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节点挂载检查异常处理 检查项内容 检查节点上默认挂载目录及软链接是否被手动挂载或修改。 v1.23.16-r0、v1.25.11-r0、v1.27.8-r0、1.28.6-r0、v1.29.2-r0及以上版本的集群将软链修改为挂载绑定。 节点为非共享磁盘场景 CCE默认挂载/var/lib/doc
操作符 tolerationSeconds 否 Int 容忍时间窗 表6 server配置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port 否 Int 域端口配置,默认5353。 zones 否 Array of 表8 域配置。 plugins 否 Array of 表7 plugin插件配置。
准cri接口。 Beta APIs默认关闭 在社区移除一些长期Beta API的过程中发现,90%的集群管理员并没有关心Beta API默认开始,其实Beta特性是不推荐在生产环境中使用,但是因为默认的打开策略,导致这些API在生产环境中都被默认开启,这样会因为Beta特性的bu
认证 证书认证 参数名 取值范围 默认值 是否允许修改 作用范围 Authentication.mode 无 无 允许 CCE Standard/CCE Turbo 集群认证模式。 kubernetes 1.11及之前版本的集群支持“x509”、“rbac”和“authentic
DP targetPort: 80 # Service访问目标容器的端口,本例中nginx镜像默认使用80端口 selector: # 标签选择器,Service通过标签选择Pod,将访问Service的流量转发给Pod
cce-service-0 protocol: TCP port: 88 #服务端口号,可自定义 targetPort: 9090 #Prometheus的默认端口号,无需更改 selector: #标签选择器可根据Prometheus
服务端请求处理配置参数说明 名称 参数 说明 取值 修改类API请求最大并发数 max-mutating-requests-inflight 修改类请求的最大并发数。 当服务器收到的请求数超过此值时,它会拒绝请求。 0表示无限制。该参数与集群规模相关,不建议修改。 从v1.21版本开始不再支持手动配置,根据集群规格自动配置如下:
准cri接口。 Beta APIs默认关闭 在社区移除一些长期Beta API的过程中发现,90%的集群管理员并没有关心Beta API默认开始,其实Beta特性是不推荐在生产环境中使用,但是因为默认的打开策略,导致这些API在生产环境中都被默认开启,这样会因为Beta特性的bu
Pod直接使用主机的网络会占用宿主机的端口,Pod的IP就是宿主机的IP,使用时需要考虑是否与主机上的端口冲突,因此一般情况下除非某个特定应用必须占用宿主机上的特定端口,否则不建议使用主机网络。 由于Pod使用主机网络,访问Pod需要直接通过节点端口,因此要注意放通节点安全组端口,否则会出现访问不通的情况。
拟私有云”创建。创建后不可修改。 节点子网 选择节点所在子网,如没有可选项可以单击右侧“新建子网”创建。创建后子网不可修改。 节点默认安全组 您可选择使用CCE自动生成的安全组,或选择已有安全组作为节点默认安全组。 须知: 节点默认安全组必须放通指定端口来保证集群内部正常通信,否
操作步骤 原节点池 待迁移的目标节点池 自定义节点池 默认节点池(DefaultPool) 支持迁移 将自定义节点池中的节点迁移到默认节点池 默认节点池(DefaultPool) 自定义节点池 v1.23及以上版本的集群支持 将默认节点池中的节点迁移到自定义节点池 自定义节点池 自定义节点池
下面示例创建一个名为“nginx”的Service,通过selector选择到标签“app:nginx”的Pod,目标Pod的端口为80,Service对外暴露的端口为8080。 访问服务只需要通过“服务名称:对外暴露的端口”接口,对应本例即“nginx:8080”。这样,在其他Pod中,只需要通过“nginx:8
ginx参数调优: 系统参数调优:华为云上的操作系统已经默认优化了一些常见参数,其他还需要调优的系统参数主要包括连接队列的大小、源端口的范围。系统参数调优后可以保证Nginx处理高并发请求的能力,以及在连接后端时不会因为端口耗尽而失败。 Nginx参数调优: 调高 keepalive
证书也在CCE的管理平台上,不对用户开放,这个证书在平台上会定期维护,不会出现过期的情况。 X509证书在Kubernetes集群上也是默认开启的,更新平台自动会维护更新。 获取集群证书 通过CCE控制台获取集群证书,使用该证书可以访问Kubernetes,详情请参见获取集群证书。
新增进程D状态检查项ProcessD 新增挂载点健康检查MountPointProblem 避免与Service端口范围冲突,默认健康检查监听端口修改为19900,默认Prometheus指标暴露端口修改为19901。 新增支持1.25集群版本 0.8.10 1.16.4 v1.17 v1.19 v1
器端口号。(设置有多监听器端口号时,替代监听器端口号生效) Name Namespace elbID elbPort elbPorts ingress-first default
cloudflare.docker.com,端口为https默认端口443。 在需要下载第三方镜像的节点上加载第三方镜像服务器的根证书。 EulerOS, CentOS节点执行如下命令,{server_url}:{server_port}需替换成步骤1中地址和端口,如 production.cloudflare
入白名单的调用通过。容器运行时如Docker和containerd都提供了默认的Seccomp配置,这些配置适用于大多数通用工作负载。 在Kubernetes中,您可以为容器配置Seccomp策略以使用默认的安全配置。以下是如何在不同版本的Kubernetes中设置Seccomp的示例:
与kube-apiserver通信的qps 参数名 取值范围 默认值 是否允许修改 作用范围 kube-api-qps 大于等于0 100 允许 CCE Standard/CCE Turbo 与kube-apiserver通信的qps 默认值100;1000节点以上规格值为200 请求至ku
与kube-apiserver通信的qps 参数名 取值范围 默认值 是否允许修改 作用范围 kube-api-qps 大于等于0 100 允许 CCE Standard/CCE Turbo 与kube-apiserver通信的qps 默认值100;1000节点以上规格值为200 请求至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