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类型 按照服务功能进行分类,目前有“全部”、“运行时”、“流媒体&消息”、“集成交付”、“数据库”、“日志”、“监控”、“大数据”、“开发工具”、“网络”、“安全”、“AI/机器学习”、“其他”。 架构 服务支持的架构类型,当前分为“全部”、“X86_64”、“ARM”。 交付方式
约束与说明 OSC的服务规范兼容Helm和Operator,提供商无需修改业务代码,只需要打包成满足OSC规范的服务包,就可以发布到OSC上。 想使用OSC提供的高级能力,比如监控、日志等运维能力,在Helm或者Operator服务包中添加配置文件,对接平台运维能力,然后再按照制作流程的指导制作服务包。
程中,可以参考: 查询资源:控制器使用controller-runtime库中的Client实现对Kubernetes资源的增查改删,示例代码参见:example_test.go。 创建资源:使用Go语言调用Kubernetes API创建资源,可参考Kubernetes API
言都是重复开发工作,高效快速地赋予服务这些能力是开发者面临的一个难题。OSC提供开箱即用的云原生运维能力,支持服务声明式对接,无需修改业务代码。 应用级视图 传统的运维方式应用比较原始,都聚焦在资源层级,没有应用统一视图。OSC在实例详情页面可以查看本实例状态信息、配置信息、日志
+kubebuilder:validation:Maximum=3 详细使用方法参见:CRD Validation。每次修改API定义后,需要执行命令自动重新生成代码和CRD: $ make generate $ make manifests 父主题: 实现Operator
指定部署平台:选择服务可部署的应用平台,支持云容器引擎、华为云UCS应用部署平台。 声明式对接平台运维能力:在服务包中添加运维能力对应的配置文件,无需修改业务代码,就能对接监控、日志、弹性伸缩等运维能力。 服务编排:可指定服务之间的拓扑依赖关系。 兼容社区规范:全面兼容Helm和Operator Framework服务管理规范。
init命令默认初始化cluster级的operator,仅支持cluster级的operator管理同级别的CRD。监听多个namespace,main.go修改代码如下: // namespace 列表 namespaces := []string{"foo", "bar"} mgr, err := ctrl
前置检查 服务包发布到云市场中,需要提供病毒扫描报告,保证发布上架的服务中不存在任何病毒,并在发布商品时提供给云市场运营人员审核,审核通过后商品方可发布成功。 确保Helm模板中的镜像配置都引用values.yaml中的配置,如果不满足,请参见排查和编辑镜像地址排查和整改。 确保operator包中的镜像配置都引用*
商用服务预上架失败,报"缺少必要的服务提供者的联系信息" 使用场景 合作伙伴使用账号进行商品发布,在触发安全扫描功能后,等待一段时间报"初始化失败"错误,鼠标放置上面展示详细错误信息,信息报"缺少必要的服务提供者的联系信息"。 报此错误主要是由于ISV用户上传的商用服务包中缺少相
成OSC格式服务包。 服务编排:可指定服务之间的拓扑依赖关系。 声明式对接平台运维能力:在服务包中添加运维能力对应的配置文件,无需修改业务代码,就能对接监控、日志等运维能力。 公测 服务规范 2 OSC支持部署复杂服务 复杂服务通常需要依赖其它服务才能完成业务功能,比如Kafka
对接配置日志 使用前提 对接日志系统,需要在csd.yaml文件中配置能力插件依赖功能声明,具体参考服务包扩展目录 capabilitiesrequirements示例。 对接原理 OSC内置了ops-operator插件,通过webhook的方式拦截标签匹配的工作负载(包括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