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未实名认证
已实名认证
作为精准医学的“基石”,基因检测对提高国家医疗诊断和疾病预防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华为云赋能iGenome智能基因组数据平台、EIHealth AI基因平台的建立,使得集快速提取、高效分析、批量管理、安全管控为一体的一站式基因检测成为可能,推动基因检测大众化应用加速实现,承担起加力续航生物企业的繁荣发展。
华为联合多家机构推出蛋白质多序列比对(Protein MSA)数据集,希望在标准化的数据集基础上,支撑研究人员开发先进的AI模型,加深对蛋白质结构、功能和进化的认知,并进行蛋白设计与改造。
华为参与《人类基因测序原始数据汇交元数据标准》和《组学样本处理与数据分析标准》等6项卫生信息团体标准工作,这是国内首个卫生信息领域发布的组学类标准,为进一步制定基因检测和健康大数据应用等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奠定了基础。
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5G等新兴技术为医疗健康行业提供安全可靠的“新基建”解决方案,促进精准医疗、药物研发和临床研究的高效开展成为一个行业的趋势。ICT行业与BT行业相互增益,将极大地驱动医疗健康行业的智能化和蓬勃发展。
通过华为云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可以与北京基因组所共同完成基因组学领域的信息化升级,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推动基因组学研究在行业内的研发应用。
2020德国红点奖评选结果揭晓,华为云EI医疗智能体(EIHealth平台)获得2020红点品牌与传达设计大奖最佳设计奖「best of the best」,该作品是由华为云EI联合2012实验室UCD设计中心共同设计。
华为云EI医疗智能体(EIHealth)采用自研医学领域AI模型和知识图谱技术,从公开发表的新冠学术文献中快速构建新冠AI科研知识图谱,协助科研人员更快速、有效的开展抗疫科学研究和药物研发。
面向医疗领域,华为云免费开放AI医疗智能体服务(EIHealth),提供病毒基因检测、抗病毒药物筛选、AI辅助CT影像诊断等服务;面向教育领域,华为云携手伙伴为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在线教育服务;面向企业,帮助企业业务上云,保证企业在疫情期间持续运营。华为云国际站抗疫专区已上线,每一位新注册的海外用户可获得1500小时免费云资源,并享受7*24小时的华为云专业团队支持。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研发团队从公开发表的新冠学术文献中,自动抽取相应实体和关系,并构建了首个包含药物、疾病、病毒蛋白、人类蛋白等不同类型实体的新冠科研知识图谱。同时提供了个性化的查询可视化工具,可清晰直接地展现新冠科研知识图谱内的知识点及其关联,并且能够快速溯源知识信息的来源,直接定位相关的文献及知识所在段落。
基因组测序是新型冠状病毒疑似病例确诊的病原学证据之一,国家卫健委在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进行解读时,还对鉴别诊断要求“单从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难以鉴别,需依靠病原学检测来区分。” 基于基因组分析结果,可精准识别病毒基因特性,监测病毒变异趋势,在疫情防控、疾病诊治、药物筛选、疫苗设计与药物研发等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的作用;也将支撑病毒朔源、变异进化、致病机理等研究工作。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测序市场规范化,中国基因测序市场增速明显,即将进入快速发展期,有望成为全球NGS(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市场的大本营之一。2012-2017年,预计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0-25%,位居全球前列。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推测,中国测序市场规模2017年约为67亿元,预计2022年将突破150亿元。
中国医药创新正处于变局之中。业界认为,与欧美有一定距离的国内制药行业,有望通过AI制药,即是利用大模型、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进行靶点发现、化合物筛选、临床试验研究等,实现类似电动车的弯道超车时刻。
华为云持续在AI领域投入研发,紧抓AI+药物研发机会窗,为新药研发提供业界领先的一站式AI辅助药物研发平台,通过与生态伙伴携手,推动药物研发“真创新”,推动中国AI+新药研发事业迈向新高峰,持续为人类疾病防御、诊断治疗、药物研发贡献力量,最终实现提高国民健康质量的宏大愿景。
