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单击“确定”,结束灰度任务将下线原版本,并删除灰度任务。 图16 结束灰度任务 下线服务版本,会将包含的工作负载和Istio相关配置资源全部删除。 清除资源 到此本Demo已全部操作完成,因节点和应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费用,如果无特殊要求,请及时删除应用和节点,避免费用产生。 选择左侧导
续费网格 操作场景 包年/包月的网格如果即将到期或已经超期,需要及时续费避免网格被删除而影响业务。建议您开通自动续费功能。 操作步骤 登录应用服务网格控制台,确认网格是否需要续费。判断方法如下: 列表上方是否提示已超期冻结需及时续费的网格。 网格计费模式中是否存在已超期或即将到期提示。
持企业版网格以及专有网格从按需计费模式转包年/包月计费。 包年/包月:包年/包月计费模式的网格不支持变更计费模式。包年/包月资源创建后不能删除,如需停止使用,请到费用中心执行退订操作。 父主题: 变更计费模式
按需计费资源按秒计费,每一个小时整点结算一次费用(以UTC+8时间为准),结算完毕后进入新的计费周期。计费的起点以网格实例创建成功的时间点为准,终点以网格实例删除时间为准。 按需计费的企业版网格购买成功后即开始计费。应用服务网格实例从创建到启动需要一定时长,计费的起点是创建成功的时间点,而非创建时间。
自动续费 自动续费可以减少手动续费的管理成本,避免因忘记手动续费而导致资源被自动删除。自动续费的规则如下所述: 以资源的到期日计算第一次自动续费日期和计费周期。 资源自动续费周期以您选择的续费时长为准。例如,您选择了3个月,即在每次到期前自动续费3个月。 在资源到期前均可开通自动
包年/包月是预付费模式,按订单的购买周期计费,适用于可预估资源使用周期的场景,价格比按需计费模式更优惠。 按需计费是后付费模式,按资源的实际使用时长计费,可以随时开通/删除资源。 “包年/包月”计费模式的网格也称“包周期”网格。 如果您需要长期使用当前网格,可以将按需购买的网格转为包周期计费模式,节省开支。 约束与限制
v2后的“全流量接管”。 图3 全流量接管 在弹出的“全流量接管”窗口单击“确定”,页面右上角会提示全流量接管成功。 将原版本下线 v2承接v1所有流量后,即可删除v1版本,释放v1版本的资源。 在“灰度发布”页面,单击灰度任务名为“test”后的“监测与处理”。 在“监测与处理”页面中,当v2版本中
通过流量监控可以监控流量概况、组件运行状态、调用链等信息,并在系统业务异常时快速定位到问题点。 使用约束 流量监控记录的是组件过去24小时内的数据,所以当部分组件删除后并不能及时的在拓扑图上消失,而是会仍然存在一段时间。 流量治理中的故障注入功能,不能作用于基于请求比例灰度发布的场景。只接受单一版本或基于请求内容灰度发布的场景。
漏洞公告 未认证的控制面DoS攻击(CVE-2022-23635) Istiod TLS证书密钥滥用(CVE-2021-34824)
在Deployment中增加标志版本的version标签。 如果Service的spec.selector中存在version标签,会被删除。 加入网格后,会重启负载进行sidecar注入以实现网格流量治理能力,期间服务访问会短暂终止。 加入网格后,会在网格管理下的所有集群中创
其中{revision} 为版本号,如1-13-9-r5),并重启部分pod进行测试,若无问题,则可以全部切换。 1.3和1.6版本升级到1.8版本,因为证书切换,sidecar需要同时全部重启。 数据面升级结束后,请等待所有升级中的工作负载滚动升级完成。 父主题: 金丝雀升级
续费相关的功能 功能 说明 手动续费 包年/包月的网格从购买到被自动删除之前,您可以随时在ASM控制台为网格续费,以延长网格的使用时间。 自动续费 开通自动续费后,网格会在每次到期前自动续费,避免因忘记手动续费而导致资源被自动删除。 在一个包年/包月应用服务网格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您可以根
网关工作负载 滚动升级策略 Pod优雅删除 调度策略 容器资源申请和限制 父主题: Istio-ingressgateway高可用性配置指导
一般Pod名称格式为{deploymentName}-{随机字符串}-{随机字符串}。 如果根据Pod名称未查询到工作负载,可能是因为ReplicaSet有残留,需要将其删除。 判断是否存在ReplicaSet残留的方法如下: 查询Deployment的ReplicaSet。 kubectl get replicaset
number: 8080 subset: v2 weight: 50 删除后配置如下: 情况二:虚拟机服务已配置网关 分别删除spec.http[0].route和spec.http[1].route下v2版本的destination配置,以及v1版本的weight参数:
列的“编辑”,在spec.http[0]下添加以下内容: fault: abort: httpStatus: 599 percentage: value: 100 其中,599为自定义的HTTP状态码,100为故障百分比。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资源 > 服务发现”,单击对应服务后的“更多 > 编辑YAML”,查看Service的选择器(spec.selector),删除已配置的version标签。 父主题: 自动修复项
查看查询到的AuthorizationPolicy, 若使用了该功能,则需要在迁移过程中暂时删除访问授权。 查看查询到的RequestAuthentication, 若使用了该功能,则需要在迁移过程中暂时删除请求认证。 解除业务上使用k8s域名进行跨集群访问。 新建集群和网格 登录CCE
卸载ASM-PROXY 如果已完成虚拟机治理任务,可以将其中的ASM-PROXY卸载,释放资源。 删除已添加的iptables规则 以root用户登录虚拟机。 执行以下命令删除添加的istio iptables规则。 iptables -t nat -D PREROUTING -p
vs获取到服务的VirtualService,执行kubectl -n{namespace} edit vs tomcat-route修改如下: 删除spec.gateways、spec.hosts和spec.http.match.uri tomcat-default-gateway.istio-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