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远程登录协议,请将protocol配置为“vnc”。 响应消息 响应参数如表4所示。 表4 响应参数 参数 参数类型 描述 remote_console Object 弹性云服务器获取远程登录地址,参考表5。 表5 remote_console参数信息 参数 参数类型 描述 type
v2)"。 URI DELETE /v2.1/{project_id}/os-snapshots/{snapshot_id} 参数说明请参见表1。 表1 参数说明 参数 是否必选 描述 project_id 是 项目ID。 获取方法请参见获取项目ID。 snapshot_id 是 卷快照ID。
64位操作系统为例。 前提条件 部署GitLab的实例内存要求不小于4GB。 弹性云服务器所在安全组添加了如下表所示的安全组规则,具体步骤参见为安全组添加安全组规则。 表1 安全组规则 方向 优先级 策略 类型 协议端口 源地址 入方向 1 允许 IPv4 TCP: 80 0.0
空间满。 执行以下命令查看存放用户和密码的文件(/etc/passwd和/etc/shadow)属性。 lsattr /etc/passwd /etc/shadow 如上图所示,/etc/passwd和/etc/shadow文件中有i属性,"i"的文件属性表示该文件不能修改:它不
”。 确认变更后的配置无误后,阅读并勾选同意服务协议,单击“提交”。 查询规格是否变更成功。 申请变更规格后,可以通过“异常任务”栏查看规格是否变更成功。 查看控制台是否显示“异常任务”栏,查看操作请参见查看失败任务。 是,执行8.b。 否,变更规格成功。 打开“异常任务”,根据
nStack原生)"。 URI DELETE /v2.1/{project_id}/images/{image_id} 参数说明请参见表1。 表1 参数说明 参数 是否必选 描述 project_id 是 项目ID。 获取方法请参见获取项目ID。 image_id 是 镜像ID。
单击管理控制台左上角的,选择区域和项目。 单击“”,选择“计算 > 弹性云服务器”。 查看弹性云服务器列表,若云服务器CPU负载偏高,会出现如下提示。 图1 云服务器列表上方提示信息 图2 云服务器列表“监控”列提示信息 在云服务器列表上方提示信息中,单击“查看详情”,显示“调整配置建议”页面,包含所有CPU负载偏高,需要调整配置的云服务器。
bugcheck code以及可能的导致蓝屏的模块 可能原因 使用了来源不明的第三方软件。 CPU占用过高导致。 因为误操作或者病毒引起的系统文件、注册表损坏。 操作系统在蓝屏的情况下,会显示对应的bugcheck code以及可能的导致蓝屏的模块来大概说明问题发生的原因。 单击Bug Check
rver_id}/action 参数说明请参见表1。 表1 参数说明 参数 是否必选 描述 project_id 是 项目ID。 获取方法请参见获取项目ID。 server_id 是 云服务器ID。 请求消息 请求参数如表2所示。 表2 请求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reboot
方法1:执行nvidia-uninstall命令,卸载驱动。 如果提示命令不存在可以执行•查询云服务器安装的驱动版本:whereis n...卸载驱动。 方法2:查询云服务器安装的驱动版本:whereis nvidia 图4 查询安装的驱动版本 根据查询的驱动版本从NVIDIA官网下载驱动包(此处重新下载驱动包
以控制台的显示为准,查询方法如下图所示。 图1 查询支持IPv6的ECS规格 当ECS规格列表中包含“IPv6”参数,且取值为“是”时,表示该ECS规格支持IPv6。 规格是否支持IPv6由“可用区”和“规格”两个参数决定。 如果设置“可用区”后,规格列表中不显示“IPv6”参
并勾选相关协议或声明,单击“确定”。 提交切换操作系统的申请后,弹性云服务器的状态变为“切换中”,当该状态消失后,表示切换结束。 切换操作系统过程中,会创建一台临时弹性云服务器,切换操作系统结束后会自动删除。 后续处理 如果切换操作系统前后都是Linux系统,且数据盘设置了开机自
区域:终端节点所在区域,与终端节点服务所在区域保持一致。 服务类别:建议选择“按名称查找服务”。 服务名称:选择“按名称查找服务”之后,会出现该参数。请输入步骤5中创建的终端节点服务的“名称”,可从终端节点服务列表中获取。 虚拟私有云:请填写安装机所在的虚拟私有云。 终端节点购买完成后,会
开源电子商务系统 Magento”部署Magento电子商务系统。 前提条件 弹性云服务器所在安全组添加了如下表所示的安全组规则,具体步骤参见为安全组添加安全组规则。 表1 安全组规则 方向 优先级 策略 类型 协议端口 源地址 入方向 1 允许 IPv4 TCP: 80 0.0
EADME中的描述开启的您开发之旅。 如果需要获取FP1历史版本,请参见release_note.md,并下载对应的tag。 表1 FP1历史版本对照表 序号 tag 高性能架构Shell ID 通用型架构Shell ID 1 V1.0.0 01010023 01210002 2
在续费管理页面开通自动续费 登录管理控制台。 单击“控制台”页面上方“费用”,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续费管理”。 进入“续费管理”页面。 自定义查询条件。 可在“自动续费项”页签查询已经开通自动续费的资源。 可对“手动续费项”、“到期转按需项”、“到期不续费项”页签的资源开通自动续费。 图2 续费管理 为包年/包月资源开通自动续费。
方法1:执行nvidia-uninstall命令,卸载驱动。 如果提示命令不存在可以执行 查询云服务器安装的驱动版本:whereis n...卸载驱动。 方法2:查询云服务器安装的驱动版本:whereis nvidia 图1 查询安装的驱动版本 根据查询的驱动版本从NVIDIA官网下载驱动包(此处重新下载驱动包
执行以下命令,进入该网卡配置文件目录。 本例中查看云服务器内部包含11个网卡配置文件。 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执行以下命令备份网卡文件。 mkdir tmp cp ifcfg-* tmp/ ls tmp/ 图2 查看网卡配置文件 如果只使用一张网卡
云服务器tag列表。 tag个数不超过50,每个tag不超过80个字符。 响应消息 表3 响应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tags 是 Array of strings 云服务器tag列表。 表4 tag内容保留字 Tag名称 描述 __type_baremetal 表示该server是一个裸金属服务器。
当前API已废弃,请使用批量删除云服务器标签。 URI DELETE /v2.1/{project_id}/servers/{server_id}/tags 参数说明请参见表1。 表1 参数说明 参数 是否必选 描述 project_id 是 项目ID。 获取方法请参见获取项目ID。 server_id 是 云服务器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