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从Pod访问同一VPC网络的云服务 集群的容器网络模型不同,集群内的从Pod访问同一VPC网络的云服务的方式也不同,请参见表1 从Pod访问云服务的方式(同一VPC)。 表1 从Pod访问云服务的方式(同一VPC) 容器网络模型 方式 容器隧道网络 容器隧道网络在节点网络基础上通
本端子网 需要与本地网络实现互通的VPC网段。 本例中为VPC网络模型的集群,需要填写VPC网段(192.168.0.0/16)和容器网络的网段(172.56.0.0/16)。容器隧道网络模型和云原生2.0网络模型的集群仅需填写VPC网段即可。 描述 虚拟网关描述。 字符长度中文为0~64,英文为0~128。
容器网络 容器网络模型对比 云原生网络2.0模型 VPC网络模型 容器隧道网络模型 Pod网络配置 父主题: 网络
为实现跨VPC访问,不同网络模型的集群需要打通的网段不同。假设集群本端VPC网段为172.16.0.0/16,对端VPC网段为172.17.0.0/16,则两端路由表配置示例如下: 不同集群网络模型场景 两端VPC路由表配置 集群本端VPC路由表 对端VPC路由表 容器隧道网络模型 目的地址需添加对端VPC网段:172
IPv6网段 显示集群的节点子网网段。 IPv6双栈 显示是否开启IPv6双栈。 容器网络模型 显示集群的容器网络模型,集群创建成功后,网络模型不可更改。不同网络模型对比请参见容器网络模型对比。 节点默认安全组 显示集群节点默认安全组。您可以选择自定义的安全组作为集群默认的节点安
enforce:强制调度至CCI。 off:不调度至CCI。 业务在离线混部优先级 参数名 取值范围 默认值 是否允许修改 作用范围 annotations["volcano.sh/qos-level"] -7~7间整数 无 允许 - 小于0代表低优先级任务,即离线作业,大于等于0代表高优先级任务,即在线作业。
推理的效率。 实现典型分布式AI训练任务 下面将展示如何基于Kubeflow和Volcano,并使用MNIST数据集轻松的完成数字图像分类模型的分布式训练。 登录CCE控制台,单击集群名称进入一个集群。 在CCE集群上部署Volcano环境。 单击左侧栏目树中的“插件管理”,单击
可靠性和安全性,从而更好地满足业务需求。 场景分类 相关最佳实践 创建集群实践 CCE集群选型建议 集群网络地址段规划实践 集群网络模型选择及各模型区别 通过CCE搭建IPv4/IPv6双栈集群 使用共享VPC创建CCE Turbo集群 集群日常管理实践 预防集群过载的配置建议 CCE集群高可用推荐配置
配置NetworkPolicy来达到隔离的效果。具体使用请参考网络策略(NetworkPolicy)。 云原生网络2.0 云原生网络2.0模型下,可以通过配置安全组达到Pod间网络隔离。具体使用请参见SecurityGroup。 VPC网络 暂不支持网络隔离。 kubelet开启Webhook鉴权模式
户为保证服务的性能和稳定性按照波峰申请资源,集群的大部分资源处于闲置状态。 在线和离线作业分布不同集群,资源无法分时复用:用户为在线和离线作业划分不同的K8s集群中,在线业务在波谷时,无法部署离线作业使用这部分资源。 这些都是云原生应用粗犷发展阶段的典型表现。在业务云原生化过程中
网络 集群网络地址段规划实践 集群网络模型选择及各模型区别 CCE集群实现访问跨VPC网络通信 使用VPC和云专线实现容器与IDC之间的网络通信 自建IDC与CCE集群共享域名解析 通过负载均衡配置实现会话保持 不同场景下容器内获取客户端源IP 通过配置容器内核参数增大监听队列长度
支持获取源IP地址的场景 由于网络模型差异,CCE在部分使用场景下暂不支持获取源IP,如表1,若在集群使用过程中需要获取源IP,请尽量避免此类场景。表中“-”代表无此场景。 表1 支持获取源IP地址的场景分类 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负载均衡类型 VPC、容器隧道网络模型 云原生网络2.0模型(CCE Turbo集群)
as Code一键式部署类最佳实践 表1 CCE最佳实践 分类 相关文档 集群相关 CCE集群选型建议 集群网络地址段规划实践 集群网络模型选择及各模型区别 通过CCE搭建IPv4/IPv6双栈集群 使用共享VPC创建CCE Turbo集群 将K8s集群迁移到CCE 预防集群过载的配置建议
成本洞察 成本洞察概述 成本计算模型 开通成本洞察 Region视角的成本洞察 单部门视角的成本洞察 单集群视角的成本洞察 父主题: 云原生成本治理
网络管理最佳实践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网络管理相关实践。 场景分类 相关最佳实践 集群网络配置相关实践 集群网络地址段规划实践 集群网络模型选择及各模型区别 CCE Turbo配置容器网卡动态预热 在VPC网络集群中访问集群外地址时使用Pod IP作为客户端源IP 网络环境打通相关实践
CCE对节点内存的预留规则v1 v1.21.4-r0和v1.23.3-r0以下版本集群中,节点内存的预留规则使用v1模型。对于v1.21.4-r0和v1.23.3-r0及以上版本集群,节点内存的预留规则优化为v2模型,请参见CCE对节点内存的预留规则v2。 如果节点资源占用比较满,集群升级到v1.21.4-r0和v1
6 CCE Turbo集群在离线混部增强:支持Pod网络优先级限制 CCE Turbo集群支持在离线Pod的网络优先级限制,以实现出口网络带宽保障,可平衡在线业务与离线业务对出口网络带宽的使用,保证在线业务有足够的网络带宽,在线业务触发阈值时,压缩离线业务带宽使用。 商用 7 CCE
关于CCE集群版本的更新策略,请参考Kubernetes版本策略。 集群网络模型 云容器引擎支持以下几种网络模型,您可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进行选择。 集群创建成功后,网络模型不可更改,请谨慎选择。 表2 网络模型对比 对比维度 容器隧道网络 VPC网络 云原生网络2.0 适用场景 对性
CCE Standard集群为您提供简单、低成本、高可用的解决方案,无需管理和运维控制节点,并且可根据业务场景选择使用容器隧道网络模型或VPC网络模型,适合对性能和规模没有特殊要求的通用场景。 发布区域:全部 节点管理 CCE Standard集群、CCE Turbo集群支持 节
法请参见对等连接。 此逻辑针对于华为云所有服务均有效。 “容器隧道网络”的集群,天然支持各服务间内网通信,不需要另外配置。 “VPC网络”模型的集群需要注意的事项: 对端看到的来源IP为容器IP。 容器在VPC内的节点上互通,是通过CCE添加的自定义路由规则实现的。 CCE中的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