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散列为基础的聚集、散列为基础的IN子查询处理中都要用到。 对于复杂的查询,可能会同时并发运行好几个排序或者散列操作,每个都可以使用此参数所声明的内存量,不足时会使用临时文件。同样,好几个正在运行的会话可能会同时进行排序操作。因此使用的总内存可能是work_mem的好几倍。 参数类型:USERSET
工具日志不记录敏感数据,如查询。 活动日志 DSC将所有日志和错误信息保存到DSC.log文件中。该文件位于log文件夹中。DSC.log文件包含执行迁移的用户、迁移的文件、时间戳等详细信息。活动日志的记录级别为INFO。 DSC.log的文件结构如下: 2020-01-22 09:35:10
port already in use" SQLSTATE: XX000 错误原因:通信库监听端口被占用。 解决办法:修改安装部署xml配置文件的端口配置。 GAUSS-04305:"set basic info of sctp failed!" SQLSTATE: XX000 错误原因:设置通信库通信信息失败。
GaussDB(DWS)开发设计建议 GaussDB(DWS)总体开发设计规范 GaussDB(DWS)连接管理规范 GaussDB(DWS)对象设计规范 GaussDB(DWS) SQL开发规范 GaussDB(DWS)外表功能开发规范 GaussDB(DWS)存储过程开发规范
GaussDB(DWS)开发设计规范 GaussDB(DWS)总体开发设计规范 GaussDB(DWS)连接管理规范 GaussDB(DWS)对象设计规范 GaussDB(DWS) SQL开发规范 GaussDB(DWS)外表功能开发规范 GaussDB(DWS)存储过程开发规范
连接数据源,这里的“userName”与“password”分别表示连接数据库的用户名和用户密码,请根据实际情况修改。 // 如果odbc.ini文件中已经配置了用户名密码,那么这里可以留空("");但是不建议这么做,因为一旦odbc.ini权限管理不善,将导致数据库用户密码泄露。
连接数据源,这里的“userName”与“password”分别表示连接数据库的用户名和用户密码,请根据实际情况修改。 // 如果odbc.ini文件中已经配置了用户名密码,那么这里可以留空("");但是不建议这么做,因为一旦odbc.ini权限管理不善,将导致数据库用户密码泄露。
新增分区名不能与已有分区名相同。 新增分区的边界值必须大于最后一个分区的上边界。 新增分区的边界值要和分区表的分区键的类型一致。 已有分区p1的边界为(-∞,20221010),而新增分区p0的上边界为20221009,落在分区p1内;已有分区p4的边界为[20221012,+∞),而新增分区p5的上界为202
DELETE 功能描述 从指定的表里删除满足WHERE子句的行。如果WHERE子句不存在,将删除表中所有行,结果只保留表结构。 注意事项 要删除表中的数据,用户必须对它有DELETE权限。同样也必须有USING子句引用的表以及condition上读取的表的SELECT权限。 对于复制
expr!" SQLSTATE: XX000 错误原因:当casearg不为空时,不支持该数据类型的等价操作。 解决办法:请联系技术支持工程师提供技术支持。请确认是否为约束范围内的操作并设置enable_codegen=off。 GAUSS-04584: "Codegen failed
以页(大小为BLCKSZ)为单位的此表在磁盘上的大小,只是优化器使用的一个近似值。 reltuples double precision 表中行的数目,只是优化器使用的一个估计值。 relallvisible integer 被标识为全可见的表中的页数。此字段是优化器用来做SQL执行优化使用的。 relhasindex
分支语句 语法 分支语句的语法请参见图1。 图1 case_when::= when_clause子句的语法图参见图2。 图2 when_clause::= 参数说明: case_expression:变量或表达式。 when_expression:常量或者条件表达式。 statement:执行语句。
分支语句 语法 分支语句的语法请参见图1。 图1 case_when::= when_clause子句的语法图参见图2。 图2 when_clause::= 参数说明: case_expression:变量或表达式。 when_expression:常量或者条件表达式。 statement:执行语句。
BACKWARD ALL 参数说明 MOVE命令的参数与FETCH的相同,详细请参见FETCH的参数说明。 成功完成时,MOVE命令将返回一个“MOVE count”的标签,count是一个使用相同参数的FETCH命令会返回的行数(可能为零)。 示例 创建表reason,并向表中插入数据:
node to an allTheSame inner tuple" SQLSTATE: XX000 错误原因:不能将一个node添加到完全相同的内部元组上。 解决办法:内部错误,属于预防性报错机制。请联系技术支持工程师提供技术支持。 父主题: GAUSS-03701 -- GAUSS-03800
xxxx.”。 原因分析 通过执行pg_table_size这个查询接口,对于不存在的表会返回NULL或者报错。 处理方法 通过Function的exception方式屏蔽该报错,将大小统一到一个值,对于不存在的表,可以用大小为-1来表示,函数如下: 1 2 3 4 5 6
错误原因:只有系统管理员来能定义leakproof函数。 解决办法:使用系统管理员账户来创建leakproof函数。 GAUSS-00956: "function result type must be specified" SQLSTATE: 42P13 错误原因:没有指定函数的返回结果类型。
function_type integer 脱敏类型。 说明: 保留字段,仅为向前兼容低版本的脱敏列信息,可取值为0(NONE)、1(FULL)。 function_parameters text 脱敏类型为partial类型时的参数。(保留字段,无实际意义) regexp_pattern text
解决办法:检查控制组名称。 GAUSS-03893: "invalid control group: %s" SQLSTATE: XX000 错误原因:无效的控制组名称。 解决办法:检查控制组名称。 GAUSS-03897: "Resource Pool '%s': object not defined"
如果设置此参数的值大于实际的内核限制,则一个正在运行的递归函数可能会导致一个独立的服务器进程崩溃。在GaussDB(DWS)能够检测内核限制的操作系统上(SLES上),将自动限制设置为一个不安全的值。 因为并非所有的操作都能够检测,所以建议用户在此设置一个明确的值。 取值范围:整型,100~INT_MAX,单位为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