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企业版-VPN网关”。 单击“终端入云VPN网关”进入“终端入云VPN网关”页面,单击目标VPN网关操作列的“查看服务端”。 基本信息:可查看服务端ID、本端网段、客户端网段、隧道类型、状态。 认证信息:可查看服务端证书和客户端认证类型。 高级配置:可查看协议、端口、加密算法、认证算法、是否压缩和域名访问。
从而通过身份认证。 AK(Access Key ID):访问密钥ID。与私有访问密钥关联的唯一标识符;访问密钥ID和私有访问密钥一起使用,对请求进行加密签名。 SK(Secret Access Key):私有访问密钥。与访问密钥ID结合使用,对请求进行加密签名,可标识发送方,并防止请求被修改。
如何配置和修改云上VPN的感兴趣流? 感兴趣流由本端子网与远端子网full-mesh生成,例如本端子网有2个,分别为A与B,远端子网有3个,分别为C、D和E,生成感兴趣流时ACL的rule如下: rule 1 permit ip source A destination C rule
VPN能否共用EIP的带宽? 不可以。 目前VPN的公网地址与EIP是各自独立的,用户在创建VPN网关时会自动生成公网地址并设置带宽,无法与EIP共享带宽。 父主题: 带宽与网速
请参见如何调用API。 URI POST /v5/{project_id}/connection-monitors 表1 参数说明 名称 类型 是否必选 说明 project_id String 是 项目ID,可以通过获取项目ID获取项目ID。 请求消息 请求参数 表2 请求参数 名称 类型 是否必选
云下公网IP访问VPN网关IP时,没有发生源端口NAT转换,如果存在NAT穿越,端口号在nat穿越后不得发生改变。 两端的IKE协商参数配置一致。 NAT穿越场景中,云下ID标识类型选择IP,IP值为NAT转换后的公网IP。 父主题: VPN协商与对接
云下公网IP访问网关IP时,没有发生源端口NAT转换,如果存在nat穿越,端口号在nat穿越后不得发生改变。 两端的ike协商参数配置一致,nat穿越场景中云下ID标识类型选择IP,本地的标识选择NAT转换后的公网IP。 父主题: VPN协商与对接
# 查看CA证书及其私钥。 生成的CA证书默认存放在“D:\EasyRSA-3.1.7\pki”目录下。 本示例中生成的证书为“ca.crt”。 生成的CA私钥默认存放在“D:\EasyRSA-3.1.7\pki\private”目录下。 本示例中生成的私钥为“ca.key”。 执行
主EIP 支持“现在创建”和“使用已有”两种方式。 11.xx.xx.11 主EIP2 11.xx.xx.12 结果验证 在“VPN网关”页面生成新创建的VPN网关信息,初始状态为“创建中”;当VPN网关状态变为“正常”,表示VPN网关创建完成。 父主题: 通过站点入云VPN企业版实现数据中心和VPC互通
包含IKE策略和IPsec策略,用于指定VPN隧道加密算法。 VPN连接和对端网关配置的策略信息需要一致。 默认配置 结果验证 在“VPN连接”页面生成新创建的VPN连接信息,初始状态为“创建中”;由于此时对端网关尚未配置,无法建立有效的连接,所以大约2分钟后,VPN连接状态会变成“未连接”。
EasyRSA Shell # 查看服务端CA证书及其私钥。 生成的服务端CA证书默认存放在“D:\EasyRSA-3.1.7 - server\pki”目录下。 本示例中生成的服务端证书为“ca.crt”。 生成的服务端CA私钥默认存放在“D:\EasyRSA-3.1.7 -
tion_id}”,project_id为项目ID。 在Request Header中增加“X-Auth-Token”。 查看请求响应结果。 请求成功时,响应参数如下,id就是VPN连接的ID。 { "vpn_connection": { "id": "9
/{vgw_id}”,project_id为项目ID。 在Request Header中增加“X-Auth-Token”。 查看请求响应结果。 请求成功时,响应参数如下,id就是VPN网关的ID。 { "vpn_gateway": { "id": "620
ustomer_gateway_id}”,project_id为项目ID。 在Request Header中增加“X-Auth-Token”。 查看请求响应结果。 请求成功时,响应参数如下,id就是对端网关的I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https://{endpoint}/v5/{project_id}/p2c-vpn-gateways/vpn-servers/{vpn_server_id}/groups/{group_id}”,project_id为项目ID。{group_id}为已创建的用户组ID。 在Request Header中增加“X-Auth-Token”。
参见华为云配置信息说明,不启用压缩和生存大小。 配置VPN 对端列表: 基本配置:输入名称,选择公网接口ethnet0/1,选择协议标准(只支持V1版本)和认证模式,类型选择静态IP,对端IP地址键入华为云VPN网关IP地址11.11.11.11,本地ID选择IPv4 22.22
/{connection_monitor_id}”,project_id为项目ID。 在Request Header中增加“X-Auth-Token”。 查看请求响应结果。 请求成功时,响应参数如下,id就是VPN连接监控的ID。 { "connection_monitor":
ct_id}/p2c-vpn-gateways/vpn-servers/{vpn_server_id}/access-policies/{policy_id}”,project_id为项目ID。{vpn_server_id}为已创建的VPN服务端ID。{policy_id}为已创建的访问策略ID。
https://{endpoint}/v5/{project_id}/p2c-vpn-gateways/{p2c_vgw_id}/vpn-servers”,project_id为项目ID。{p2c_vgw_id}为已创建的终端入云VPN网关ID。 在Request Header中增加“X-Auth-Token”。
企业版-对端网关”。 在“对端网关”界面,查看对端网关列表信息。 单击对端网关名称,查看对端网关详情页面。 基础信息:可查看对端网关的名称、标识、ID、BGP ASN、VPN连接。 CA证书:可查看证书序列号、签名算法、到期时间、颁发者、使用者,可添加或更换CA证书(对端网关为国密型时,需要添加CA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