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在化合物 - 靶标相互作用预测、化合物 ADME/T(吸收、分配、代谢、排泄、毒性)属性评分、化合物分子生成与优化等 20 余项药物发现任务上实现了 SOTA(性能最优),可赋能药物发现全链条任务。华为云的一站式 AI 辅助药物研发平台涵盖了「靶点发现」、「药物筛选」、「分子优化」三大核心服务,覆盖新药研发全流程。
“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智能加速药物研发”是一款通过AI技术辅助科研人员加速药物研发的平台。药物研发借助云上大算力和AI模型,全流程可视可感知,让科研探索更高效。
廖矿标课题组联合华为云医疗智能体团队,利用羧酸和硫叶立德为原料,在自主建设的高通量合成平台上完成了最佳反应条件的筛选优化与底物拓展,并在高通量实验过程中所收集的数据的基础上,利用PanGu Drug(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训练了高精度的化学反应产率预测模型。
西安交大一附院基于华为云AI辅助药物设计服务,成功研制超级抗菌药Drug X,该药物通过靶向微生物类组蛋白HU,抑制细菌的DNA复制达到抗菌效果,是世界上首次发现噬菌体编码靶向细菌类组蛋白HU的抑菌抑制剂,有望成为全球近40年来首个新靶点、新类别的抗生素。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最高奖项——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Super AI Leader,简称SAIL奖)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开幕式上公布,华为云AI辅助药物设计平台获得2022年SAIL之星奖。
华为云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学习了17亿个小分子的化学结构,可更好地对分子结构与性质进行预测与推荐。实验结果表明,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的成药性预测准确率比传统方式高20%,进而提升研发效率,让先导药的研发周期从数年缩短至一个月,同时降低70%的研发成本。
人工智能产业下一步发展的关键是,建好、用好算力基础设施,规划好应用创新方向,为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打下更坚实的智能根基。华为提供的AI药物分子大模型可将先导药的研发周期从数年缩短至一个月,研发成本降低70%。
高毅勤教授在2022《理解未来》科学讲座中分享了《分子模拟结合深度学习在分子体系中的方法和应用》报告。介绍了如何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克服传统分子模拟的瓶颈、分子模拟结合深度学习方法在蛋白质结构预测、分子对接和化学反应机理研究中的应用等内容。
蒋华良教授在2022《理解未来》科学讲座中分享了《AI赋能创新药物研究——现状与未来》报告。介绍了国际创新药研发的进展与趋势,并结合团队的研究案例展示了AI技术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同时特别提出了AI应用于药物研发的十个挑战性问题,并鼓励青年学子参与这一领域的发展。
从AI医疗能力的平台化沉淀,到大模型打通药物研发新路,再到产学研一体化的构建,华为云践行“一切皆服务”战略,把AI的种子,深深种植在了智能与生命两大科学的交界处。AI赋能生命健康,需要全球优质资源携手同行才能推动。其中,需要有人愿意持续付出,形成平台化与产学枢纽,这正是华为云的价值所在。
云南白药公司将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人工智能药物研发领域,开展广泛的交流和合作,探索联合科研创新的机制,扩大双方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包括但不限于大小分子设计、相关病症、数据库开发等。
药物研发是一个非常复杂耗时且费用高昂的研究领域。EIHealth借助强大的AI算力和创新体验的设计,通过预先训练学习17亿个小分子的化学结构,可以更加准确全面的解读小分子化合物的属性,从化学结构上全面精准的表征分子性质,并通过优化分子结构改善目标分子的属性。
华为云盘古NLP大模型是业界首个千亿参数规模的中文大模型,中文理解能力接近人类水平。盘古CV大模型的小样本学习能力表现优异,在ImageNet 1%、10%数据集上的小样本分类精度上均达到目前业界最高水平(SOTA)。
昇思 MindSpore 实现 AlphaFold2 蛋白质结构训练。意味着国产 AI 框架具备了强大的 AI for Science 底层软件能力,同时也为相关科研工作者提供新的选择。
昇思MindSpore团队与昌平实验室、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和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深圳湾实验室高毅勤教授课题组联合推出基于AlphaFold2算法的蛋白质结构预测推理工具。该工具首次提供了基于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的解决方案,并且端到端性能优于原版AlphaFold2 2-3倍。相关模型代码将依托于华为全场景AI框架昇思MindSpore进行开源、并将定期扩展与维护,旨在为全球产、学、研界领域伙伴提供优质的昇腾AI软硬件解决方案。
