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取消通过元命令\password设置用户密码。 新增元命令\i+、 \ir+、\include_relative+和输入输出参数-k,以支持给导入导出的文件加密。 取消打印命令行历史到文件的元命令\s。 涉及敏感操作SQL历史不再记录,如含有密码操作。即用户通过翻页/上下键查阅SQL历史将不能查到对应的记录。
customer_address_ext用于接收数据服务器上的数据。 假设OBS数据服务器与集群网络连接正常,OBS数据服务器IP为xxx.xxx.x.xx,数据源文件格式为CSV,规划的并行导入与示例保持一致。 其中设置的导入信息如下所示: 由于OBS服务器上的数据源文件存放目录为“/input-data1/data/
Kerberos认证 默认打开。 用户名 admin 密码 设置密码,该密码用于登录集群管理页面。 确认密码 再次输入设置admin用户密码。 登录方式 密码 用户名 root 密码 设置密码,该密码用于远程登录ECS机器。 确认密码 再次输入设置的root用户密码。 通信安全授权 勾选“确认授权”。
声明该命令只在当前事务中有效。 role_name 用户名。 取值范围:字符串,要符合标识符的命名规范。 password 角色的密码。要求符合密码的命名规则。 DEFAULT 重置会话和当前用户标识符为初始认证的用户名。 示例 设置当前用户为paul: 1 SET SESSION AUTHORIZATION
声明该命令只在当前事务中有效。 role_name 用户名。 取值范围:字符串,要符合标识符的命名规范。 password 角色的密码。要求符合密码的命名规则。 DEFAULT 重置会话和当前用户标识符为初始认证的用户名。 示例 设置当前用户为paul: 1 SET SESSION AUTHORIZATION
e为OBS时设置。 dbname 用于协同分析、跨集群互联互通,表示将要连接的远端集群的数据库名字。 username 用于协同分析、跨集群互联互通,表示将要连接的远端集群的用户名。 password 用于协同分析、跨集群互联互通,表示将要连接的远端集群的用户名密码。 syncsrv
e为OBS时设置。 dbname 用于协同分析、跨集群互联互通,表示将要连接的远端集群的数据库名字。 username 用于协同分析、跨集群互联互通,表示将要连接的远端集群的用户名。 password 用于协同分析、跨集群互联互通,表示将要连接的远端集群的用户名密码。 syncsrv
foreign_product_info; 删除手动创建的外部服务器 如果执行了手动创建外部服务器,请按照以下步骤删除外部服务器、数据库和用户。 使用创建外部服务器的用户通过GaussDB(DWS)提供的数据库客户端连接到外部服务器所在的数据库。 例如,使用gsql客户端的用户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中的一种进行连接:
不能是用户名和用户名反序,此条要求为非大小写敏感。 不能是当前密码、当前密码的反序。 为避免恶意人员轻易破解您的数据库密码,请按照界面提示和要求设置足够复杂度密码,并定期修改。 自定义密码策略 以上默认安全策略支持用户修改,详情参见自定义密码策略。 账户锁定及设置密码过期策略
已获取服务对应区域终端节点地址,具体请参考地区和终端节点。 已获取华为云账号对应的用户名、用户密码、账号名及项目ID。在华为云控制台右上角“我的凭证->API凭证->项目列表”查看用户名、账号名、用户密码和所属区域项目ID。项目ID获取方法请参见获取项目ID。 创建VPC,并获取VP
安全函数 gs_password_deadline() 描述:显示当前账户距离密码过期的时间。密码过期后提示用户修改密码。与GUC参数password_effect_time相关。 返回值类型:interval 示例: 1 2 3 4 5 SELECT gs_password_deadline();
中是不会存储您的密码原文的,而是存储的密码HASH摘要(默认是SHA256摘要),在密码校验时该摘要会与客户端发来的密码摘要进行比对(中间会有加盐操作)。故当您只是单纯调整了密码算法策略时,数据库是无法还原您的密码进而再生成MD5的摘要值的,必须要求您手动修改一次密码或者创建一个新
衡连接,请指定为“弹性负载均衡地址”。 “数据库用户”:输入集群数据库的用户名。首次使用客户端连接集群时,请指定为创建集群时设置的默认管理员用户,例如“dbadmin”。 “数据库端口”:输入创建集群时设置的“数据库端口”。 例如,执行以下命令连接GaussDB(DWS)集群的默认数据库gaussdb:
ODBC驱动本身已经对内存密码进行过清理,以保证用户密码在连接后不会再在内存中保留。 但是如果配置了此参数,由于UnixODBC对数据源文件等进行缓存,可能导致密码长期保留在内存中。 推荐在应用程序连接时,将密码传递给相应API,而非写在数据源配置文件中。同时连接成功后,应当及时清理保存密码的内存段。
(DWS)最终可以通过外表将数据服务器上的数据引流进数据库实表中。 操作步骤 收集数据源格式信息、GDS服务的访问信息。 需要收集的主要数据源格式信息如下: format:GDS外表导入支持CSV、TEXT和FIXED格式。请确认存放在数据服务器上待入库数据的格式。例如,待入库的数据为CSV格式。
默认情况下,用户可以更改自己的密码,除非密码被禁用。要禁用用户的密码,请指定DISABLE。禁用某个用户的密码后,将从系统中删除该密码,此类用户只能通过外部认证来连接数据库,例如:IAM认证、kerberos或ldap认证。只有管理员才能启用或禁用密码。普通用户不能禁用初始用户的密码。要启用密码,请运行ALTER
默认情况下,用户可以更改自己的密码,除非密码被禁用。要禁用用户的密码,请指定DISABLE。禁用某个用户的密码后,将从系统中删除该密码,此类用户只能通过外部认证来连接数据库,例如:IAM认证、kerberos或ldap认证。只有管理员才能启用或禁用密码。普通用户不能禁用初始用户的密码。要启用密码,请运行ALTER
中是不会存储您的密码原文的,而是存储的密码HASH摘要(默认是SHA256摘要),在密码校验时该摘要会与客户端发来的密码摘要进行比对(中间会有加盐操作)。故当您只是单纯调整了密码算法策略时,数据库是无法还原您的密码进而再生成MD5的摘要值的,必须要求您手动修改一次密码或者创建一个新
户数据及实现数据的高速导入。GDS需部署到数据服务器上。 数据量大,数据存储在多个服务器上时,在每个数据服务器上安装配置、启动GDS后,各服务器上的数据可以并行入库。GDS在各台数据服务器上的安装配置和启动方法相同,本节以一台服务器为例进行说明。 背景信息 GDS的版本需与集群版本保持一致(如:GDS
数据量大,数据存储在多个服务器上时,在每个数据服务器上安装配置、启动GDS后,各服务器上的数据可以并行入库。如图2所示。 图2 多数据服务器并行导入 GDS进程数目不能超过DN数目。如果超过,会出现一个DN连接多个GDS进程的情形,可能会导致部分GDS异常运行。 数据存储在一台数据服务器上时,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