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设计优化 PERF05-01 设计优化 父主题: PERF05 性能优化
COST02 实施预算规划管理机制 COST02-01 建立云预算与预测流程 COST02-02 精细化预算管理和跟踪 父主题: 成本优化支柱
OPS07 进行故障分析和管理 OPS07-01 创建可操作的告警 OPS07-02 创建监控看板 OPS07-03 支持事件管理 OPS07-04 支持故障恢复流程 父主题: 卓越运营支柱
借助云容器引擎,可以在云上轻松部署、管理和扩展容器化应用程序。 可靠性功能 常见故障模式 父主题: 云服务可靠性介绍
不过,即使应用系统利用云平台能力具有了这些高可用能力,要实现较高的可用性,仍需要构建针对各种偶发故障下的恢复能力,如: 由于硬件故障导致的高可用切换或跨AZ切换过程中,导致瞬时链接中断,需要应用系统具备链接中断重试的功能。
云服务可靠性介绍 概述 ECS弹性云服务器 BMS裸金属服务 CCE云容器引擎 ELB弹性负载均衡 AS弹性伸缩 DCS分布式缓存服务 DMS分布式消息服务 RDS云数据库 GaussDB(for MySQL)云数据库 OBS对象存储服务 父主题: 韧性支柱
问题和检查项 问题 检查项/最佳实践 SEC01 如何整体考虑云安全治理策略? 建立安全管理队 建立安全基线 梳理资产清单 分隔工作负载 实施威胁建模分析 识别并验证安全措施 SEC02 如何管理人机接口和机机接口的身份认证? 对账号进行保护 安全的登录机制 安全管理及使用凭证 一体化身份管理
云安全治理策略 SEC01 云安全治理策略 父主题: 安全性支柱
性能看护 PERF06-01 分层看护 PERF06-02 性能劣化自动定界定位 PERF06-03 自动告警 父主题: PERF06 性能看护
电商类应用典型部署架构(99.99%) 电子商务类应用用于外部客户,需要提供较高的可用性,并能承受组件故障,其可用性目标通常要求达到99.99%,即每年故障时间可以为52.56分钟。 假定故障中断与变更中断的时长分别如下: 故障中断:假定每年故障中断3次,每次应急恢复决策时长为10
RDS云数据库 云数据库RDS(Relational Database Service,简称RDS)是一种基于云计算平台的稳定可靠、弹性伸缩、便捷管理的在线云数据库服务。 可靠性功能 常见故障模式 父主题: 云服务可靠性介绍
SEC02 身份认证 SEC02-01 对账号进行保护 SEC02-02 安全的登录机制 SEC02-03 安全管理及使用凭证 SEC02-04 一体化身份管理 父主题: 基础设施安全
SEC06 应用安全性 SEC06-01 安全合规使用开源软件 SEC06-02 建立安全编码规范 SEC06-03 实行代码白盒检视 SEC06-04 应用安全配置 SEC06-05 执行渗透测试 父主题: 应用安全
RES01 冗余 RES01-01 应用组件高可用部署 RES01-02 应用组件多位置部署 RES01-03 云服务器反亲和 父主题: 高可用设计
RES02 备份 对于应用系统中的重要数据,需要提供备份功能,以便在病毒入侵、人为误删除、软硬件故障等场景,能够快速将数据恢复到备份点。 由于容灾通常对数据采用实时复制且没有多备份点,在主数据被误删或误改的情况下,错误数据会同步到备端,从而无法达到数据备份的效果,因此通常不能使用容灾来代替备份
概述 本章节介绍常用云服务的可靠性功能与故障模式,以便应用系统能充分利用云服务提供的可靠性能力,提升应用系统的可靠性,并能针对云服务的常见故障模式,进行故障恢复处理,以便最大限度减少故障,并能从故障中恢复。 父主题: 云服务可靠性介绍
账号 帐号是您的华为云资源归属、资源隔离、计费的主体,对其所拥有的资源及云服务具有完全的访问权限。每个账号具有独立的身份验证、访问控制和资源隔离,账号之间默认相互隔离。
缓存性能优化 以下章节我们结合一些具体建议和案例来说明如何针对缓存的使用进行性能优化。 Redis使用规范 如下的规范可以帮助我们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尽可能减少遇到redis不稳定或异常的概率, 保证系统的长稳运行。 业务使用规范 原则 原则说明 级别 备注 就近部署业务,避免时延过大
ELB弹性负载均衡 ELB弹性负载均衡是将访问流量根据分配策略分发到后端多台服务器的流量分发控制服务,支持独享型负载均衡与共享型负载均衡: 独享型负载均衡:独享型负载均衡实例资源独享,实例的性能不受其它实例的影响,可根据业务需要选择不同规格的实例。 共享型负载均衡:属于集群部署,实例资源共享
威胁建模的一般步骤如下: 确定范围:明确要进行威胁建模的云上系统范围,包括云服务、数据存储、网络架构等。 收集信息:收集关于云上系统的信息,包括系统架构图、数据流程、访问控制策略等。 识别资产:确定在云上系统中的关键资产,包括数据、应用程序、虚拟机、存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