在“第三届全球生物医药前沿技术大会”进行《华为云AI药物研发方向探索和实践》主题分享,讲解华为云在AI药物研发领域的技术探索,并推出一系列的AI伙伴计划,希望能够跟伙伴一起共同构建、推动整个行业的前进。
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依托华为云医疗智能体EIHealth平台,在实际应用中,华为云联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基于华为云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研发出全新的广谱抗菌药物,将先导药的研发周期从数年缩短至一个月, 大幅提升新药研发效率。
论文专注于生成模型在从头药物设计中的应用,简要介绍了常用的生成模型,并全面回顾了各种生成模型在药物设计中应用的最新进展,以及评估其性能的基准和指标。
本届“华为云杯”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以竞赛为窗口、以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为载体,借助行业头部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影响力,帮助人工智能领域的潜力项目和创新人才对接园区优质资源,从而树立人工智能应用标杆,打造面向数智未来的开放型人工智能创新平台。
使用图神经网络表征分子,用doc2vec模型对蛋白序列作预训练表征。之后通过GRU门控循环神经单元将两个表征融合在一起得到融合表征。融合表征把小分子对靶标蛋白的抑制活性分为无效、弱和有效三种类别。该模型在RET驱动的肿瘤模型和Tau蛋白神经退行性疾病模型这两个任务中都是最高分。
一款新药从研发到上市,据统计成本超过10亿美元,时间花费约10年,而且药物筛选失败率高达97%。华为云EIHealth,正在通过AI为新药研发带来新的可能,打破创新药研发魔咒。
华为云与多家科研机构联合推出基于深度学习的iPhord算法,可以直接从蛋白质一级序列精准预测出它的3D结构。并通过iFitDock算法实现刚性与柔性的对接,真实反映蛋白质的生理状态和功能。
2021德国红点奖评选结果揭晓,华为云医疗智能体EIHealth平台“BigMol小分子药物生成与优化”获得2021红点品牌与传达设计奖。
联合团队使用基于化学结构进行药物溶解度、激酶抑制活性、hERG心脏毒性的预测三个任务研究联邦学习对打破数据孤岛的意义,并将成果发表至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深圳湾实验室与华为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围绕 BT+IT 融合相关领域、生物医药领域、分子影像及大脑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科学研究、知识产权与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强化科技创新的实践应用,带动创新生态链发展。
国际权威机构IDC发布报告《IDC PeerScape: 中国新药研发中新兴信息化技术应用实践与案例》,华为云联合多家高校及科研机构针对新冠病毒进行计算机辅助药物研发的案例,被列为新药研发机构与专业的生物计算技术企业合作开展新药研发的最佳实践之一,可以供新药研发机构和生物计算技术企业参考。
项目从一级序列预测蛋白质结构的iPhord算法用于药物靶点早期研究,药物重定位AI预测算法,使用多组学自动建模工具AutoOmics快速发现生物标志物,用个性化联邦学习整合算法FedAMP实现药企数据高效安全整合等。
深圳湾实验室、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高毅勤课题组与华为MindSpore团队联合开发的分子模拟库(SPONGE)发布,该软件具有高性能、模块化等特性,易于领域研发人员进行理论和算法的快速实现,推动人工智能与分子模拟的自然融合。
日前,化学信息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Chemical Information and Modeling》(化学信息与建模)出版了2020年12月新冠特刊,封面为中国古代传说中神农辨药尝百草的画面。该期封面刊出的正是华为云EI医疗智能体团队主导的抗疫课题——“神农项目”前期成果:新冠病毒药物虚拟筛选在线交互Web服务。“神农项目”也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完全免费公开的新冠药物虚拟筛选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与华为云在深圳签署创新合作协议,通过产学研的紧密合作,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推动药物研发创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蒋华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副所长赵健、华为公司Fellow党文栓、华为云CTO 张宇昕、华为云人工智能领域总裁贾永利、华为云医疗智能体首席专家乔楠等出席签约仪式。
