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第4课:K8s调度器原理剖析和实践 01:08:29 K8s调度器原理剖析和实践 Cloud Native Lives 第5课:K8s网络模型原理剖析与实践 01:11:04 K8s网络模型原理剖析与实践 Cloud Native Lives 第6课:K8s服务发现与负载均衡原理剖析与实践 01:11:38
URL不存在(容器内无相关路径)。 服务异常(容器内的业务BUG)。 检查集群网络内核组件是否异常(容器隧道网络模型:openswitch内核组件;VPC网络模型:ipvlan内核组件)。 排查项二:节点IP+节点端口 只有发布为节点访问(NodePort)或负载均衡(LoadBalancer
地址都可以访问或被访问。 网络策略支持的集群对比 集群类型 CCE Standard集群 CCE Turbo集群 网络模型 容器隧道网络模型 云原生网络2.0模型 NetworkPolicy能力是否默认开启 默认开启 默认关闭,如需使用NetworkPolicy能力需在创建集群时开启DataPlane
创建集群时,根据业务场景选择合适的网络模型: CCE Standard集群支持选择“VPC网络”和“容器隧道网络”。 CCE Turbo集群支持选择“云原生网络2.0”。 部署 集群创建成功后,网络模型不可更改,请谨慎选择。 容器网络模型对比 工作负载 创建工作负载时需设置CPU和内存的限制范围,提高业务的健壮性。
适合对极致性能、资源利用率提升和全场景覆盖有更高诉求的客户。 适合具有明显的波峰波谷特征的业务负载,例如在线教育、电子商务等行业。 规格差异 网络模型 云原生网络1.0:面向性能和规模要求不高的场景。 容器隧道网络模式 VPC网络模式 云原生网络2.0:面向大规模和高性能的场景。 组网规模最大支持2000节点
as Code一键式部署类最佳实践 表1 CCE最佳实践 分类 相关文档 集群相关 CCE集群选型建议 集群网络地址段规划实践 集群网络模型选择及各模型区别 通过CCE搭建IPv4/IPv6双栈集群 使用共享VPC创建CCE Turbo集群 将K8s集群迁移到CCE 预防集群过载的配置建议
用户创建默认Node节点安全组,指定该字段时集群将绑定指定的安全组。Node节点安全组需要放通部分端口来保证正常通信。 网络模型 集群下容器网络使用的模型架构。 参数名 取值范围 默认值 是否允许修改 作用范围 ContainerNetwork.mode overlay_l2/vpc-router/eni
CCE Standard集群为您提供简单、低成本、高可用的解决方案,无需管理和运维控制节点,并且可根据业务场景选择使用容器隧道网络模型或VPC网络模型,适合对性能和规模没有特殊要求的通用场景。 发布区域:全部 节点管理 CCE Standard集群、CCE Turbo集群支持 节
变更控制节点可用区。 变更集群的网络配置,如所在的虚拟私有云VPC、子网、容器网段、服务网段、IPv6、kubeproxy代理(转发)模式。 变更网络模型,例如“容器隧道网络”更换为“VPC网络”。 CCE创建的ECS实例(节点)目前支持“按需计费”和“包年/包月”,其他资源(例如负载均衡)
Pod中运行的业务类型。因此无法满足混部场景对资源分配的特殊要求。针对上述问题,Volcano实现了基于应用模型感知的智能调度算法,根据用户提交的作业类型,针对其应用模型对资源的诉求和整体应用负载的情况,优化调度方式,通过资源抢占,分时复用等机制减少集群资源的空闲比例。 价值 面
闭。 该特性当前正处于上线阶段,已发布区域请以控制台实际为准。 KMS数据加密介绍 在Kubernetes集群中,通常使用Secret密钥模型存储和管理业务应用涉及的敏感信息,例如应用密码、TLS证书、Docker镜像下载凭据等敏感信息。Kubernetes会将所有的Secret
当externalTrafficPolicy的取值为Local时,在不同容器网络模型和服务转发模式下访问不通的场景如下: 多实例的工作负载需要保证所有实例均可正常访问,否则可能出现概率性访问不通的情况。 CCE Turbo集群(云原生2.0网络模型)中,仅当Service的后端对接使用主机网络(Host
CCE Standard集群为您提供简单、低成本、高可用的解决方案,无需管理和运维控制节点,并且可根据业务场景选择使用容器隧道网络模型或VPC网络模型,适合对性能和规模没有特殊要求的通用场景。 CCE Turbo集群 CCE Turbo集群是基于云原生基础设施构建的云原生2.0容
IPv6双栈。 使用IPv6双栈请参考IPv4/IPv6双栈网络、IPv6弹性公网IP。 约束与限制 支持双栈的集群: 集群类型 集群网络模型 支持的集群版本 其他说明 CCE Standard集群 容器隧道网络 v1.15及以上 于v1.23版本GA(Generally Available)
上运行容器会共用ARP表项大小。容器场景下,该参数推荐设置为163790。 此内核参数计算公式如下: CCE Turbo集群&容器隧道网络模型集群: net.ipv4.neigh.default.gc_thresh3 = 单节点容器个数*容器子网可用IP数(Turbo集群多容器子网情况下,取容器子网可用IP数较大值)
aom_app_secret 否 String 对接AOM的app_secret,对接AOM时必选 deploy_mode 是 String 普罗插件模型,取值agent、server,推荐使用agent enablethird 否 Boolean 指标是否上报第三方监控系统 url_third
subnet-cce 选择一个子网,集群中的节点将会使用此子网中的IP。 容器网络模型 VPC网络 支持选择“VPC网络”和“容器隧道网络”,默认可选择“VPC网络”。 不同容器网络模型间的差异请参见容器网络模型对比。 容器网段 10.0.0.0/16 设置容器使用的网段,该网段大小决定了集群中容器的数量上限。
适合对极致性能、资源利用率提升和全场景覆盖有更高诉求的客户。 适合具有明显的波峰波谷特征的业务负载,例如在线教育、电子商务等行业。 规格差异 网络模型 云原生网络1.0:面向性能和规模要求不高的场景。 容器隧道网络模式 VPC网络模式 云原生网络2.0:面向大规模和高性能的场景。 组网规模最大支持2000节点
关名称。 在SNAT规则页签中,单击“添加SNAT规则”。 根据界面提示配置参数,请参见图5。 SNAT规则是按网段生效,因为不同容器网络模型通信方式不同,此处“网段”需按如下规则选择。 容器隧道网络、VPC网络(CCE Standard集群):需要选择节点所在网段,即创建节点时选择的网段。
networkpolicy.networking.k8s.io/access-demo2 created 通过YAML使用Egress规则 容器隧道网络模型集群中,1.23及以上集群版本支持Egress规则操作系统。 场景一:通过网络策略限制Pod只能访问指定地址 图3 ipBlock 目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