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0/25,则可支持122个节点。若创建200个节点集群,则实际只能添加122个节点(包括控制节点)。 图1 查看“可用IP数” 相关文档 集群网络地址段规划实践 父主题: 网络规划
CCE容器网络扩展指标 插件简介 CCE容器网络扩展指标插件是一款CCE Turbo集群容器网络可观测性增强插件,能提供CCE Turbo集群容器网络相关的各项监控数据,帮助您观测各种容器网络流量以及快速发现和定位容器网络问题。插件实例仅支持部署在X86/ARM架构的HCE 2.
为Pod配置EIP 使用场景 云原生网络2.0网络模式下,Pod使用的是VPC的弹性网卡/辅助弹性网卡,可直接绑定弹性公网IP。 为方便用户在CCE内直接为Pod关联弹性公网IP,用户只需在创建Pod时,配置annotation(yangtse.io/pod-with-eip:
如何解决VPC网段与容器网络冲突的问题? 在集群创建页面,若“容器网段”配置与“VPC网段”冲突,界面会提示“该网段与VPC网段有冲突,请重新选择”,重新调整“容器网段”即可。 图1 网段冲突提示 父主题: 网络异常问题排查
CCE集群实现访问跨VPC网络通信 使用场景 由于不同VPC之间网络不通,CCE集群无法跨VPC进行网络通信,您可以通过对等连接连通两个不同网段的VPC,实现本VPC下的集群访问另一个VPC下的集群或其他服务。 图1 网络示意 为实现跨VPC访问,不同网络模型的集群需要打通的网段不同。假设集群本端VPC网段为172
CCE容器网络扩展指标 插件介绍 CCE容器网络扩展指标插件(dolphin)是一款容器网络流量监控管理插件,支持CCE Turbo集群非主机网络容器的流量统计,以及节点内容器联通性健康检查。 字段说明 表1 参数描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basic 否 object
问题场景 集群版本:v1.15.6-r1版本 集群类型:CCE集群 网络模式:容器隧道网络模式 节点操作系统:CentOS 7.6 上述集群的用户配置使用networkpolicy后,由于节点上canal-agent网络组件与CentOS 7.6内核存在不兼容,概率性导致CentOS
节点关键命令检查异常处理 检查项内容 检查节点升级依赖的一些关键命令是否能正常执行。 解决方案 问题场景一:包管理器命令执行失败 检查到包管理器命令rpm或dpkg命令执行失败,请登录节点排查下列命令的可用性。 rpm -qa 如果上述命令不可用,可通过以下命令恢复: rpm --rebuilddb
节点Python命令检查异常处理 检查项内容 检查Node节点中Python命令是否可用。 检查方式 /usr/bin/python --version echo $? 如果回显值不为0证明检查失败。 解决方案 可优先重置节点或手动安装Python之后再进行升级。 父主题: 升级前检查异常问题排查
解决方案 执行以下命令,先解除保护机制,再删除PV或PVC。 如果已经使用kubectl delete命令删除PV或PVC,会一直处在Terminating状态,在执行下面patch命令后会直接删除,无需重复执行kubectl delete命令。 PV kubectl patch
接移除或调用VPC的API移除,以免影响您的业务。 通过控制台设置 您可以在创建工作负载时,选择“高级配置 > 网络配置”设置IPv6共享带宽。 通过kubectl命令行设置 您可以通过对Deployment添加annotations指定Pod的IPv6双栈网卡将要加入的共享带宽,如下所示。
从Pod访问公网 从Pod访问公网的实现方式 从Pod中访问公网地址的实现方式会因集群网络模式的不同而不同,具体请参见表1。 表1 从Pod访问公网的实现方式 实现方式 容器隧道网络 VPC网络 云原生2.0网络 给容器所在节点绑定公网IP 支持 支持 不支持 给Pod绑定弹性公网IP 不支持
为Pod配置固定EIP 使用场景 在云原生网络2.0下,支持为StatefulSet工作负载或直接创建的Pod分配固定的公网IP(EIP)。 约束限制 仅以下指定版本的CCE Turbo集群支持用户配置Pod固定EIP: v1.19集群:v1.19.16-r20及以上版本 v1.21集群:v1
ip_type日志问题 问题场景 集群版本:v1.15.6-r1版本 集群类型:CCE集群 网络模式:VPC网络 节点操作系统:CentOS 7.6 上述节点的容器进行容器间通信时,由于容器网络组件在VNC界面打印较多source ip_type或者not ipvlan but in
会引起Ingress访问不通。 以下排查顺序遵从由外到内的规则: 检查域名解析或安全组规则是否正常,排除集群外部可能存在的问题。 执行以下命令检查域名在权威DNS的解析是否生效。 nslookup -qt=类型 域名 权威DNS地址 检查集群节点安全组规则,确认30000-327
6-r0、v1.28.4-r0、v1.29.1-r0以下的老版本集群需通过kubectl命令,获取关联同一ELB监听器下的ingress,并按时间顺序进行升序排列,第一条即为首路由。 快速查询命令如下,请替换想要查询的ELB ID和端口。 elb_id=${1} elb_port=${2}
使用VPC和云专线实现容器与IDC之间的网络通信 使用场景 借助VPC和云专线,在VPC网络模型的集群中实现集群容器网段(172.56.0.0/16)与IDC网段(10.1.123.0/24)的相互通信。 图1 网络示意 表1 地址信息 网络 网段 用户侧IDC网络 10.1.123.0/24
负载均衡(LoadBalancer) 创建负载均衡类型的服务 使用Annotation配置负载均衡类型的服务 为负载均衡类型的Service配置HTTP/HTTPS协议 为负载均衡类型的Service配置服务器名称指示(SNI) 为负载均衡类型的Service配置跨集群的后端 为
在左侧导航栏中选择“配置中心”,切换至“网络配置”页签。 查看“容器网络配置”,以default-network(默认容器子网)为例,复制容器子网的“网络ID”。 登录VPC控制台,在左侧导航栏中选择“子网”,并根据容器子网的“网络ID”进行过滤,找到对应的子网。 单击进入子
用户可根据安全需求,登录CCE控制台,单击服务列表中的“网络 > 虚拟私有云 VPC”,在网络控制台单击“访问控制 > 安全组”,找到集群对应的安全组规则进行修改和加固。 如集群在创建时需要指定节点安全组,请参考集群自动创建的默认安全组规则放通指定端口,以保证集群中的正常网络通信。 不同网络模型的默认安全组规则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