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基线检查功能为Region级别功能,具体上线region请以SA控制台显示为准。 父主题: 基线检查
与ECS的关系 态势感知为弹性云服务器(Elastic Cloud Server,ECS)提供资产安全管理服务,结合HSS主机防护状态,全方位呈现当前ECS安全风险态势,并提供相应防护建议。
处理建议 当检测到命令与控制类威胁时,ECS实例存在访问DGA域名、访问远程C&C服务器或建立了连接C&C的通道,一种恶意软件访问或连接行为,代表ECS实例可能正在被C&C远程控制,可能变成僵尸网络,属于“高危”告警级别威胁。
例如筛选条件添加产品名称和资源类型两个条件,属性分别为“企业主机安全”和“云服务器”,则匹配的结果必须同时符合这两个条件属性。 目前可添加的条件及属性如下: 标题:检测结果的标题内容,可输入关键字。默认按标题搜索。
部署web环境 什么是ECS 06 API 弹性云服务器(Elastic Cloud Server)是一种可随时自动获取、计算能力可弹性伸缩的云服务器。
同时,用户可以自定义安全组内与组间弹性云服务器的访问规则,加强弹性云服务器的安全保护。 除亚太-曼谷、亚太-新加坡、拉美-圣地亚哥以外的所有区域均已发布 如何创建虚拟私有云?
目前,支持查看以下资源的安全状况: 弹性云服务器 ECS、虚拟私有云 VPC、对象存储服务 OBS、弹性公网IP EIP、云解析服务 DNS、弹性负载均衡 ELB、云数据库 RDS、裸金属服务器 BMS、云容器引擎 CCE、云容器实例 CCI、Web应用防火墙 WAF、SSL证书管理
手动续费 包年/包月态势感知从购买到被自动删除之前,您可以随时在SA控制台进行续费,以延长态势感知的使用时间。 在云服务控制台续费 登录管理控制台。 在页面左上角单击,选择“安全与合规 > 态势感知”,进入态势感知管理控制台。
× × √+ 主机安全态势 大屏集中呈现华为云主机安全态势,动态呈现主机安全状况。 × × √+ 威胁告警 告警列表 集中呈现威胁告警事件统计信息,导出告警事件。 √ √ √ 通过将告警忽略、标记为线下处理,标识告警事件。
如果只是单纯将控制台界面放大显示,视觉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此时可以利用综合大屏,展示专为大型屏幕设计的服务界面,获得更清晰的态势信息和更好的视觉效果。 前提条件 已开通安全大屏增值项,可查看综合态势感知大屏相关信息。 操作步骤 登录管理控制台。
故障现象 在SA控制台访问“威胁告警”页面时,用户不能正常访问网站,提示“403:Forbidden。”报错,如所示。
修改IAM账号弱口令 使用管理员账号登录华为云管理控制台。 在控制台页面,鼠标移动至右上方的用户名,在下拉列表中选择“统一身份认证”。 图1 进入统一身份认证服务 进入IAM控制台,在左侧导航栏中,选择“安全设置”页签,进入“安全设置”。
部分区域暂不支持使用“基线检查”和“日志管理(存储至OBS)”功能,具体请以控制台显示为准。 父主题: 区域与可用区
在支付页面完成付款后,返回态势感知控制台页面,即可对相应配额数的主机进行安全防护。 按需方式 登录管理控制台。 在页面左上角单击,选择“安全与合规 > 态势感知”,进入态势感知管理控制台。 单击“增加配额”,跳转到态势感知购买页面。 查看当前配置。
当接收到来源于HSS的告警事件时,请登录HSS管理控制台确认并处理告警事件。 若您的主机被爆破成功,检测到入侵者成功登录主机,账户下所有云服务器可能已被植入恶意程序,建议参考如下措施,立即处理告警事件,避免进一步危害主机的风险。 请立即确认登录主机的源IP的可信情况。
操作步骤 登录管理控制台。 在页面左上角单击,选择“安全与合规 > 态势感知”,进入态势感知管理控制台。 单击右上角“专业版”,显示版本管理窗口。 针对按需购买的资产配额或综合大屏,单击“转包周期”,跳转到“按需转包年/包月”页面。 确认资源信息,并选择购买时长。
如果只是单纯将控制台界面放大显示,视觉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此时可以利用综合大屏,展示专为大型屏幕设计的服务界面,获得更清晰的态势信息和更好的视觉效果。 前提条件 已开通安全大屏增值项,可查看综合态势感知大屏相关信息。 操作步骤 登录管理控制台。
host_id 是 String 弹性云服务器所在主机的主机ID。 最小长度:1 最大长度:128 host_status 是 String 云服务器所在主机状态。
设置基线检查计划 态势感知支持根据基线检查计划检查您的服务器基线配置是否存在风险。 本文档介绍了如何新增、编辑、删除基线检查计划。 背景信息 开通基线检查服务后,态势感知将使用默认检查计划对所有资产进行检查。
有如下两种获取方式: 调用API获取项目ID 从控制台获取项目ID 调用API获取项目ID 项目ID可以通过调用查询指定条件下的项目信息API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