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删除规则 功能介绍 删除一条规则 调试 您可以在API Explorer中调试该接口,支持自动认证鉴权。API Explorer可以自动生成SDK代码示例,并提供SDK代码示例调试功能。 URI DELETE /v2/{project_id}/routemgr/rules/{rule_id}
删除服务 功能介绍 删除一个服务 调试 您可以在API Explorer中调试该接口,支持自动认证鉴权。API Explorer可以自动生成SDK代码示例,并提供SDK代码示例调试功能。 URI DELETE /v2/{project_id}/edgemgr/services/{service_id}
停用规则 功能介绍 停用一条规则 调试 您可以在API Explorer中调试该接口,支持自动认证鉴权。API Explorer可以自动生成SDK代码示例,并提供SDK代码示例调试功能。 URI POST /v2/{project_id}/routemgr/rules/{rule_id}/stop
终端设备模板管理 创建终端设备模板 查询终端设备模板列表 更新终端设备模板 删除终端设备模板 查询终端设备模板 父主题: API
铂金版操作指南 节点管理 终端设备管理 容器应用管理 应用网格 边云消息 批量管理 审计 权限管理
硬件类商品上架说明 硬件上架要求 IEF对上架的硬件的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边缘节点要求 项目 规格 OS 操作系统语言必须切换至英文。 x86_64架构 Ubuntu LTS (Xenial Xerus)、Ubuntu LTS (Bionic Beaver) 、CentOS、
边云消息 云端下发消息到边缘节点 边缘节点上报消息到云端 系统订阅 父主题: 专业版操作指南
通过创建IAM角色,允许从边缘节点访问AOM、SWR、DIS等资源。 边缘节点安全 Edge Agent创建专属服务用户,能够访问的目录和拥有的权限都受限,向云端上传日志、监控信息由用户自行选择。 云边协同通讯安全 Edge Agent与IEF建立双向加密通道,Edge Agent自下向上发起,双向消息收发通过证书认证、加密。
创建密钥 功能介绍 创建密钥 调试 您可以在API Explorer中调试该接口,支持自动认证鉴权。API Explorer可以自动生成SDK代码示例,并提供SDK代码示例调试功能。 URI POST /v2/{project_id}/edgemgr/secrets 表1 路径参数
创建服务 功能介绍 创建一个服务 调试 您可以在API Explorer中调试该接口,支持自动认证鉴权。API Explorer可以自动生成SDK代码示例,并提供SDK代码示例调试功能。 URI POST /v2/{project_id}/edgemgr/services 表1 路径参数
终端设备管理 注册终端设备 查询终端设备列表 更新终端设备 查询终端设备详情 删除终端设备 更新终端设备的边缘节点 查询终端设备孪生 更新终端设备孪生 父主题: API
删除部署 功能介绍 删除应用部署 调试 您可以在API Explorer中调试该接口,支持自动认证鉴权。API Explorer可以自动生成SDK代码示例,并提供SDK代码示例调试功能。 URI DELETE /v3/{project_id}/edgemgr/deployments/{deployment_id}
专业版操作指南 节点管理 终端设备管理 容器应用管理 边云消息 批量管理 审计 权限管理
应用模板管理 创建应用模板 查询应用模板列表 更新应用模板 查询应用模板详情 删除应用模板 创建应用模板版本 查询应用模板版本列表 更新应用模板版本 查询应用模板版本详情 删除应用版本 父主题: API
构造请求 本节介绍REST API请求的组成,并以调用IAM服务的获取用户Token说明如何调用API,该API获取用户的Token,Token可以用于调用其他API时鉴权。 您还可以通过这个视频教程了解如何构造请求调用API:https://bbs.huaweicloud.com/videos/102987。
获取项目ID 操作场景 在调用接口的时候,部分URL中需要填入项目ID,所以需要获取到项目ID。有如下两种获取方式: 调用API获取项目ID 从控制台获取项目ID 调用API获取项目ID 项目ID可以通过调用查询指定条件下的项目列表API获取。 获取项目ID的接口为“GET ht
edgectl版本查询 IEF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单独项检查
ERROR1005 删除缓存文件夹 ERROR1006 输入异常 权限错误 ERROR2001 无权限 ERROR2002 无用户授权 操作系统错误 ERROR3001 获取硬件架构失败 ERROR3002 节点硬件架构不支持 ERROR3101 节点CPU信息获取失败 ERROR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