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Kubernetes只提供了如何为Pod提供网络的机制,并不直接负责配置Pod网络;Pod网络的具体配置操作交由具体的容器网络插件实现。容器网络插件负责为Pod配置网络并管理容器IP地址。 当前CCE支持如下容器网络模型。
网络 集群网络地址段规划实践 集群网络模型选择及各模型区别 CCE集群实现访问跨VPC网络通信 使用VPC和云专线实现容器与IDC之间的网络通信 自建IDC与CCE集群共享域名解析 通过负载均衡配置实现会话保持 不同场景下容器内获取客户端源IP 通过配置容器内核参数增大监听队列长度
针对Kubernetes网络,CCE为不同网络模型的集群提供不同的网络插件实现,用于负责集群内网络通信。
容器隧道网络模型说明 容器隧道网络模型 容器隧道网络是在主机网络平面的基础上,通过隧道封装技术来构建一个独立的容器网络平面。CCE集群容器隧道网络使用了VXLAN作为隧道封装协议,并使用了Open vSwitch作为后端虚拟交换机。
集群网络模型选择及各模型区别 自研高性能商业版容器网络插件,支持容器隧道网络、VPC网络、云原生网络2.0网络模型: 集群创建成功后,网络模型不可更改,请谨慎选择。 容器隧道网络(Overlay):基于底层VPC网络构建了独立的VXLAN隧道化容器网络,适用于一般场景。
VPC网络模型说明 VPC网络模型 VPC网络模型将虚拟私有云VPC的路由方式与底层网络深度整合,适用于高性能场景,但节点数量受限于虚拟私有云VPC的路由配额。在VPC网络模型中,容器网段独立于节点网段进行单独设置。
容器网络 容器网络模型对比 云原生网络2.0模型 VPC网络模型 容器隧道网络模型 Pod网络配置 父主题: 网络
什么是云原生网络2.0网络模式,适用于什么场景?
是否开启指定容器网络配置:仅支持该功能的集群显示该选项,开启指定容器网络配置,工作负载使用指定的容器网络配置中的容器子网跟安全组来创建,详情请参见使用容器网络配置为命名空间/工作负载绑定子网及安全组。
配置网络策略(NetworkPolicy)限制Pod访问的对象 网络策略(NetworkPolicy)是Kubernetes设计用来限制Pod访问的对象,相当于从应用的层面构建了一道防火墙,进一步保证了网络安全。NetworkPolicy支持的能力取决于集群的网络插件的能力。
在Pod中配置主机网络(hostNetwork) 背景信息 Kubernetes支持Pod直接使用主机(节点)的网络,当Pod配置为hostNetwork: true时,在此Pod中运行的应用程序可以直接看到Pod所在主机的网络接口。
网络管理 网络异常问题排查 网络规划 安全加固 网络指导
Kubernetes网络 容器网络 Service Ingress 就绪探针(Readiness Probe) NetworkPolicy
是否开启指定容器网络配置:仅支持该功能的集群显示该选项,开启指定容器网络配置,工作负载使用指定的容器网络配置中的容器子网跟安全组来创建,详情请参见使用容器网络配置为命名空间/工作负载绑定子网及安全组。
由于不需要使用容器隧道封装和NAT地址转换,云原生网络2.0模型与容器隧道网络模型和VPC网络模型相比具有比较高的网络性能。 图1 云原生网络2.0 在云原生网络2.0模型的集群中,Pod依赖弹性网卡/辅助弹性网卡对外进行网络通信: 裸金属节点上运行的Pod使用ENI网卡。
容器网络模型对比 容器网络为集群内Pod分配IP地址并提供网络服务,CCE支持如下几种网络模型,您可在创建集群时进行选择。 云原生网络2.0 VPC网络 容器隧道网络 网络模型对比 表1主要介绍CCE所支持的网络模型,您可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进行选择。
父主题: 网络管理
图3 创建弹性伸缩策略 单击“创建”,当最新状态为“已启动”时,代表HPA自动扩容CoreDNS策略生效。 父主题: 服务端
监控CoreDNS运行状态 CoreDNS通过标准的Promethues接口暴露出解析结果等健康指标,发现CoreDNS服务端甚至上游DNS服务器的异常。
功能规格 Pod带宽限制功能规格如下: 功能规格 容器隧道网络模型 VPC网络模型 云原生网络2.0模型 云原生网络2.0模型+DataPlane V2 支持的集群版本 所有集群版本均支持 v1.19.10以上集群版本 v1.19.10以上集群版本 v1.27.16-r10、v1.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