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由于剪枝操作会涉及多次扫描HDFS分区目录内容,不建议使用重复度非常小的列作为分区列,因为这可能导致分区目录非常的多,增加对HDFS的查询压力。 OBS只读外表不支持。 delimiter 指定数据文件行数据的字段分隔符,不指定则使用默认分隔符,TEXT格式的默认分隔符是水平制表符(tab)。
控视图时,默认会显示所有正在执行的语句。但是对于存储过程和游标场景,暂时不支持显示算子级实时监控信息。另由于查询所有语句的信息对于CN内存压力较大,为了不影响作业性能,为用户提供查询单个语句的函数pg_stat_get_wlm_realtime_operator_info(que
oad参数会动态分配内存。 bulk_write_ring_size 数据并行导入使用的环形缓冲区大小。 该参数主要影响入库性能,建议导入压力大的场景增加DN上的该参数配置。 默认值为2GB。 data_replicate_buffer_size 发送端与接收端传递数据页时,队列占用内存的大小。
light_colupdate控制是否开启。 列存轻量化UPDATE在以下场景不能使用:更新索引列,更新主键列,更新分区列,更新PCK列和在线扩容,会自动转化为普通UPDATE方式。 避免使用UPDATE/DELETE大批量刷新和删除数据,考虑使用TRUNCATE PARTITION/DROP
VERSION(),将获取到的版本号更新ini文件中的OLTPVersionNewST参数值。 - - -testability 开启可测试性需求特性。在该版本中,该功能启用后: 用户可使用“Ctrl+空格”快捷键复制最近触发的自动建议操作。 在选择了“包含ANALYZE结果”
oad参数会动态分配内存。 bulk_write_ring_size 数据并行导入使用的环形缓冲区大小。 该参数主要影响入库性能,建议导入压力大的场景增加DN上的该参数配置。 默认值为2GB。 data_replicate_buffer_size 发送端与接收端传递数据页时,队列占用内存的大小。
230 表1 8.2.1.230新增功能/解决问题列表 类别 功能或问题描述 问题原因 问题出现版本 修复建议 新增功能 细粒度备份恢复支持在线DDL:支持在细粒度备份过程期间对表进行DDL操作。 - - - 细粒度表级恢复支持恢复至异构集群:细粒度表级恢复不再受目标集群必须与恢复集群的拓扑结构一致的约束。
loops int) 描述:测试当前节点通过TSC(TimeStamp-Counter)换算时间的准确性。该函数仅8.2.1及以上集群版本支持。 输入参数含义如下: time:测试的时间差(单位s),测试时长需要小于或者等于60s loops:测试次数,范围值[1,10] 返回值类型:record
ve_zero参数控制float类型特性值时是否返回-0。 8.1.3.333以前版本 subplan基础查询使用sqlbuil的fuzz测试,复杂查询出现core:(ctePlan != __null && ctePlan->isCtePlan&&InitStreamFlow。
Group上。 random_node_group,表示默认建表在随机选择的NodeGroup上,该配置8.1.2及以上版本支持,仅用于测试环境。 roach_group,表示默认建表在所有节点上,该值为roach工具预留,不能用于其他场景。 取值为其他字符串,表示默认建表在设置的Node
如果用名字声明,则在必要时可以用模式进行修饰。如果使用文本字符串来声明权限类型,可以给权限类型添加WITH GRANT OPTION,用来测试权限是否拥有授权选项。当有多个权限类型时,拥有任何所列出的权限之一,则结果便为true。 示例: 1 2 3 4 5 6 7
_colupdate控制是否开启,默认关闭。 列存轻量化UPDATE在以下场景不能使用:更新索引列,更新主键列,更新分区列,更新PCK列和在线扩容,会自动转化为普通UPDATE方式。 列存轻量化UPDATE与后台列存AUTOVACUUM并发会小概率报错,可以通过ALTER TAB
时间范围过滤的列,指定为分区列; 点查返回数据量超过10W/dn的场景,索引扫描很可能不如非索引扫描,建议使用guc参数enable_seqscan对比测试下性能,灵活选择。 索引相关 索引会占用额外的空间,同时带来的点查性能提升有限,所以HStore表只建议在需要做Upsert或者有点查(这里指唯一性与接近唯一的点查)
2及以前版本不支持此登录方式,可以使用Data Studio连接集群。 登录成功后,进入SQL编辑器。 复制如下SQL语句到SQL窗口中,单击“执行SQL”,创建测试TPC-H表ORDER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30000' ); insert into dwsSink select * from kafkaSource; 给Kafka写入测试数据: 1 {"order_id":"202103241000000001", "order_channel":"webShop", "o
Group上。 random_node_group,表示默认建表在随机选择的NodeGroup上,该配置8.1.2及以上版本支持,仅用于测试环境。 roach_group,表示默认建表在所有节点上,该值为roach工具预留,不能用于其他场景。 取值为其他字符串,表示默认建表在设置的Node
缩容数应按扩容顺序逆向选择,如:先扩容3个节点,再扩容4个节点,本次缩容可选择缩容4个节点,或缩容7个节点。 online 是 Boolean 在线缩容。 type 是 String 数据库类型。 dws:标准数仓 hybrid:实时数仓 retry 否 Boolean 重试。 force_backup
参数说明:数据并行导入使用的环形缓冲区大小。 参数类型:USERSET 取值范围:整型,16384~INT_MAX,单位为KB。 默认值:2GB 设置建议:建议导入压力大的场景中增加DN中此参数配置。 buffer_ring_ratio 参数说明:设置并行导出时使用环形缓冲区的阈值大小。 参数类型:USERSET
export ODBCINI=/usr/local/etc/odbc.ini 执行如下命令使设置生效。 source ~/.bashrc 测试数据源配置 执行isql -v GaussODBC(数据源名称)命令。 如果显示如下信息,表明配置正确,连接成功。 +----------
String 实例名称 host_name String 主机名称 host_stat String 主机状态,其中包括: ONLINE:在线 OFFLINE:离线 work_ip String IP地址。 mem_free double 系统中未使用的内存(GB)。 mem_to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