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打包Sermant-examples。 在“Sermant-examples”根目录下,打开cmd命令,执行mvn clean package命令,对项目进行打包编译。编译成功后,获取下表中的两个软件包。 表1 软件包列表 软件包所在目录 软件包名称 说明 Sermant-examples/regi
SDK概述 表1介绍了CSE提供的SDK语言版本,列举了最新版本SDK的获取地址。您可以在GitHub仓库查看SDK更新历史、获取安装包以及查看指导文档。 表1 SDK列表 编程语言 Github地址 参考文档 Java huaweicloud-sdk-java-v3 Java SDK使用指导
Nacos引擎”。 *服务来源 选择在创建服务来源中创建的服务来源,也可单击右侧“新建服务来源”创建新的服务来源。 命名空间 选择服务来源后,自动带出引擎的命名空间,其为在创建服务来源中选择的命名空间。 *服务列表 选择引擎下已注册的微服务。 *服务名称 自定义输入服务名称。支持输入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
程中的服务发现、注册和查询功能。 概念阐述 本小节介绍如何在开发者本地进行消费者/提供者应用的开发调试。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均需要连接到在远程的服务中心,为了本地微服务的开发和调试,本小节介绍了如何启动本地服务中心。 服务中心是微服务框架中的重要组件,用于服务元数据以及服务实例元数
查询RBAC Token 功能介绍 根据IAM Token获取RBAC Token。 URI POST /v2/{project_id}/enginemgr/engines/{engine_id}/tokens 表1 路径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project_id
查询服务providers 功能介绍 根据consumer_id获取该服务的所有providers,比如A->B、A->C。那么根据A的服务Id,可以查询到B、C的微服务信息。 URI GET /v4/{project_id}/registry/microservices/{co
单击“确定”完成服务来源创建。在服务来源列表中如已包含新建的服务来源信息,则说明服务来源创建成功。 删除服务来源 当服务来源已在服务管理中使用时,不允许删除。 登录微服务引擎控制台。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应用网关 ”。 单击待操作的实例名称。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路由管理 > 服务来源”。
打包Sermant-examples。 在“Sermant-examples”根目录下,打开cmd命令,执行mvn clean package命令,对项目进行打包编译。编译成功后,获取下表中的两个软件包。 表1 软件包列表 软件包所在目录 软件包名称 说明 Sermant-examples/regi
ServiceComb引擎的服务中心提供了服务注册的功能。服务注册是指微服务启动的时候,将基本信息,比如所属应用、微服务名称、微服务版本、监听的地址信息等注册到服务中心。 配置中心用来管理微服务应用的配置。微服务连接配置中心,能够从配置中心获取配置信息及其变化。配置中心还是其他微服务管控功能的核
开发语言要求 支持使用以下开发语言进行微服务应用开发: 使用Java语言进行微服务开发。 ServiceComb引擎微服务开发框架版本要求 微服务开发框架推荐版本如下表所示。 如果已经使用低版本的微服务开发框架构建应用,建议升级到推荐版本,以获取最稳定和丰富的功能体验。 如果已使用Spring
#存储同步任务信息 system_config # 系统配置信息 部署Nacos Sync至ECS服务器。 请参考登录Linux ECS登录弹性云服务器。 将获取的压缩包上传至ECS服务器的“/tmp/”文件夹下。 在压缩包所在路径下,执行解压命令,解压至当前文件夹下。 cd /tmp/
负载均衡作用在客户端,是高并发、高可用系统必不可少的关键组件,目标是尽力将网络流量平均分发到多个服务器上,以提高系统整体的响应速度和可用性。 Java Chassis的负载均衡作用于微服务消费者,需要微服务应用集成负载均衡模块,启用loadbalance处理链。 配置示例如下: servicecomb:
service_id 是 String 微服务唯一标识。字符长度为1~64,正则表达式为^.*$。获取方法请参考查询所有微服务信息。 instance_id 是 String 微服务实例唯一标识。字符长度不超过64位, 正则表达式为^[A-Za-z0-9_.-]*$。获取方法请参考根据service_id查询微服务实例。
HTTP方法(也称为操作或动词),它告诉服务您正在请求什么类型的操作。 GET:请求服务器返回指定资源。 PUT:请求服务器更新指定资源。 POST:请求服务器新增资源或执行特殊操作。 DELETE:请求服务器删除指定资源,如删除对象等。 HEAD:请求服务器资源头部。 PATCH:请求服务器更新资源的部分
version: ${agent.version} cse: config: # 必填配置,ServiceComb引擎配置中心地址,获取方式可参考获取ServiceComb引擎配置中心地址。 endpoints: https://localhost:30110 registry:
version: ${agent.version} cse: config: # 必填配置,ServiceComb引擎配置中心地址,获取方式可参考获取ServiceComb引擎配置中心地址。 endpoints: https://localhost:30110 registry:
使用微服务仪表盘 您可以通过仪表盘实时查看微服务运行相关的指标,根据丰富实时的仪表盘数据,对微服务做相应的治理动作。 约束与限制 当ServiceComb引擎为1.x或2.4.0及以上版本时,支持此功能。 如果微服务应用部署在ServiceStage上,部署应用时需要设置微服务引擎
应用和微服务相同的配置;服务配置指环境、应用、微服务名称和微服务相同的配置。微服务可以在配置文件中指定一个特定的label及label值,自定义配置指label及label值与微服务相同的配置。 简单的场景,可以使用应用级配置和服务级配置。应用级配置被该应用下的所有微服务共享,是
x版本配置中心失败 问题描述 代码中配置了配置中心但是无法获取到配置项。 问题原因 配置文件中配置中心的类型和地址不正确。 排查过程 引擎使用的2.x版本但是配置中心使用的是1.x版本的key。 配置文件指定了环境,但是代码中获取的时候配置环境的key不正确。 解决方案 将配置文件中
参考快速体验ServiceStage选择合适的部署方式。 验证 部署成功后,登录微服务引擎控制台,在左侧导航栏选择“ServiceComb引擎专享版”,单击前提条件创建的ServiceComb引擎,选择“微服务目录”,单击微服务名称,在“实例列表”页签查看服务实例是否已经成功注册。 您也可以验证Consumer调用Provider能够正常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