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大学毕业后不久的马化腾在深圳的一家公司做着开发的工作;
马云凑足了2万元创办了中国黄页;
李彦宏在华尔街每天跟金融新闻打交道;
刘强东还在读大学,利用业余时间做兼职和编程;
…….
那一年,冯飞燕刚刚大学毕业步入社会。
她以UNIX系统工程师的身份投身互联网,成了第一代互联网人。那时,对于整个中国来说,也刚刚迈进互联网的启蒙期,接通第一条64K国际专线后不到一年,甚至很少人能说清互联网是什么、E-mail是什么,对其他的互联网应用就更加陌生了。
在经历了创业初期尝试之后,冯飞燕决定只身前往陌生的上海,她觉得,自己的技术背景可能对于创业来说是短板,“有时候,技术思路是不能解决商业落地问题的”,她就去学习各种商业课程,也接触了很多不同行业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以前人们说‘条条大道通罗马’,跟不同背景的人去接触的时候,你会发现每个人的选择和方式都可能是对的,也就是罗马不是目的地。当我意识到正确的方式不止一种时,我觉得自己的视野被打开了,学会了接受和采纳别人的意见,并在学习他人经验上快速迭代。”
2002年,她选择重回校园考进了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开始了攻读MBA,系统学习商务和管理课程。毕业后,她做了一个果断的决定——重回互联网。
没有什么比了解自己的坚定之后更令人心安。她经过调研和对比,决定切入商业创意图片市场。那时,海外图片市场已经开始蓬勃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快,很多人想来到中国投资,却没有中国本地图片。所以她和她的团队进入到这个市场,开始做本地图片的创作。拍摄的主题包括东方人物、中国文化素材等,向国际市场提供优秀的中国商业创意素材。由于对拍摄质量的极致追求,它成为中国第一家受全球国际前两大图片库( Gettyimages ,Corbis)委托拍摄其自有版权的中国公司。“那个过程其实是非常辛苦,要做整个拍摄方案的市场调研、方案策划、拍摄脚本、模特筛选、场地踩点、拍摄组织和后期制作等,同时要保证拍完的片子在10年内都是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并能保证10年内的持续可销售。”
聊到这里,我心里开始有个疑问,怎么能够让拍摄的照片在未来10年都有收益?
冯飞燕没有急着回答,反而问了我一个问题:“如果现在让你拍一个婴儿题材的话,你觉得婴儿需要拍什么?”
我:“我会去捕捉它的一些表情,比如哭或者笑吧…….”
冯飞燕:“动作对吧?我们当时是用了搜索引擎去查,搜‘婴儿’的时候,用户的关联搜索是什么。我们就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数据结果,关联度最高的词分别是‘母亲’、‘裸体’和‘男性’。”
“设计师做广告创意时是很苦闷的,会经常发现想出的创意被别人用光了,所以,就一定要找到一些不一样的创意点。”她说。
她表示,除了要保证用户当前的需求,在未来持续性方面,需要用到一些经济趋势和统计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比如在中国的老龄化趋势下,就需要拍一定比例老年人的片子,但中国的老年题材,通常会以“合家欢”和“天伦之乐”为主;但在日本由于老年人的离婚比例比较高,则需要拍摄’老人独立自由的单身生活’主题的作品,从而形成对国际市场需求的覆盖。
“拍摄过程会变得非常有趣,要结合之前在MBA中学到的各种趋势分析方法,收集很多材料,同时,去做整个拍摄方案的规划,去组织人员、场地、服装、造型等等,这个过程和拍电影类似,还要保证在最短的时间能够出最多的片子。”
