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使用限制 单账号跟踪的事件可以通过云审计控制台查询。多账号的事件只能在账号自己的事件列表页面去查看,或者到组织追踪器配置的OBS桶中查看,也可以到组织追踪器配置的CTS/system日志流下面去查看。 用户通过云审计控制台只能查询最近7天的操作记录。如果需要查询超过7天的操作记录,您必
输入请求数和时间设置总体限流阈值,表示单位时间内只允许指定数量的请求访问。目的是当路由的QPS指标达到设定的阈值时,应用网关会立即拦截流量,防止瞬时的流量高峰将后端服务破坏,确保服务高可用性。单位可为秒、分钟和小时。 说明: 总体限流阈值表示所有节点限流值的总和。实际单节点的限流值=总体限流阈值/节点数,且值向上取整。
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作用在客户端,是高并发、高可用系统必不可少的关键组件,目标是尽力将网络流量平均分发到多个服务器上,以提高系统整体的响应速度和可用性。 Java Chassis的负载均衡作用于微服务消费者,需要微服务应用集成负载均衡模块,启用loadbalance处理链。 配置示例如下:
gWindowSize次的调用会被记录和统计。若滑动窗口为time,则最近slidingWindowSize秒中的调用会被记录和统计。slidingWindowSize指定窗口大小,根据滑动窗口类型,单位可能是请求数量或者秒。 Java Chassis的熔断作用于微服务消费者,需
无效头名称 问题描述 此问题与go-chassis无关。 解决方案 请仔细排查业务代码,尤其是定制的go chassis handler,是否有传入空header,或者不规范的header name。 父主题: ServiceComb引擎
说明: 微服务实例指一个微服务的最小运行和部署单元,通常对应CCE中的一个pod或者ECS环境中的进程数。 计费周期 按需计费注册配置中心是按秒计费,每一个小时整点结算一次费用(以GMT+8:00时间为准),结算完毕后进入新的计费周期。计费的起点以引擎创建开始的时间点为准,终点以引擎删除时间为准。
Injector的CCE集群中的节点。 把“Sermant-examples/registry-demo/dubbo-registry-demo”中的deployment文件夹上传至已登录的CCE集群中的节点上。 请参考使用容器引擎客户端上传镜像制作docker镜像,其中,使用到的Dock
登录已安装kubectl命令且已部署Sermant Injector的CCE集群中的节点。 把“Sermant-examples/registry-demo/spring-cloud-registry-demo”中的“deployment”文件夹上传至已登录的CCE集群中的节点上。 请参考使用容器引擎客户端上传
升级应用网关 创建应用网关时,使用的是当前最新的版本。当后续再发布新版本的网关时,用户可以升级到网关最新版本。 应用网关版本升级后不支持回退。 升级应用网关 登录微服务引擎控制台。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应用网关”。 单击可升级的应用网关“版本”列的。 当网关已为最新版本,则在该引擎“版本”列不存在。
动态配置常见问题 动态配置的类型选择 微服务引擎2.0的配置中心支持text、yaml等多种格式。 简单的key-value配置项 可以使用text类型,配置中心的key对应于代码中的key。 大量的配置 使用yaml格式,配置中心的key会被忽略,全量的key-value在yaml文件中定义。
需开启ELB的跨VPC后端。 当选择的ELB其端口未被占用时,单击“确定”,当应用网关运行状态由“配置中”变成“可用”时表示绑定成功。 当选择的ELB其端口被占用,且监听器协议为“TCP”时,表示存在部分网关端口在所选的负载均衡器上已存在监听器,继续绑定会修改对应的监听器,会将网
微服务实例数:实例是一个微服务的最小运行和部署单元,通常对应一个应用进程。同一个微服务通过部署在多个容器或虚机,可以实现多个实例同时运行。 配置条目数:微服务场景中的配置是指对程序代码中某些变量的取值控制。比如,动态配置就是通过在微服务运行过程中对某些变量的取值进行动态变更。
按需计费是一种先使用再付费的计费模式,适用于无需任何预付款或长期承诺的用户。本文将介绍按需计费ServiceComb引擎专享版的计费规则。 适用场景 按需计费适用于具有不能中断的短期、突增或不可预测的应用或服务,例如电商抢购、临时测试、科学计算等。 适用计费项 根据需要托管的微服务
Engine,CSE),是用于微服务应用的云中间件,支持华为云贡献到Apache社区的注册配置中心Servicecomb引擎、开源增强的注册配置中心Nacos引擎和提供各类应用流量入口的应用网关。用户可结合其他云服务,快速构建云原生微服务体系,实现微服务应用的快速开发和高可用运维。
开发应用和使用ServiceComb引擎,需要经过如图1所示的几个阶段。 图1 开发流程 开发流程说明 开发微服务应用 如果您已经完成了微服务应用的开发,可以跳过本流程,进入准备环境。 进行微服务应用开发,首先需要进行技术选型。技术选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技术决策者需要考虑使用的技术是否容易被团队成员掌握,技术
命名空间可以实现不同环境的配置的区分隔离,例如开发测试环境和生产环境的资源(如配置、服务)隔离等。不同的命名空间下,可以存在相同的Group或Data ID的配置。 使用须知 接入Nacos的SDK中填写的是命名空间ID,命名空间的名称仅为控制台上查看时使用的标识。 当您的业务SDK使用了
参数类型 描述 project_id 是 String 请填固定值:default。 service_id 是 String 微服务唯一标识。字符长度为1~64,正则表达式为^.*$。获取方法请参考查询所有微服务信息。 instance_id 是 String 微服务实例唯一标识。字符长度不超过64位,
使用注册配置中心 命名空间管理 服务管理 配置管理 权限控制 查看Nacos引擎运行监控 父主题: 注册配置中心
应用网关规格支持在线扩容,只有低规格的实例支持扩容到高规格。 登录微服务引擎控制台。 左侧导航栏选择“应用网关 ”。 单击待操作的实例“操作”栏的“扩容”,也可在应用网关的“基础信息”页面,单击“基础信息”区域“容量规格”后的“扩容”。 在“应用网关规格变更”页面,选择待变更的规格。 单击“立即变
线程池是微服务的主要业务处理单元,合理的规划线程池不仅可以最大限度提升系统性能,还能防止异常情况导致系统无法给正常用户提供服务。线程池优化和业务自身的性能有很大关系,不同的场景参数设置不同,需要具体分析。下面分两种场景介绍。开始之前需要对业务的性能做一些基本的摸底,对常见的接口进行测试,查看时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