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物联网服务 IoTC-开发流程
开发流程
使用园区 物联网平台 构建一个完整的物联网解决方案主要包括4部分开发和配置:园区物联网平台、设备、业务应用及边缘侧配置。
-
园区物联网平台作为连接业务应用和设备的中间层,屏蔽了各种复杂的设备接口,实现设备的快速接入;同时提供强大的开放能力,支撑用户快速构建各种园区物联网业务应用。s
-
设备可以通过固网、2/3/4G、NB-IoT、Wifi等多种网络接入物联网平台,并使用LWM2M/CoAP或MQTT协议将业务数据上报到平台,平台也可以将控制命令下发给设备。
-
业务应用通过调用物联网平台提供的API,实现设备管理、数据上报、命令下发等业务场景。
-
IoT边缘服务通过在靠近终端设备的地方建立边缘节点,将云端园区物联网平台的管理能力延伸到靠近终端设备的边缘节点,提供轻量化的设备管理(设备接入、设备鉴权、云边数据同步等),在节点与云端断链情况下也能提供设备的本地管理(设备数据缓存、设备命令、规则引擎等),为用户提供低成本、本地自闭环、边缘智能、云边协同的软硬一体化方案。
因此,基于园区物联网平台去实现一个园区物联网解决方案时,主要的开发流程如下:
开发操作 |
操作说明 |
---|---|
开通园区物联网平台服务 |
登录Console,园区物联网平台服务开通后,将同时获得设备接入,管理和IoT边缘的能力。 |
购买边缘节点硬件 |
园区边缘节点软硬件需要有特殊要求,具体参见边缘节点规格。请提前购买符合要求的软硬件。 |
接入边缘节点 |
在园区物联网平台控制台上接入边缘节点,同时获取边缘节点相配套的配置文件和安装工具。 |
部署边缘节点 |
在边缘节点上部署IoT边缘应用,这样以便云边结合,共同完成设备管理目的。部署完成后,边缘节点会自动连接到园区物联网平台服务。 |
园区平台侧开发 |
在园区物联网平台集成解决方案中,平台作为承上启下的中间部分,向应用服务器开放API接口,向各种协议的设备提供API对接。为了提供更加丰富的设备管理能力,园区物联网平台需要理解接入设备具备的能力以及设备上报数据的格式,因此,您需要在开发中心完成产品模型Profile和编解码插件开发,并上传到园区物联网平台。具体操作详见平台侧开发指导。 |
园区设备侧开发 |
园区设备需要根据自身特征,进行针对性的设备集成开发,以便获得接入园区物联网平台的能力,具体操作详见设备侧开发指导。 |
园区应用侧开发 |
园区物联网平台通过Restful API的形式对外开放物联网平台丰富的设备管理能力。应用开发人员可以基于API接口开发所需的应用,如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智慧楼宇等应用,满足不同业务的需求。具体操作详见应用侧开发指导。 |
自助测试 |
自助测试提供了端到端的测试用例,帮助开发者自助完成产品的基础能力测试,如数据上报、命令下发等。旨在通过物联网检测技术帮助开发者发现自身产品中存在的缺陷或问题,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测试完成后,开发中心将生成测试报告,用于进行产品发布认证。当开发者已完成产品profile定义和编解码插件开发,并且部署了编解码插件后,可以进行自助测试。具体操作详见自助测试指导 |
产品发布 |
完成自助测试后,可以将产品模型和编解码插件等打包发布到产品中心,以便在园区物联网平台上注册设备时使用。具体操作详见产品发布指导 |
商用对接 |
由于开发中心所在的平台环境为测试环境,园区物联网平台环境为商用环境,两个环境的数据不能互通,已对接测试环境的设备/应用服务器要迁移商用环境。本阶段需要分别修改应用及设备的数据,以便将设备及应用接入园区物联网平台。具体操作详见商用对接操作指导 |
平台运营管理 |
真实设备接入后,基于园区物联网控制台及边缘节点,进行日常的设备管理工作。请参见《使用指南》。 |
园区物联网平台主要在三个地方进行操作,如下图所示:
- 园区物联网平台Console:直接访问https://console.huaweicloud.com/smartcampus,即可登录。在Console上您可以查看园区物联网平台注册的设备总体信息、默认产生的应用信息、平台与设备及应用对接地址以及接入边缘节点操作等,具体操作详见《使用指南》。
- 园区物联网平台Portal:提供园区设备的接入和日常管理操作,具体操作详见《使用指南》。您可在园区物联网平台Console总览页面,点击右上角“进入物联网平台”访问Portal(如上图所示)。
- 开发中心:您直接访问https://iot-dev.huaweicloud.com:8843/,即可登录,或者在园区物联网平台Console,点击开发中心快捷入口进入(如上图所示)。开发中心提供设备集成及应用集成的支撑环境,您可在开发中心完成产品模型Profile和编解码插件等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