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cceed状态的Pod变为Failed的问题。 修复部分安全问题。 v1.25.5-r20 v1.25.5 - 优化接口调用逻辑,避免业务大规模调用场景下出现接口流控。 启用chrony配置清理修正,避免数据堆积。 修复部分安全问题。 v1.25.5-r10 v1.25.5 - 优化节点删除时的事件信息。
优势 高效流程管理 更优的流程交互设计,脚本编写量较传统CI/CD流水线减少80%以上,让CI/CD管理更高效。 灵活的集成方式 提供丰富的接口便于与企业已有CI/CD系统进行集成,灵活适配企业的个性化诉求。 高性能 全容器化架构设计,任务调度更灵活,执行效率更高。 建议搭配使用 容器镜像服务SWR
负载均衡器,在应答中随机分配A、AAAA和MX记录的顺序。详情请参见loadbalance。 prometheus 默认配置 CoreDNS自身metrics数据接口,默认侦听{$POD_IP}:9153,请保持此默认值,否则普罗无法采集coredns metrics数据。详情请参见prometheus。
若您使用企业项目设置子用户权限,会有如下功能限制: 在CCE控制台,集群监控获取AOM监控的接口暂不支持企业项目,因此企业项目子用户将无法查看监控相关数据。 在CCE控制台,由于创建节点时的密钥对查询接口不支持企业项目,因此企业项目子用户将无法使用“密钥对”登录方式,您可以选择使用“密码”登录方式。
yaml”的YAML文件,此处文件名可自定义。 vi ingress-test.yaml 以使用已有ELB创建Ingress的场景为例,YAML配置如下: apiVersion: networking.k8s.io/v1 kind: Ingress metadata: annotations:
Standard集群:169.254.20.10 CCE Turbo集群:169.254.1.1 创建nginx.yaml文件,示例如下: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nginx spec: containers: -
Link)。 OBS限制单用户创建100个桶,当动态创建的PVC数量较多时,容易导致桶数量超过限制,OBS桶无法创建。此种场景下建议直接调用OBS的API或SDK使用OBS,不在工作负载中挂载OBS桶。 通过控制台自动创建对象存储 登录CCE控制台,单击集群名称进入集群。 动态创建存储卷声明和存储卷。
使用kubectl自动创建专属存储 使用kubectl连接集群。 使用StorageClass动态创建PVC及PV。 创建pvc-dss-auto.yaml文件。 apiVersion: v1 kind: PersistentVolumeClaim metadata: name: pvc-dss-auto
求较高,如广告业务、电商业务等。 离线作业:往往运行时间短,计算需求大,可容忍较高的时延,如AI/大数据业务。 功能介绍 功能 描述 参考文档 动态资源超卖 根据在线作业和离线作业类型,通过Volcano调度将集群中申请而未使用的资源(即申请量与使用量的差值)利用起来,实现资源超卖和混合部署,提升集群资源利用率。
in组成。action定义了调度各环节中需要执行的动作;plugin根据不同场景提供了action 中算法的具体实现细节。 您可以根据官方文档中对每个action和plugin的说明,定义专属于您的调度策略。 详情可参见:https://support.huaweicloud.c
创建名为“ingress-test.yaml”的YAML文件,此处文件名可自定义。 vi ingress-test.yaml 以使用已有ELB为例,配置示例如下: apiVersion: networking.k8s.io/v1 kind: Ingress metadata: name: test namespace:
tic)CPU管理策略的节点上,这样就能够达到独占CPU的效果。 设置独占CPU的YAML示例如下: kind: Deployment apiVersion: apps/v1 metadata: name: test spec: replicas: 1 selector:
会采集容器“/var/log/nginx”路径下的日志。其中policy字段是CCE自定义的字段,能够让ICAgent识别并采集日志。 apiVersion: apps/v1 kind: Deployment metadata: name: testlog namespace:
apiVersion: v1 fieldPath: status.podIP - name: HOST_IP valueFrom: fieldRef: apiVersion:
通过kubectl命令行使用已有云硬盘 使用kubectl连接集群。 创建PV。当您的集群中已存在创建完成的PV时,可跳过本步骤。 创建pv-evs.yaml文件。 apiVersion: v1 kind: PersistentVolume metadata: annotations: pv.kubernetes
yaml”的YAML文件,此处文件名可自定义。 vi log-config.yaml YAML配置示例如下,详细字段说明请参见表2: 场景一:采集指定所有工作负载的标准输出 apiVersion: logging.openvessel.io/v1 kind: LogConfig metadata: name: test-log-01
7-r0及以下版本的集群自动创建时为必填参数。 Kubernetes v1.11.7-r0以上版本的集群:可不填。 获取方法请参见:VPC子网接口与OpenStack Neutron子网接口的区别是什么? kubernetes.io/elb.enterpriseID 否 String v1.15及以上版本的集群支持此字段,v1
3实例(高可用) 选择集群控制平面的节点(master实例)数量。控制平面节点由系统自动托管,会部署Kubernetes集群的管控面组件,如 kube-apiserver,kube-controller-manager,kube-scheduler 等组件。 3实例(高可用):创建3个控制平面节点,确保集群高可用。
直接访问容器实例等特殊场景。 图1 VPC网络 在VPC网络模型的集群中,不同形式的网络通信路径不同: 节点内Pod间通信:IPVlan子接口分配给节点上的Pod,因此同节点的Pod间通信可以直接通过IPVlan进行转发。 跨节点Pod间通信:所有跨节点Pod间的通信均根据VPC
进行网络通信: 裸金属节点上运行的Pod使用ENI网卡。 ECS节点上运行的Pod使用Sub-ENI网卡,Sub-ENI网卡通过VLAN子接口挂载在ECS的ENI网卡上。 由于需要为每个Pod绑定网卡,因此节点上可运行的Pod数量上限由该节点的能绑定的网卡个数和网卡端口数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