面对AI药物研发的数据高壁垒、高成本、高机密性,AI药物联邦学习服务有效整合AI模型权重,融合骨干模型、联邦学习、模型智能评估与诊断、高性能AI计算特性,实现数据不出户的联合建模。用户各自利用本地数据训练,不交换数据本身,打破数据孤岛,推动行业联合建模。
浙江省人工智能学会公布了“浙江省AI赋能疫情防控十大创新成果”项目名单,华为云“计算机辅助抗病毒药物筛选平台”入选。
计算机辅助抗病毒药物筛选平台服务是华为云医疗智能体的关键子领域服务之一,华为云医疗智能体平台还包括基因组分析服务和医疗影像服务,是业界首个全栈、开放、专业的医疗行业企业级AI研发平台。
药物筛选通常分为靶点蛋白确定、候选药物小分子筛选、试验验证、临床验证四大阶段。计算机辅助技术可以极快地加速前两个阶段,利用同源建模和分子动力学模拟,从病毒蛋白一级序列快速获得病毒蛋白3D结构,并且依托云端算力实现大规模筛选和成药性分析,从万级的小分子筛选库获得百级的候选小分子只需耗时10天。随后研究机构、药厂通过试验验证和临床试验,最终确定可靠的药物小分子用于疾病治疗。
2月3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华为云联合科研团队宣布,筛选出五种可能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有效的抗病毒药物。
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电子病历为处理对象构建的辅助诊断系统,有望为基层医生提供可靠的临床诊断参考。华为不仅有着将研究成果应用到自身产品的能力,还以园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为载体,借助行业头部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影响力与资源优势,积极帮促带动社会上其他创新成果实现落地。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药理中心研究团队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和华为云医疗智能体在《American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发表研究论文,发现晚期肺腺癌患者血清中的10种脂质代谢物可有效预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的有效性。
华为云、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组成的联合团队(EIHealth-NLP)在中文医疗信息处理挑战榜CBLUE中取得总分第一的佳绩。基于KGMask方法,联合团队在信息抽取CMeEE、文本分类CHIP-CTC和语义匹配KUAKE-QQR单项任务中取得大幅领先,最终荣登总成绩榜首。
华为云推出知识计算平台DeepKG,围绕新冠药物研究打造知识计算平台,帮助医学科研工作者完成医学、药物等知识工具构建。
虽然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算法在医学图像上的研究已取得巨大进步,但目前在脑疾病的脑影像数据上的研究和应用尚待突破,已知的学习算法对于阿尔茨海默病和轻度认知损害的区分能力还有待提升,人们仍在努力探索何种影像学指标能作为用于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价的标志。
分子模拟库依托于华为开源自研AI框架MindSpore,具备自动并行、图算融合等特性,可高效的完成传统分子模拟过程。
利用MindSpore自动微分的特性,可以将神经网络等AI方法与传统分子模拟进行结合。
华为云利用在AI算法和平台上的领先技术,结合微清医疗的设备、苏大附一院的数据标注,结合小样本医疗图像分割、深度神经网络、自动化学习深度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青光眼等眼底病变的AI识别辅助诊断,打造了全自动AI辅助眼底诊断系统 ,积极赋能苏州医疗产业智能化转型和产业集群发展。
日前,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与华为云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云计算、AI等技术驱动下,成立“联合创新课题组”,以智慧AI医疗为主要联合创新方向,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全面推动儿童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智能诊疗的AI算法研发和相应的应用平台建设。
华为将与北京协和医院共同聚焦医院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框架,开展创新示范和试点,进一步提升协和精细化运营水平和医患服务体验,探索医院数字化转型新模式。
