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功能描述 与数据库服务器建立一次非阻塞的连接。 原型 PGconn* PQconnectStart(const char* conninfo); 参数 表1 关键字 参数说明 conninfo 连接信息字符串。可以为空,这样将会使用默认参数。也可以包含由空格分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设置,还可以包含一个URL。
DDL-DDL并发 GaussDB Kernel不支持DDL操作自身的并发,后触发业务会被先触发业务阻塞。 父主题: 分区并发控制
参数说明:设置为on,数据库的客户端字符集编码为UTF-8时,出现的字符编码转换错误将打印在日志中,有转换错误的被转换字符会被忽略,以"?"代替。 该参数属于USERSET类型参数,请参考表2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取值范围:布尔型 on表示有转换错误的字符将被忽略,以"?"代替,打印错误信息到日志中。
功能描述 与数据库服务器建立一次非阻塞的连接。 原型 PGconn* PQconnectStart(const char* conninfo); 参数 表1 关键字 参数说明 conninfo 连接信息字符串。可以为空,这样将会使用默认参数。也可以包含由空格分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设置,还可以包含一个URL。
功能描述 与数据库服务器建立一次非阻塞的连接。 原型 PGconn* PQconnectStart(const char* conninfo); 参数 表1 关键字 参数说明 conninfo 连接信息字符串。可以为空,这样将会使用默认参数。也可以包含由空格分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设置,还可以包含一个URI。
设置建议:数据库管理员需根据系统资源(如CPU资源、I/O资源和内存资源)的使用情况,调整此数值大小,使得系统支持最大限度的并发作业操作,并且防止由于并发执行作业过多导致系统崩溃的情况。 设置不当的风险与影响:请在充分理解参数含义,并经过测试验证后进行修改,避免出现意料之外的结果。 enable_workload_rule
参数说明:通过与已使用缓存区数目的乘积评估下次服务器需要的缓存区数目。 写“脏”缓存区到磁盘的数目取决于服务器最近几次使用的缓存区数目。最近的buffers数目的平均值乘以bgwriter_lru_multiplier是为了评估下次服务器进程需要的buffers数目。在有足够多的干净的、可用的缓存区之前,后端
参数说明:报告当前数据库的字符串排序区域设置。 该参数属于INTERNAL类型参数,为固定参数,用户无法修改此参数,只能查看。 默认值:依赖于集群安装部署时的配置 lc_ctype 参数说明:报告当前数据库的字母类别区域设置。如:哪些字符属于字母,它对应的大写形式是什么。 该参数
查询和索引统计收集器负责收集数据库系统运行中的统计数据,如在一个表和索引上进行了多少次插入与更新操作、磁盘块的数量和元组的数量、每个表上最近一次执行清理和分析操作的时间等。可以通过查询系统视图pg_stats和pg_statistic查看统计数据。下面的参数设置服务器范围内的统计收集特性。 track_activities
设置建议:推荐使用默认值。 设置不当的风险与影响:请在充分理解参数含义,并经过测试验证后进行修改,避免出现意料之外的结果。 当使用表1中的方式二来修改参数值时,新参数值只能对更改操作执行后启动的线程生效。此外,对于后台线程以及线程复用执行的新作业,该参数值的改动不会生效。如果希望这类线程即时识别参数变化,可以使用kill
off表示计算方式不同,需要进行重分布。 计算方式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字符串计算hash值时传入的字节长度上。(如果为char,则会忽略字符串后面空格的长度,如果为text或varchar,则会保留字符串后面空格的长度。)hash值的计算会影响到查询的计算结果,因此此参数一旦设置后,在整个数据
unixODBC日志将会生成在TraceFile配置的路径下,psqlODBC会在系统/tmp/下生成mylog_xxx.log。 主备切换自动寻主 数据库实例配备一主多备DN时,将所有DN的IP全部写入配置文件中,ODBC将会自动寻找主DN建立连接。当发生主备切换时,ODBC也可与新的主DN建立连接。 ODBC相关约束说明
unixODBC日志将会生成在TraceFile配置的路径下,psqlODBC会在系统/tmp/下生成mylog_xxx.log。 主备切换自动寻主 示例场景 数据库实例配备一主多备DN时,将所有DN的IP全部写入配置文件中,ODBC将会自动寻找主DN,并与之建连。当发生主备切换时,ODBC也可与新的主DN建连。 父主题:
设置建议:可以用这个方法预先装载GaussDB的存储过程库,通常是使用'$libdir/plXXX'语法。XXX只能是pgsql、perl、tcl、python之一。 通过预先装载一个共享库并在需要的时候初始化,可以避免第一次使用这个库的加载时间。但是启动每个服务器进程的时间可能会增加,即使进程从来
参数说明:设置为on,数据库的客户端字符集编码为UTF-8时,出现的字符编码转换错误将打印在日志中,有转换错误的被转换字符会被忽略,以"?"代替。 该参数属于USERSET类型参数,请参考表2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取值范围:布尔型 on表示有转换错误的字符将被忽略,以"?"代替,打印错误信息到日志中。
DQL/DML-DDL并发 表级DDL会给分区表施加8级锁,阻塞全部的DQL/DML操作。 分区级DDL会给分区表施加4级锁,并给目标分区施加8级锁。当DQL/DML与DDL作用不同分区时,支持二者执行层面的并发;当DQL/DML与DDL作用相同分区时,后触发业务会被阻塞。 如果并发的DDL与
off表示计算方式不同,需要进行重分布。 计算方式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字符串计算hash值时传入的字节长度上。(如果为char,则会忽略字符串后面空格的长度,如果为text或varchar,则会保留字符串后面空格的长度。)hash值的计算会影响到查询的计算结果,因此此参数一旦设置后,在整个数据
group_num:线程池中的线程分组个数,取值范围是0~64。其中0的含义是数据库根据系统NUMA组的个数来自动配置线程池的线程分组个数,如果参数值大于0,线程池中的线程组个数等于group_num。 cpubind_info:线程池是否绑核的配置参数。可选择的配置方式有:1. '(nobind)'
文件位置 数据库安装后会自动生成三个配置文件(postgresql.conf、pg_hba.conf和pg_ident.conf),并统一存放在数据目录(data)下。用户可以使用本节介绍的方法修改配置文件的名称和存放路径。 修改任意一个配置文件的存放目录时,postgresql
文件位置 数据库安装后会自动生成三个配置文件(postgresql.conf、pg_hba.conf和pg_ident.conf),并统一存放在数据目录(data)下。用户可以使用本节介绍的方法修改配置文件的名称和存放路径。 修改任意一个配置文件的存放目录时,postgre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