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每种计费项的计费因子、计费公式等信息,请参考计费项和付费方说明。 如需了解实际场景下的计费样例以及各计费项在不同计费模式下的费用计算过程,请参见计费样例。 费用账单 您可以在“费用中心 > 账单管理”查看与终端节点相关的流水和明细账单,以便了解您的消费情况。如需了解具体操作步骤,请参见费用账单。
务角度规划标签,实现标签的高效管理。 支持区域: 以控制台实际上线区域为准。 管理终端节点服务的标签 管理终端节点的标签 权限 如果您需要对华为云上购买的云资源,为企业中的员工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以达到不同员工之间的权限隔离,您可以使用统一身份认证服务(Identity and Access
场景描述: 只允许VPC1内的服务器上传/下载账号A的桶mybucket中的对象,并且只允许桶mybucket中的对象被VPC1内的服务器上传/下载。 其中VPC1的ID为:4dad1f75-0361-4aa4-ac75-1ffdda3a0fec,账号A的账号ID为:783fc66
虚拟网关的本端子网:192.168.5.0/24 虚拟接口的本端网关:10.0.0.1/30 虚拟接口的远端网关:10.0.0.2/30 虚拟接口的远端子网:10.1.123.0/24 1 详细请参见云专线产品价格详情。 弹性云服务器 自动分配IP地址。 2 详细请参见弹性云服务器产品价格详情。 VPC终端节点
终端节点服务所在区域。 不同区域的资源之间内网不互通。请选择靠近您的区域,可以降低网络时延、提高访问速度。 名称 - 可选参数。 终端节点服务的名称。 长度不大于16,支持大小写字母、数字、下划线、中划线。 如果您不填写该参数,系统生成的终端节点服务的名称为{region}.{service_id}。
本实践以云下IDC访问云上VPC内的云服务器为例。 根据用户业务需求,云下IDC与云上VPC通过云专线互通后,需要在不使用公网的情况下,实现云下IDC访问云上VPC内的云服务器。 本最佳实践的操作流程请参见图1。 图1 操作流程 父主题: 通过VPC终端节点和云专线服务实现云下IDC访问云上服务
终端节点服务所在区域。 不同区域的资源之间内网不互通。请选择靠近您的区域,可以降低网络时延、提高访问速度。 名称 - 可选参数。 终端节点服务的名称。 长度不大于16,支持大小写字母、数字、下划线、中划线。 如果您不填写该参数,系统生成的终端节点服务的名称为{region}.{service_id}。
VPC终端节点可以应用在不同的场景下,请参见表1。 表1 VPC终端节点使用场景 场景 说明 同一区域云资源的跨VPC通信 VPC终端节点支持同一区域云资源的跨VPC通信,通过创建终端节点服务和购买终端节点,实现云服务的跨VPC访问,包括: 配置跨VPC通信的终端节点(同一账号) 配置跨VPC通信的终端节点(不同账号)
终端节点服务和终端节点有哪些状态? 终端节点服务的状态以及每种状态表示的意义如表1所示。 表1 终端节点服务的状态 状态 意义 创建中 表示终端节点服务正在创建。 可连接 表示终端节点服务创建成功,可接受终端节点的连接。 失败 表示终端节点服务创建失败。 删除中 表示正在删除终端节点服务。
步骤一:购买连接DNS的终端节点 操作场景 为了将解析OBS域名的请求转发到终端节点,您需要购买连接DNS服务的终端节点。 前提条件 终端节点要连接的终端节点服务已经存在。 操作步骤 进入终端节点列表页。 在“终端节点”列表页,单击“购买终端节点”。 进入“购买终端节点”页面。 根据界面提示配置参数。
具体示例请参考配置访问OBS服务内网地址的终端节点。 跨VPC连接 在同一区域中,由于VPC之间逻辑隔离,不同VPC内的云资源不能直接通信。利用在不同VPC间建立的终端节点到终端节点服务的连接通道,可以实现跨VPC的资源通信。 VPC终端节点的跨VPC通信与VPC的对等连接在安全性、通信方向、路由配置等方面存在差异。
许操作其他云资源的权限策略,控制他们对云资源的使用范围。 如果华为账号已经能满足您的要求,不需要创建独立的IAM用户进行权限管理,您可以跳过本章节,不影响您使用VPC终端节点的其它功能。 IAM是华为云提供权限管理的基础服务,无需付费即可使用,您只需要为您账号中的资源进行付费。
- 选择终端节点所属的虚拟私有云。 路由表 - 当创建连接“网关”类型终端节点服务的终端节点时,则会出现该参数。 说明: 该参数仅在开放区域可见。 建议选择所有路由表,否则可能导致网络无法访问。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终端节点所属的虚拟私有云的路由表。 添加路由的详细操作请参考《虚拟私有云用户指南》中的“添加自定义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