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执行以下命令,将新的分区表变更同步至操作系统。 partprobe 执行以下命令,设置新建分区文件系统格式。 以“ext4” 文件格式为例: mkfs -t ext4 /dev/vda2 设置xfs文件系统的操作与ext3或者ext4一样,命令为:mkfs -t xfs /dev/vda2
性和安全性,确保您的数据安全。 磁盘备份的详细信息,请参见《云备份用户指南》。 备份原理 磁盘备份原理,请参见云备份产品介绍。 使用场景 设置备份策略,根据策略自动对磁盘进行数据备份,通过定期创建的备份作为基线数据,用来创建新的磁盘或者恢复数据到磁盘。 使用方法 磁盘备份的使用方法,具体请参见云备份用户指南。
Start? 83886080 End? 1677722159 此处为新建分区设置文件系统格式的操作可能无效,请在分区创建完成后参考10重新设置文件系统格式。 获取最大截止磁柱值的方法如下: 通过fdisk -l命令查询磁盘的最大截止磁柱值。 可以输入-1s,即默认为磁盘的最大截止磁柱值。
根据需要指定卷大小,默认为最大值,单击“下一步”。 图7 指定卷大小 分配驱动器号,单击“下一步”。 图8 分配驱动器号和路径 勾选“按下列设置格式化这个卷”,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参数,格式化新分区,单击“下一步”完成分区创建。 图9 格式化分区 图10 完成分区创建 不同文件系统支持的分区大小不同,请根据您的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文件系统。
支持在线卸载磁盘的操作系统包括如下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请参见外部镜像文件的镜像格式和操作系统类型。 第二部分如表1所示。 表1 支持在线卸载云硬盘的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 版本 CentOS 7.3 64bit 7.2 64bit 6.8 64bit 6.7 64bit Debian 8.6.0 64bit 8.5
一步”。 进入“格式化分区”页面,如图8所示。 图8 格式化分区 格式化分区,系统默认的文件系统为NTFS,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其他参数,此处以保持系统默认设置为例,单击“下一步”。 进入“完成新建卷”页面,如图9所示。 图9 完成新建卷 不同文件系统支持的分区大小不同,请根据您的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文件系统。
可以通过df -TH命令查询。 第四列为磁盘分区的挂载选项,此处通常设置为defaults即可。 第五列为Linux dump备份选项。 0表示不使用Linux dump备份。现在通常不使用dump备份,此处设置为0即可。 1表示使用Linux dump备份。 第六列为fsck选项,即开机时是否使用fsck检查磁盘。
执行以下命令,将新的分区表变更同步至操作系统。 partprobe 执行以下命令,设置新建分区文件系统格式。 以“ext4” 文件格式为例: mkfs -t ext4 /dev/xvda6 设置xfs文件系统的操作与ext3或者ext4一样,命令为:mkfs -t xfs /dev/xvda6
进入“格式化分区”页面,如图8所示。 图8 格式化分区(Windows 2008) 格式化分区,系统默认的文件系统为NTFS,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其他参数,此处以保持系统默认设置为例,单击“下一步”。 进入“完成新建卷”页面,如图9所示。 图9 完成新建卷 不同文件系统支持的分区大小不同,请根据您的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文件系统。
选择“专属分布式存储 > 存储池”。在存储池列表选择需要进行扩容的存储池,在“操作”栏下单击“扩容”,进入“扩容存储池”页面。 根据页面提示设置“新增容量(TB)”参数,设置完成后,单击“提交”。 在“订单详情”页面,您可以再次核对扩容信息。 确认无误后,单击“提交申请”创建订单,根据页面提示进行后续操作。
进入“格式化分区”页面,如图10所示。 图10 格式化分区(Windows 2012) 格式化分区,系统默认的文件系统为NTFS,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其他参数,此处以保持系统默认设置为例,单击“下一步”。 进入“完成新建卷”页面,如图11所示。 图11 完成新建卷(Windows 2012) 不同文件系
含虚拟机/裸机/容器等使用的卷的分配容量、专属弹性文件服务(SFS Turbo)/RDS等高阶服务占用的存储分配容量、备份创建的快照的分配容量。 已使用容量 存储池已使用的物理容量。 含虚拟机/裸机/容器等使用的卷的使用容量、专属弹性文件服务(SFS Turbo)/RDS等高阶服务占用的存储使用容量、备份创建的快照的使用容量。
您可以从地区和终端节点获取。 scope参数定义了Token的作用域,下面示例中获取的Token仅能访问project下的资源。您还可以设置Token的作用域为某个账号下所有资源或账号的某个project下的资源,详细定义请参见获取用户Token。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