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图6 目标库信息 表10 目标库信息 参数 描述 IP地址或域名 目标数据库的IP地址或域名,格式为IP地址/域名:端口。其中目标数据库服务端口,可输入范围为1~65535间的整数。 该输入框最多支持填写10组目标数据库的IP地址或者域名信息,多个值需要使用英文逗号隔开。例如:192
图6 目标库信息 表10 目标库信息 参数 描述 IP地址或域名 目标数据库的IP地址或域名,格式为IP地址/域名:端口。其中目标数据库服务端口,可输入范围为1~65535间的整数。 该输入框最多支持填写10组目标数据库的IP地址或者域名信息,多个值需要使用英文逗号隔开。例如:192
增量同步不支持Oracle上的分布式事务(XA事务)和PARALLEL DML。 增量同步时,不建议选择混合分区表,因为混合分区表中的外部分区数据变更不产生DML日志,DRS增量数据同步无法获取变更信息,会存在数据不一致的风险。 增量同步时,增量解析时间类型仅支持在Oracle时间类型合法范围内的数据,超范围的
数据库密码 源数据库的用户名所对应的密码。 源数据库IP地址、端口、用户名和密码将在同步过程中被加密暂存到数据库和同步实例主机上,待该任务删除后会永久清除。 图6 目标库信息 表8 目标库信息 参数 描述 IP地址或域名 目标数据库的IP地址或域名。 安全协议 支持四种认证方式的选择,PL
当用户需要填写自建的内网域名数据库地址作为源或者目标库时,请开启此选项。 自建DNS服务IP 填写用户自建的DNS服务IP信息。 配置自建DNS服务IP后,用户可在源库或目标库的“IP地址或域名”处填写您自建的内网域名数据库地址进行数据迁移。 当用户需要填写自建的内网域名数据库地址作为源或者目标库时,此功能能够实现。
当用户需要填写自建的内网域名数据库地址作为源或者目标库时,请开启此选项。 自建DNS服务IP 填写用户自建的DNS服务IP信息。 配置自建DNS服务IP后,用户可在源库或目标库的“IP地址或域名”处填写您自建的内网域名数据库地址进行数据迁移。 当用户需要填写自建的内网域名数据库地址作为源或者目标库时,此功能能够实现。
图6 目标库信息 表10 目标库信息 参数 描述 IP地址或域名 目标数据库的IP地址或域名,格式为IP地址/域名:端口。其中目标数据库服务端口,可输入范围为1~65535间的整数。 该输入框最多支持填写10组目标数据库的IP地址或者域名信息,多个值需要使用英文逗号隔开。例如:192
SDK接口 SDK接口介绍 SDK使用说明 SDK下载地址
目标库为社区Kafka。 Kafka的auto.create.topics.enable参数建议为false。 其他使用须知: 不支持源数据库主备切换,源数据库主备切换会导致同步任务失败。 不支持源数据库Microsoft SQL Server为TLS 1.0、TLS 1.1协议的同步,如果需要同步,建议源库升级到TLS
序列等类型的默认值约束。 增量同步阶段: 增量同步过程中,支持部分DDL操作。异构数据库DDL转换需要分析语义,考虑语法兼容性,无法做到完美转换,所以目前仅支持部分DDL操作,仅在转换成功并在以下范围内时会进行同步。如果出现其余情况的DDL同步导致的任务异常,需要手动在目标库执行相应的DDL来规避。
功能进行数据恢复。 MyISAM向InnoDB的迁移透明,大多数情况不需要改动建表的代码,云数据库自动转换InnoDB即可完成迁移。 DRS在迁移过程中,会自动将MyISAM转换为InnoDB。针对MyISAM引擎表不支持事务这一特点,为了确保MyISAM表的数据一致性, DRS
是否配置自建DNS服务器 当用户需要填写自建的内网域名数据库地址作为源或者目标进行数据同步时,请开启此选项。 自建DNS服务IP 填写用户自建的DNS服务IP信息。 配置自建DNS服务IP后,用户可在源库或目标库的“IP地址或域名”处填写您自建的内网域名数据库地址进行数据同步。 自建DNS功能目前仅支
步实例信息,单击“开始创建”。 任务信息 图1 同步任务信息 表5 任务和描述 参数 描述 区域 当前所在区域,可进行切换。 项目 当前区域对应的项目,可进行切换。 任务名称 任务名称在4到50位之间,必须以字母开头,可以包含字母、数字、中划线或下划线,不能包含其他的特殊字符。 描述
安全组:增加云数据库安全组入方向规则,放通DRS弹性公网IP作为源地址可以访问云数据库监听端口。 网络ACL:VPC默认没有网络ACL,如果您设置过网络ACL,需要增加入方向规则,允许放通DRS弹性公网IP作为源地址、随机端口作为源端口范围,RDS源数据库的IP作为目的地址、监听端口作为目的端口范围。 配置D
序列等类型的默认值约束。 增量同步阶段: 增量同步过程中,支持部分DDL操作。异构数据库DDL转换需要分析语义,考虑语法兼容性,无法做到完美转换,所以目前仅支持部分DDL操作,仅在转换成功并在以下范围内时会进行同步。如果出现其余情况的DDL同步导致的任务异常,需要手动在目标库执行相应的DDL来规避。
图7 目标库信息 表10 目标库信息 参数 描述 IP地址或域名 目标数据库的IP地址或域名,格式为IP地址/域名:端口。其中目标数据库服务端口,可输入范围为1~65535间的整数。 该输入框最多支持填写10组目标数据库的IP地址或者域名信息,多个值需要使用英文逗号隔开。例如:192
如果不启用SSL安全连接,请自行承担数据安全风险。 源数据库的IP地址或域名、数据库用户名和密码,会被系统加密暂存,直至删除该迁移任务后自动清除。 图7 目标库信息 表8 目标库信息 参数 描述 IP地址或域名 目标数据库的IP地址或域名。 安全协议 支持四种认证方式的选择,PLAINTE
步实例信息,单击“开始创建”。 任务信息 图1 同步任务信息 表5 任务和描述 参数 描述 区域 当前所在区域,可进行切换。 项目 当前区域对应的项目,可进行切换。 任务名称 任务名称在4到50位之间,必须以字母开头,可以包含字母、数字、中划线或下划线,不能包含其他的特殊字符。 描述
步实例信息,单击“开始创建”。 任务信息 图1 同步任务信息 表5 任务和描述 参数 描述 区域 当前所在区域,可进行切换。 项目 当前区域对应的项目,可进行切换。 任务名称 任务名称在4到50位之间,必须以字母开头,可以包含字母、数字、中划线或下划线,不能包含其他的特殊字符。 描述
配置源库信息和目标库数据库密码。 配置源库信息。 单击“测试连接”。 当界面显示“测试成功”时表示连接成功。 选择目标库所在VPC和子网,填写Kafka的IP地址和端口。 单击“测试连接”。 当界面显示“测试成功”时表示连接成功。 单击“下一步”。 选择同步信息、策略、消息格式和对象等,投递到Kafka的消息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