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应用运维管理服务提供了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风格API,支持您通过HTTPS请求调用,调用方法请参见如何调用API。
下面以关键词统计为例,创建统计规则: 登录AOM控制台,在左侧导航栏中选择“日志 > 统计规则”。 单击右上角的“创建统计规则”,选择规则类型,设置规则名称、关键词,选择已创建的日志桶,单击“确认”,如下图所示。 统计规则以日志桶为单位, AOM会周期统计关键词在日志桶的日志文件中出现的条数,并生成日志指标。
单击“Prometheus”,进入Prometheus配置页面。 图4 进入Prometheus配置页面 参考下图示例配置参数。 Password:将Password设置为2中生成的AccessCode。 User:aom_access_code。 URL: {URI-scheme}://{Endpoint}/v1/{project_id}
24小时、近7天和近30天收集的原始数据的图表。您可以自定义选择要查看的监控指标,数据可实现自动刷新。 创建告警规则 用户对云服务的核心监控指标设置告警规则,当监控指标触发用户设置的告警条件时,支持以邮箱、短信、HTTP、HTTPS等方式通知用户,让用户在第一时间得知云服务发生异常,迅速处理故障,避免因资源问题造成业务损失。
用链查看微服务间调用关系。 管理APM探针启停状态 AOM支持管理APM探针启停的状态。 APM配置管理 AOM支持管理APM的访问密钥,设置Agent相关通用配置,以及查看探针的统计数量。 父主题: 应用监控
AOM 2.0控制台入口 CES控制台入口 参考文档链接 云监控 云监控服务支持灵活的创建告警规则。您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某个特定的监控指标设置自定义告警规则,同时也支持使用告警模板为多个资源或者云服务批量创建告警规则。 在您使用告警模板创建告警规则之前,云监控服务已经根据各个云服
tal DNS请求次数 coredns_dns_request_do_count_total 设置了DO标志位的请求总数 coredns_dns_do_requests_total 设置了DO标志位的请求总数 coredns_dns_request_type_count_total
在左侧导航栏中选择“日志分析 > 日志转储”。 使用日志分析(新版)功能的区域可以通过表2中描述的入口进入“日志路径”页面。 单击右上角的“添加日志转储”,参考表1设置相关参数后,单击“确定”。 表1 周期性转储参数说明 参数 说明 示例 转储方式 请选择周期性转储。 周期性转储 筛选条件 可按照日志类型
实例列表”。 在Prometheus实例列表中,单击目标CCE类型的Prometheus实例名称,进入该实例的详情界面。 在左侧导航栏单击“设置”,然后在“预聚合(Recording Rule)”区域单击“编辑RecordingRule.yaml”。 在弹出的对话框,删除默认模板并输入预聚合规则。
n信息实现环境的过滤,也可以在创建环境时打上一个或多个标签,通过标签进行环境过滤。例如按照环境类型区分包括:正式、测试。 环境标签 为环境设置的一个属性,多个环境可能具有相同的的标签,通过标签可过滤显示需要的环境。同一个标签只能添加在本应用下的不同环境,不能跨应用添加。 资源绑定
应用名称 应用显示的名称,不能为空。 支持输入1~128个字符,只能包含数字、字母、下划线、中划线、并且以英文字母开头。 应用别名 应用的别名。设置应用别名后应用名称优先展示应用别名。 支持输入1~128个字符,只能包含数字、字母、中文、下划线、中划线、括号以及小数点。 企业项目 在下
行下钻分析,细粒度定位事件根因。 查看事件根因分析结果 登录AOM 2.0控制台。 左侧导航栏单击“智能洞察(BETA)”。 在页面右上角设置应用的时间范围,您可以使用AOM预定义的时间标签,例如近1小时、近6小时等,也可以自定义时间范围。 在过滤器上方的下拉列表中选择需要查看的应用。
在“网关和DNS”区域单击“DNS服务器地址”后的。 DNS服务器地址与3中的nameserver保持一致。 图4 修改DNS服务器地址 单击“确定”,保存设置。 在控制台修改DNS,需重启ECS服务器后生效。 添加安全组(管理控制台方式):登录管理控制台后,修改ECS安全组规则。操作步骤如下: 在管理控制台左上角选择区域和项目。
域区分包括:华东、华南。按照DevOps流水线阶段区分包括:alpha,beta,gamma,product。 环境标签:环境标签是为环境设置的一个属性,多个环境可能具有相同的标签,通过标签可过滤显示需要的环境。同一个标签只能添加在本应用下的不同环境,不能跨应用添加。 资源绑定:
”,“-”,“(”,“)”。 最多可添加10个指标维度。例如:维度名为label1,维度值为label2,则添加成功后为label1:"label2"。 高级设置 配置如下采集信息: 采集周期(秒):采集数据的周期,单位为秒(s),默认为60s,可选择10s、30s和60s。 超时时间(秒):执行采
”“-”,“(”,“)”。 最多可添加10个指标维度。例如:维度名为label1,维度值为label2,则添加成功后为label1:"label2"。 高级设置 配置如下采集信息: 采集周期(秒):采集数据的周期,单位为秒(s),默认为60s,可选择10s、30s和60s。 超时时间(秒):执行采
”“-”,“(”,“)”。 最多可添加10个指标维度。例如:维度名为label1,维度值为label2,则添加成功后为label1:"label2"。 高级设置 配置如下采集信息: 采集周期(秒):采集数据的周期,单位为秒(s),默认为60s,可选择10s、30s和60s。 超时时间(秒):执行采
”,“-”,“(”,“)”。 最多可添加10个指标维度。例如:维度名为label1,维度值为label2,则添加成功后为label1:"label2"。 高级设置 配置如下采集信息: 采集周期(秒):采集数据的周期,单位为秒(s),默认为60s,可选择10s、30s和60s。 超时时间(秒):执行采
”,“-”,“(”,“)”。 最多可添加10个指标维度。例如:维度名为label1,维度值为label2,则添加成功后为label1:"label2"。 高级设置 配置如下采集信息: 采集周期(秒):采集数据的周期,单位为秒(s),默认为60s,可选择10s、30s和60s。 超时时间(秒):执行采
”,“-”,“(”,“)”。 最多可添加10个指标维度。例如:维度名为label1,维度值为label2,则添加成功后为label1:"label2"。 高级设置 配置如下采集信息: 采集周期(秒):采集数据的周期,单位为秒(s),默认为60s,可选择10s、30s和60s。 超时时间(秒):执行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