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命名空间。 表2 Query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storageType No String Type of storage,目前支持: bs: 云硬盘存储 nfs: 文件存储 efs: 极速文件存储 如果本参数未指定,将默认返回当前命名空间下bs(云硬盘存储)类型的PVC信息。
创建Network,并等待其状态变更为Active // 参考《Namespace和Network》 https://support.huaweicloud.com/devg-cci/cci_05_0023.html // API参考:https://support.huaweicloud.com/api-cci
查机制。 毫无疑问,每个pod最好都定义liveness probe,否则Kubernetes无法感知Pod是否正常运行。 当前云容器实例支持如下两种探测机制。 HTTP GET:向容器发送HTTP GET请求,如果probe收到2xx或3xx,说明容器是健康的。 需要为pod配
30 * 1 * * " 如果你想每个星期天的3am执行一次任务,那就可以设置为 "0 3 * * 0"。 更详细的cron格式说明请参见https://zh.wikipedia.org/wiki/Cron。
Readiness Probe同样是周期性的检测Pod,然后根据响应来判断Pod是否就绪,与存活探针(liveness probe)相同,云容器实例中也支持两种类型的Readiness Probe。 HTTP GET:往容器的IP:Port发送HTTP GET请求,如果probe收到2xx或3xx,说明已经就绪。
建负载均衡,可以单击“创建共享型ELB实例”创建一个。 配置Ingress名称为“ingress-2048”,ELB协议为“HTTP/HTTPS”、端口为“HTTP 8080”。 设置负载访问端口为“80”(也可以选择其他端口),容器端口为“80”(容器端口必须为80,因为镜像2048镜像配置的端口为80)。
负载均衡:选择公网ELB实例,如没有ELB实例可以单击“创建ELB实例”去创建。 此处创建的ELB需要与负载所在命名空间在同一个VPC内。 CCI暂时不支持独享型负载均衡,建议您创建共享型ELB实例。 负载端口配置 协议:访问负载的通信协议,可选择TCP或UDP。 访问端口:负载提供的访问端口,即为服务端口,可自定义。
if (server.contains(":443")) { server = "https://" + server; } else { server =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