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 插件版本为2.0.0及以上时,驱动安装路径更改,需执行以下命令: cd /usr/local/nvidia/bin && ./nvidia-smi 登录CCE控制台,单击集群名称进入集群,在左侧选择“配置中心”。 切换至“异构资源配置”页签,在“节点池自定义驱动”下方选择
操作系统重大漏洞修复:跟随集群补丁升级策略发布。 集群版本与操作系统对应关系 如下为当前已经发布的集群版本与操作系统版本的对应关系,请参考: 表1 弹性云服务器-虚拟机节点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 集群版本 CCE Standard集群 CCE Turbo集群 最新内核信息 VPC网络模型 容器隧道网络模型
容器网络 容器网络模型对比 云原生网络2.0模型 VPC网络模型 容器隧道网络模型 Pod网络配置 父主题: 网络
负载时必须指定CPU或内存请求值。 配置完成后,单击“确定”。 使用kubectl命令创建命名空间 使用kubectl连接集群,详情请参见通过kubectl连接集群。 您可以使用以下方式创建命名空间。 方式一:通过YAML文件定义命名空间配置,然后通过kubectl apply命令创建命名空间。
大值) 举例:当前容器子网为192.168.0.1/20,可用地址为4096个,单节点容器部署密度最大为35个,那么net.ipv4.neigh.default.gc_thresh3建议配置为4096*35=143360个。 VPC网络模式集群: net.ipv4.neigh.default
v1.29 v1.30 支持节点池粒度配置XGPU 支持GPU渲染场景 支持v1.30集群 2.6.4 v1.28 v1.29 更新GPU卡逻辑隔离逻辑 2.6.1 v1.28 v1.29 升级GPU插件基础镜像 2.5.6 v1.28 修复安装驱动的问题 2.5.4 v1.28 支持v1
31集群 1.10.1 1.30.6 v1.21 v1.23 v1.25 v1.27 v1.28 v1.29 v1.30 支持Corefile配置 适配CCE v1.30集群 1.10.1 1.29.5 v1.21 v1.23 v1.25 v1.27 v1.28 v1.29 修复部分问题
集群类型对比 集群类型对比 CCE支持多种类型的集群创建,以满足您各种业务需求,如下为集群类型之间的区别,可帮助您选择合适的集群: 维度 子维度 CCE Standard CCE Turbo CCE Autopilot 产品定位 - 标准版本集群,提供高可靠、安全的商业级容器集群服务。
自建IDC与CCE集群共享域名解析 自建IDC与CCE集群共享域名解析方案概述 通过DNS Endpoint做级联解析 修改CoreDNS配置直接解析 父主题: 网络
安全加固 集群节点如何不暴露到公网? 如何配置集群的访问策略 如何获取TLS密钥证书? 如何批量修改集群node节点安全组? 父主题: 网络管理
Server的认证授权 认证与ServiceAccount Kubernetes的用户分为服务账户(ServiceAccount)和普通账户两种类型。 服务账户与Namespace绑定,关联一套凭证,Pod创建时挂载Token,从而允许与API Server之间调用。 Kubernet
登录IAM控制台,在左侧导航栏中选择“权限管理>权限”,单击右上方的“创建自定义策略”。 配置自定义策略参数。详情请参见创建自定义策略。 策略名称:设置为CCE Subscribe Operator。 策略配置方式:选择“JSON视图”。 策略内容:设置策略内容如下。 { "Version":
运维层面 集群运维能力 集群安全组配置正确性 集群资源规划合理性 租户配额是否充足 资源与业务层面 存储插件(everest)健康程度 日志采集插件(log-agent)健康程度 域名解析插件(coredns)健康程度 业务节点负载情况 业务节点状态 Pod配置健康程度 Pod负载情况 Pod运行状态
网络 网络概述 容器网络 服务(Service) 路由(Ingress) DNS 集群网络配置 容器如何访问VPC内部网络 从容器访问公网 网络管理最佳实践
资源利用率优化调度 装箱调度(Binpack) 重调度(Descheduler) 节点池亲和性调度 负载感知调度 资源利用率优化调度配置案例 父主题: Volcano调度
插件版本 支持的集群版本 更新特性 1.2.0 v1.15 v1.17 v1.19 v1.21 支持EulerOS 2.0 (SP5,SP9) 配置安全加固 功能优化 父主题: 插件版本发布记录
attern 其中%h、%e、%p、%t均表示占位符,说明如下: %h:主机名(在 Pod 内即为 Pod 的名称),建议配置。 %e:程序文件名,建议配置。 %p:进程 ID,可选。 %t:coredump 的时间,可选。 即通过以上命令开启Core Dump后,生成的core文件的命名格式为“core
连接集群 通过kubectl连接集群 通过CloudShell连接集群 通过X509证书连接集群 通过自定义域名访问集群 配置集群API Server公网访问 吊销集群访问凭证 父主题: 集群
权限 CCE权限概述 集群权限(IAM授权) 命名空间权限(Kubernetes RBAC授权) 示例:某部门权限设计及配置 CCE控制台的权限依赖 ServiceAccount Token安全性提升说明 系统委托说明
DNS DNS概述 工作负载DNS配置说明 使用CoreDNS实现自定义域名解析 使用节点本地域名解析加速(NodeLocal DNSCache)提升DNS性能 父主题: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