情请参见创建工作负载。 填写基本信息。“CCI弹性承载”选择“强制调度策略”。关于调度策略更多信息,请参考调度负载到CCI。 CCE集群创建工作负载时,需要弹性到CCI,健康检查不支持配置TCP启动探针。 进行容器配置。
容器赋予SYS_ADMIN权限 linux原生提供了SYS_ADMIN权限,将该权限应用于容器中,首先需要kubenetes在pod级别带入这个信息,在pod的描述文件中添加securityContext字段的描述。 例如: "securityContext": {
可以在支持PHP和MySQL数据库的服务上架设属于自己的网站,也可以把WordPress当作一个内容管理系统来使用。更多WordPress信息可以通过官方网站了解:https://wordpress.org/。 WordPress需配合MySQL一起使用,WordPress运行内
当弹性到CCI的资源调度失败时,bursting节点会被锁定半小时,期间无法调度至CCI。用户可通过CCE集群控制台,使用kubectl工具查看bursting节点状态,若节点被锁定,可手动解锁bursting。 调度策略 CCE集群工作负载弹性调度到CCI策略有如下三种: 调度策略
ecurity Context)对内核参数进行配置,极大提升用户业务部署的灵活性。如果您对securityContext概念不够熟悉,更多信息可阅读Security Context。 在 Linux 中,最通用的内核参数修改方式是通过sysctl接口进行配置。在Kubernete
如果镜像需要通过公网拉取,则需要事先配置NAT网关服务。 如果镜像快照中只有部分镜像与Pod中镜像相符,则不相符的镜像仍需通过下载拉取。 CCI实例运行中镜像信息发生变动,且新镜像与匹配的镜像快照中镜像无相符的场景,则新镜像仍需通过下载拉取。 镜像快照创建过程如下图所示: 使用方式 使用镜像快照创建Pod,支持以下两种方式:
如上,这个probe往容器的8080端口发送HTTP GET请求,上面的程序会在第五次请求会返回500状态码,这时Kubernetes会去重启容器。 查看Pod详情。 $ kubectl describe po liveness-http -n $namespace_name Name:
表1 参数说明 参数 参数含义 必选/可选 约束 yangtse.io/eip-id 弹性公网ID 必选 必须是弹性公网IP页面能查到的ID信息。 Pod的EIP准备就绪 Pod业务容器的启动时间可能早于EIP分配结果返回成功时间,在Pod启动过程中EIP可能会绑定失败。 通过在init
图1 GPU型命名空间 左侧导航栏中选择“工作负载 > 无状态(Deployment)”,在右侧页面中单击“镜像创建”。 配置负载信息。 填写基本信息,选择2创建的命名空间,Pod数量选择为“1”,选择Pod规格为“GPU加速型”,显卡的驱动版本选择“418.126”,如下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