放射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Radiology(《放射学》)发表了华为云EI创新孵化Lab、华中科技大学电信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联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AI算法检测动脉瘤灵敏度高达97.5%,帮助医生临床诊断灵敏度提升约10个百分点,漏诊率降低5个百分点,同时有效缩短医生诊断时间。
通过华为云ModelArts绘制斑马鱼脑图谱,实现神经元AI自动重构,提升神经元投射路径追踪速度。重构准确率和召回率已达95%。如果使用多机并行计算,理论上10万个神经元的总重构时间可以从125人年缩短至10天,单神经元重构费用下降为原来的1/77。
在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上,国际权威标准组织——英国标准协会(BSI)宣布,经严格评估,华为云通过ISO 27799医疗健康安全标准认证,成为全球首个获得该认证的云服务商,标志着华为云对医疗行业的理解和实践、对医疗行业信息安全的防护能力得到国际权威认可,也是华为云在全球新冠疫情尚未结束的当下,为抗击疫情尽一份力、担负起保护病患个人隐私重担的努力。华为云CTO张宇昕、BSI大中华区战略合作伙伴总监 Paulo Lopes出席了颁证仪式。
第23届医学图像计算和计算机辅助介入国际会议(The 23th Medical Image Computing Computer Assisted Intervention,MICCAI 2020)论文录用结果公布,华为云医疗AI团队的2篇科研成果被收录,在医学图像边缘分割领域实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新突破。
泰国总理兼国防部长巴育作为新冠肺炎管理中心(COVID-19)负责人,前往泰国诗丽叻医院视察医院和医护人员在疫情防控及患者治疗方面的情况,并亲测由华为云提供的AI辅助诊断服务。该项服务是基于华为云领先的计算机视觉与医学影像分析等AI技术,让新冠肺炎诊断更加高效、降低成本的同时,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
3月23日,为有效抗击疫情,提高新冠肺炎病毒前期筛查与检测效率,菲律宾碧瑶综合医院(Baguio General Hospital)正式上线华为云AI影像筛查系统,进行新冠肺炎快速筛查。
3月22日, 厄瓜多尔副总统Otto Sonnenholzner在社交媒体转发 “基于华为云的新冠肺炎AI辅助筛查系统助力厄瓜多尔抗疫”内容,并@华为云,感谢华为对厄瓜多尔的贡献,帮助厄瓜多尔成为拉美第一个拥有新冠肺炎AI辅助筛查系统的国家。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NCP)疫情,2月4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已将“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作为湖北省新冠病毒临床诊断标准。作为新冠肺炎重要的诊疗决策依据手段之一,CT作为快速诊断有特有优势,既是专业手段,也是循证工具;既是诊断者,也是评价者。但是,由于患者肺内病灶多、变化快,短时间内需要多次复查、图像多等情况,造成影像医生工作负荷显著增加,加上可精准诊断、量化分析新冠肺炎的影像医生紧缺,诊断效率难以大幅提升。
10月13日-17日,国际顶级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学术会议MICCAI2019(国际医学图像计算和计算机辅助干预会议)在深圳举办。MICCAI全称为Medical Image Computing and Computer Assisted Intervention,是国际公认的跨医学影像计算(MIC)和计算机辅助介入 (CAI) 两个领域的顶级综合性学术会议。MICCAI被公认有非常强的国际影响力和高学术权威性,是医学影像分析领域的前沿热点风向标,引领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此次,华为云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分析团队有3篇论文入围MICCAI以及MICCAI-MIML,涵盖宫颈癌筛查、脑中风分割以及平片诊断报告自动升生成相关领域研究成果。
6月19日-21日,由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主办、《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社承办的“2019(14th)中国卫生信息技术/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交流大会暨软硬件与健康医疗产品展览会”在西安隆重召开。华为作为本次大会的协办单位,携手众多生态伙伴,以“全联接医疗 智享大健康”为主题重磅展示了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智慧医院、分级诊疗等相关创新性解决方案及落地实践。华为通过持续构建面向医疗卫生健康行业的数字平台,结合医疗业务场景化应用,持续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医疗AI的应用发展,加速健康医疗领域新模式、新技术的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