人生有时就是这样,不断付出机会成本,走向更加狭窄又唯一的道路。而正确与否,其中的一个衡量标准是——从内心深处溢出来的不懊悔。冯飞燕扎根在这个行业一晃就是十三年,从2005到2018年,她所创立的中国图库,不断通过战略合作和科技的革新,取得了耀眼的成绩,目前,在线提供数亿张优质的摄影与设计素材。
然而,她却经常仍然感到无力和无奈,“我们的图片库里,中国国内的签约摄影师有16万,而国外的投稿人现在有500万,这说明图片售图收入中有96.8%的稿酬走进了老外的腰包。并不是因为中国摄影师不肯或没有意识给图库投稿,而是在中国,盗版的肆意造成目前中国市场图片的侵权率高达94.8%,在如此严峻的版权环境下,中国摄影师不愿意把作品投稿到图库,却宁愿用更复杂的方式,把作品投到国外,让国外市场去认同他们作品的价值并获得回报。”
事实上,我身边也有很多摄影师和设计师对于网络上的肆意盗图感到很无奈,有的是遇到太多也就慢慢习惯了,有的觉得维权之路太艰难。“正是因为版权问题,造成了作者缺位和作品缺位,从而导致网络版权中商业使用率最高的图片产业,却在《中国2017年网络版权产业发展报告》无人提及。最后导致中国的图片产业无法提供中国自己的摄影和设计作品,只能去贩卖国外摄影师和设计师的作品,全行业都在帮老外挣钱。”
“情何已堪!”面对这样的现状,冯飞燕作为从业者而感到的是心痛。
在中国,有1700万设计师和2000万摄影师,她希望如此庞大的一个创作群体,能够回归中国的图片市场,她希望看到作者不再缺位、作品不再缺位、真正迎来中国自己的图片百亿级市场的那一天,并为之努力。
于是,她开始研究如何借助技术手段去帮助作者保护版权。2018年1月,机缘巧合之下,她接触了华为云和华为云EI的团队。在华为云EI深度学习的计算能力和算法支持下,利用华为云图像搜索服务,改进了版权图片的追责过程,准确率达99%,她还和华为AI一起联合开发了智能「查盗图」小程序,能够让摄影师通过微信小程序,就一键发现侵权、一键提交维权、真正实现“坐等赔偿”,用技术和法律保护自己的版权权益。
冯飞燕很兴奋地演示这款小程序,她上传手机里的一个雪乡图片,结果显示有38家企业使用这张图片,通过对勾和叉子来确认是正确的使用还是侵权的方式,即使图片是经过局部处理或者添加滤镜,都逃不过这款神器的“法眼”。之后,可以通过“确认”来一键提交侵权信息,而中国图库的“反盗图”平台会帮他匹配和推荐维权的专业人员和律师,去完成对于作者来说“零投入”的维权服务。
冯飞燕介绍说,这个小程序的理念是“让盗图者藏无可藏,让创作者坐等赔偿。” 笔者这里也简单科普一下,这款小程序背后的“黑科技”。其实提起人工智能,普遍能想到的应用是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等。但这些服务的背后,核心的技术都是卷积神经网络,也就是深度学习的一个重要领域。对于企业来说,要想快速应用门槛是比较高的,华为云EI团队,专门把它做了深度整合,可以提供超大计算能力,为的就是把门槛大幅降低,企业不需要掌握深度学习里面的各种算法、参数调节方式等复杂的技术,就能快速用起来。例如,在和中国图库合作的上面这个场景中,有上亿的图片量,如果自己搭建平台,这些数据训练起来需要接近一个月的时间。但华为云的EI深度学习平台只需要小时级。这样就可以使开发迭代的速度会大幅提升。
“我希望,这是让中国的摄影师和设计师回到中国图片市场的开始,我非常感谢华为云和华为AI团队帮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中国文化的繁荣复兴要从版权保护开始,而版权保护从AI开始。”冯飞燕说。
写在最后
以技术信仰维护商业信仰,对把自己13年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中国图片行业的冯飞燕来说,她看到了未来希望的光芒。经历过互联网的兴衰,目睹了中国版权的乱象,她还坚定无惧地坚持在这条道路上,强烈的自我认同与目标,让她始终斗志昂扬,散发着让人艳羡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