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软/固件升级(联通用户专用) 软/固件升级是升级什么? 平台支持从第三方服务器下载软/固件包吗? 目标版本可以比当前版本低吗? 软/固件包及其版本号如何获取? 常见的软/固件升级错误有哪些? 为什么创建了软固件升级任务后,任务立即结束? 在设备管理服务上传固件包时需要填写的支持设备源版本是什么?
针对只关注命令是否送达设备,不关注设备对命令执行情况的场景,设备和编解码插件不需要实现对mid的处理。 如果不实现mid,则应用服务器不能在物联网平台获取命令的执行结果,需要应用服务器自行实现解决方案。比如应用服务器在收到命令执行结果响应(不带commandId)后,可以根据如下方法来进行响应匹配: 根据命令下
NB设备接入时,出现513错误? 终端设备每次上电后,都会向物联网平台发起TUP注册流程。TUP协议为华为私有协议,包装在CoAP协议之上,与LWM2M协议类似。海思芯片设置TUP注册过程不能超过4s,如果在4s内未完成TUP注册,则上报513错误。 当出现此513错误时,可以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处理: 当网络环境
应用在订阅平台业务数据时需要订阅接口描述中的指定回调地址,回调地址中的server与port为应用服务器公网地址与服务器配置中指定的端口。 应用通过PushMessageReceiver类并重写回调接口接收推送消息的内容。 如果回调地址不是应用服务器本身的地址,则第三方应用需要自己实现原始回调接口,接口内容请参考物联网平台API参考中的消息推送章节。
Too much devices to add. 添加太多设备至设备组。 处理建议:请确认deviceIds中的设备ID数量在maxDevNum设置值的范围内。 400 50400 The input is invalid. 输入参数无效。 处理建议:请检查接口调用请求中携带参数的合法性。
Too much devices to add. 添加太多设备至设备组。 处理建议:请确认deviceIds中的设备ID数量在maxDevNum设置值的范围内。 400 50400 The input is invalid. 输入参数无效。 处理建议:请检查接口调用请求中携带参数的合法性。
中的指定回调地址,回调地址中的server与port为应用服务器公网地址与服务器配置中指定的端口 2. 应用通过继承PushMessageReceiver类并重写回调接口接收推送消息的内容 3. 如果回调地址不是应用服务器本身的地址,则第三方应用需要自己实现原始回调接口,接口内容
中的指定回调地址,回调地址中的server与port为应用服务器公网地址与服务器配置中指定的端口 2. 应用通过继承PushMessageReceiver类并重写回调接口接收推送消息的内容 3. 如果回调地址不是应用服务器本身的地址,则第三方应用需要自己实现原始回调接口,接口内容
名称、所属行业后,点击“确定”。 创建完项目后,会生成应用ID和应用密钥,请将密钥下载到本地并妥善保管,然后进入项目。 应用密钥用于应用服务器接入的鉴权,在界面上不可见,请妥善保管,如果忘记了密钥,可以在“对接信息”功能中,对密钥进行重置。 项目创建完成后,可以在“对接信息”中,
其中设备侧开发和应用侧开发不分先后顺序,可同步进行。 上线(转商用):基于设备管理服务提供的控制台,将真实设备接入到设备管理服务中,并对接用户开发的应用服务器,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日常管理:真实设备接入后,基于控制台或者API接口,进行日常的应用管理和设备管理,详情请参考使用指南。 我是模组厂商(联通用户专用)
EN_IOTA_LGN_REASON_CONNCET_ERR 1 连接失败。 EN_IOTA_LGN_REASON_SERVER_BUSY 2 服务器忙。 EN_IOTA_LGN_REASON_AUTH_FAILED 3 鉴权失败、开发者需要停止重新尝试登录。 EN_IOTA_LGN_R
无原因。 LGN_REASON_CONNCET_ERR 1 NA 连接失败。 LOGIN_REASON_SERVER_BUSY 2 NA 服务器忙。 LOGIN_REASON_AUTH_FAILED 3 NA 鉴权失败、开发者需要停止重新尝试登录。 LOGIN_REASON_NET_UNAVAILABLE
dle/目录下是否有所设置的版本(可在浏览器中打开两个网址查看)。 打开\gradle\wrapper目录下的gradle-wrapper.properties,设置Gradle版本。 打开工程目录下的build.gradle,设置Plugin版本。 设置Android SDK版本。
通过实战,学习如何在设备管理服务开始您的实际工作 最佳实践 实战演练 数据转发至OBS长期储存 温度过高时自动关闭设备 基于OceanBooster构建应用服务器 基于小熊派开发智慧路灯 更多 生态合作 自助测试 技术认证 更多 课程与认证 培训课程 人人学IoT IoT七天开发训练营 IoT开发精英实战营:一往无前
批量查询订阅 典型场景 第三方应用可在物联网平台上创建多个订阅,以订阅不同类型的设备变更通知。第三方应用若需要查看本应用下所有订阅配置,或者查看某种订阅类型下的所有订阅配置,可调用此接口进行查询。 接口功能 支持第三方应用在物联网平台查询本应用下的所有订阅信息,或者某种订阅类型下的所有订阅信息。
备验证码,若在请求中指定verifyCode,则响应中返回请求中指定的verifyCode;若请求中不指定verifyCode,则由物联网平台自动生成。建议和nodeId设置成一样。 nodeId 可选 String(256) body 设备的唯一标识,通常使用MAC,MAC地址,Serial No或IMEI作为nodeId。
错误的token信息。 处理建议:请检查接口请求中所携带的accessToken是否有误。 500 50252 Internal server error. 服务器运行内部错误。 处理建议:物联网平台内部错误,请联系物联网平台维护人员处理。 父主题: 设备组管理
备验证码,若在请求中指定verifyCode,则响应中返回请求中指定的verifyCode;若请求中不指定verifyCode,则由物联网平台自动生成。建议和nodeId设置成一样。 nodeId 可选 String(256) body 设备的唯一标识,通常使用MAC,MAC地址,Serial No或IMEI作为nodeId。
参数 必选/可选 类型 位置 描述 customFields 可选 List<CustomField> Body 自定义字段列表,用户可设置自定义字段。 deviceConfig 可选 DeviceConfigDTO body 设备配置信息。 deviceType 可选 String(1~256)
为数字化转型集成实践,聚焦应用和数据连接,适配多种企业常见的使用场景。 IoT平台将数据推送至ROMA Connect的MQS服务,应用服务器可基于MQS获取设备上报消息。 2019/07/05 IoT平台增强版更名为设备管理服务 除名称变更外,功能及收费模式也进行了变更,详情请参见论坛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