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连接数据库。 为避免恶意人员轻易破解您的数据库密码,请按照云数据库GaussDB实例的密码策略设置足够复杂度密码,并定期修改。 父主题: 网络安全
单击“确定”,完成根证书导入。 导入Linux操作系统 您可以使用任何终端连接工具(如WinSCP、PuTTY等工具)将证书上传至Linux系统任一目录下。 父主题: 网络安全
未开通公网访问的实例 在虚拟私有云中开通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简称VPN),通过虚拟专用网络连接云数据库GaussDB。 将云数据库GaussDB与弹性云服务器创建在同一个虚拟专用网络下,通过弹性云服务器来访问云数据库GaussDB。 具体请参见通过gsql连接实例。
为什么GaussDB自动备份会失败 出现自动备份失败的原因及解决方案如下: 网络环境稳定性不足。 如网络延时、中断,系统会识别并延时半小时再次执行备份,您也可以及时进行一次手动备份。 系统多任务执行。 如任务等待、中止,系统会识别并延时半小时再次执行备份,您也可以及时进行一次手动备份。
主实例日志保持 操作场景 如果预期内主备Region因网络问题有长时间断连,可在提前在主实例下发日志保持,暂存增量数据,当网络恢复时避免全量日志同步。 注意事项 仅支持流容灾,并且数据库引擎版本要求在V2.0-3.200及以上。 跨云容灾场景的日志保持期间,不允许直接解除容灾关系。
QL文件,判断数据是否需要,如果需要可通过执行SQL语句进行回放。 注意事项 实例CN与DN节点没有异常。 实例所有节点与OBS网络连接正常。 底层网络正常。 仅分布式版的业务高可用实例支持强切日志。 强切日志 登录管理控制台。 单击管理控制台左上角的,选择区域和项目。 在页面左上角单击,选择“数据库
PN打通网络实现内网访问。 弹性公网IP:不能通过内网IP地址访问GaussDB实例时,可以使用公网访问。具体请参见通过gsql连接实例。 云连接:对于不同区域的VPC,不区分是否同一账号,都可以互连,跨区域连接实现全球云上网络。具体请参见跨区域VPC互连。 虚拟专用网络VPN:
0/0:表示所有IP地址。 检查“ 网络ACL”规则。 排查“网络ACL”是否放通。查看“网络ACL”状态,查看当前是开启状态还是关闭状态。 检查“弹性公网IP”绑定的网卡是否在“网络ACL”关联的子网下。 若“网络ACL”为“开启”状态,需要添加ICMP放通规则进行流量放通。 需要注意“网络ACL”的默
以帮助您定位SQL语句执行慢的问题,错误日志可查看集群的日志信息。 注意事项 实例CN与DN节点没有异常。 实例所有节点与OBS网络连接正常。 底层网络正常。 慢日志 登录管理控制台。 单击管理控制台左上角的,选择区域和项目。 在页面左上角单击,选择“数据库 > 云数据库 GaussDB”,进入云数据库
灾配置。用户需自行将容灾操作权限委托给系统用户,并做好两个实例间的网络连接。 同VPC下无需处理。 不同VPC下需要访问“VPC终端节点>虚拟私有云>对等连接”,并配置好子网间的路由规则。 跨云场景下,请联系网络管理员搭建好云专线。 需要放通12016端口IPv4入方向安全组。
示R、83表示S)。 cpu_usage:CPU使用率,上限100。 disk_io:两个采集间隔内的磁盘IO延迟。 network_io:两个采集间隔内的网络IO延迟。 threadpool_usage:线程池使用率。 threadpool_hang_rate:线程池group处于hang状态的比例。
R、83表示S)。 cpu_usage:CPU使用率,上限100。 disk_io:两个采集间隔内的磁盘I/O延迟。 network_io:两个采集间隔内的网络I/O延迟。 threadpool_usage:线程池使用率。 threadpool_hang_rate:线程池group处于hang状态的比例。
R、83表示S)。 cpu_usage:CPU使用率,上限100。 disk_io:两个采集间隔内的磁盘I/O延迟。 network_io:两个采集间隔内的网络I/O延迟。 threadpool_usage:线程池使用率。 threadpool_hang_rate:线程池group处于hang状态的比例。
示R、83表示S)。 cpu_usage:CPU使用率,上限100。 disk_io:两个采集间隔内的磁盘IO延迟。 network_io:两个采集间隔内的网络IO延迟。 threadpool_usage:线程池使用率。 threadpool_hang_rate:线程池group处于hang状态的比例。
参数说明:cm_server仲裁延迟基础时长。cm_server主断连后,仲裁启动计时开始,经过仲裁延迟时长后,将选出新的cm_server主。其中仲裁延迟时长由仲裁延迟基础时长、节点index(server ID序号)和增量时长共同决定。公式为:仲裁延迟时长=仲裁延迟基础时长+节点index*仲裁延迟增量时长参数
ProxyThreadId bigint 当前网络代理线程comm_proxy的线程id。 ProxyCpuAffinity text 当前网络代理线程comm_proxy的NUMA-CPU亲和性,表示所在NUMA和CPU ID。 ThreadStartTime text 当前网络代理线程comm_proxy的启动时间。
RxPckNums bigint 当前网络代理线程comm_proxy收包数量。 TxPckNums bigint 当前网络代理线程comm_proxy发包数量。 RxPcks float 当前网络代理线程comm_proxy每秒收包数量。 TxPcks float 当前网络代理线程comm_proxy每秒发包数量。
RxPckNums bigint 当前网络代理线程comm_proxy收包数量。 TxPckNums bigint 当前网络代理线程comm_proxy发包数量。 RxPcks float 当前网络代理线程comm_proxy每秒收包数量。 TxPcks float 当前网络代理线程comm_proxy每秒发包数量。
参数说明:cm_server仲裁延迟基础时长。cm_server主断连后,仲裁启动计时开始,经过仲裁延迟时长后,将选出新的cm_server主。其中仲裁延迟时长由仲裁延迟基础时长、节点index(server ID序号)和增量时长共同决定。公式为:仲裁延迟时长=仲裁延迟基础时长+节点index*仲裁延迟增量时长参数
批量查询 此示例主要使用setFetchSize调整客户端内存使用,原理是通过数据库游标来分批获取服务端数据,但会加大网络交互,可能会损失部分性能。由于游标事务内有效,故需要先关闭自动提交事务,最后执行手动提交事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