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务器内容精选

  • 前提条件 已绑定弹性公网IP。 已下载对应操作系统所需驱动的安装包。 表1 NVIDIA GPU驱动和CUDA工具包下载 操作系统 需要下载的驱动 下载地址 Ubuntu 16.04、CentOS 7.4 NVIDIA GPU驱动安装包“NVIDIA-Linux-x86_64-375.66.run” https://www.nvidia.com/download/driverResults.aspx/118955/en-us CUDA工具包安装包“cuda_8.0.61_375.26_linux.run” https://developer.nvidia.com/cuda-80-ga2-download-archive
  • CentOS 7.4安装操作 登录裸金属服务器,执行以下命令,切换至root权限。 su root (可选)如果不存在依赖包gcc、gcc-c++、make和kernel-devel,请执行以下命令进行安装。 yum install gcc yum install gcc-c++ yum install make yum install kernel-devel-`uname -r` (可选)将Nouveau驱动列入黑名单。 如果已经安装并加载了Nouveau的显卡驱动,请执行以下操作将Nouveau驱动列入黑名单以避免冲突。 编辑“/etc/modprobe.d/blacklist.conf”,在文件后面添加blacklist nouveau。 运行以下命令备份与重建initramfs: mv /boot/initramfs-$(uname -r).img /boot/initramfs-$(uname -r).img.bak dracut -v /boot/initramfs-$(uname -r).img $(uname -r) 重启:reboot。 (可选)如果X服务正在运行,请执行systemctl set-default multi-user.target命令并重启裸金属服务器以进入多用户模式。 (可选)安装NVIDIA GPU驱动。 如果选择了特定版本的NVIDIA GPU驱动,而不是捆绑在CUDA工具包中的版本,则需要执行此步骤。 下载NVIDIA GPU驱动安装包NVIDIA-Linux-x86_64-xxx.yy.run(下载链接:https://www.nvidia.com/Download/index.aspx?lang=en),并将该安装包上传至裸金属服务器的“/tmp”目录下。 图1 搜索NVIDIA驱动包(CentOS 7.4) 执行以下命令,安装NVIDIA GPU驱动。 sh ./NVIDIA-Linux-x86_64-xxx.yy.run 执行以下命令,删除安装包。 rm -f NVIDIA-Linux-x86_64-xxx.yy.run 安装CUDA工具包。 下载CUDA Toolkit安装包cuda_a.b.cc_xxx.yy_linux.run(下载链接:https://developer.nvidia.com/cuda-downloads),并将该安装包上传至裸金属服务器的“/tmp”目录下。 执行以下命令,修改安装包的权限。 chmod +x cuda_a.b.cc_xxx.yy_linux.run 执行以下命令,安装CUDA工具包。 ./cuda_a.b.cc_xxx.yy_linux.run --toolkit --samples --silent --override --tmpdir=/tmp/ 执行以下命令,删除安装包。 rm -f cuda_a.b.cc_xxx.yy_linux.run 执行如下三条命令,验证是否安装成功。 cd /usr/local/cuda/samples/1_Utilities/deviceQueryDrv/ make ./deviceQueryDrv 回显信息中包含“Result = PASS”,表示CUDA工具包和NVIDIA GPU驱动安装成功。
  • Ubuntu 16.04安装操作 登录裸金属服务器,执行以下命令,切换至root权限。 sudo root (可选)如果不存在依赖包gcc、g++和make,请执行以下命令进行安装。 apt-get install gcc apt-get install g++ apt-get install make (可选)将Nouveau驱动列入黑名单。 如果已经安装并加载了Nouveau的显卡驱动,请执行以下操作将Nouveau驱动列入黑名单以避免冲突。 编辑“/etc/modprobe.d/blacklist.conf”,在文件后面加入以下内容: blacklist nouveauoptions nouveau modeset=0 执行以下命令备份与重建initramfs: mv /boot/initramfs-$(uname -r).img /boot/initramfs-$(uname -r).img.bak sudo update-initramfs -u 重启:sudo reboot (可选)如果X服务正在运行,请执行systemctl set-default multi-user.target命令并重启裸金属服务器以进入多用户模式。 (可选)安装NVIDIA GPU驱动。 如果选择了特定版本的NVIDIA GPU驱动,而不是捆绑在CUDA工具包中的版本,则需要执行此步骤。 下载NVIDIA GPU驱动安装包NVIDIA-Linux-x86_64-xxx.yy.run(下载链接:https://www.nvidia.com/Download/index.aspx?lang=en),并将该安装包上传至裸金属服务器的“/tmp”目录下。 图2 搜索NVIDIA驱动包(Ubuntu 16.04) 执行以下命令,安装NVIDIA GPU驱动。 sh ./NVIDIA-Linux-x86_64-xxx.yy.run 执行以下命令,删除安装包。 rm -f NVIDIA-Linux-x86_64-xxx.yy.run 安装CUDA工具包。 下载CUDA Toolkit安装包cuda_a.b.cc_xxx.yy_linux.run(下载链接:https://developer.nvidia.com/cuda-downloads),并将该安装包上传至裸金属服务器的“/tmp”目录下。 执行以下命令,修改安装包的权限。 chmod +x cuda_a.b.cc_xxx.yy_linux.run 执行以下命令,安装CUDA工具包。 ./cuda_a.b.cc_xxx.yy_linux.run --toolkit --samples --silent --override --tmpdir=/tmp/ 执行以下命令,删除安装包。 rm -f cuda_a.b.cc_xxx.yy_linux.run 执行如下三条命令,验证是否安装成功。 cd /usr/local/cuda/samples/1_Utilities/deviceQueryDrv/ make ./deviceQueryDrv 回显信息中包含“Result = PASS”,表示CUDA工具包和NVIDIA GPU驱动安装成功。
  • 配置自定义VLAN网络(Windows Server系列) 下面以Windows Server 2012 R2 Standard操作系统为例,介绍裸金属服务器的自定义VLAN网络配置方法: Windows Server系列其他操作系统的配置方法与Windows Server 2012 R2 Standard类似。 登录Windows裸金属服务器。 进入裸金属服务器的Windows PowerShell命令行界面,执行以下命令,查询网卡信息。 Get-NetAdapter 返回信息示例如下: 其中,“eth0”和“eth1”为承载VPC网络的网络设备,“以太网 4”和“以太网 6”为承载自定义VLAN网络的网络设备。下面步骤将使用“以太网 4”和“以太网 6”配置自定义VLAN网络。 如果想提高OS侧出方向流量,请参考方法一配置;如果对流量没有特殊需求,请参考方法二配置。 方法一:OS内组bond为交换机独立模式,出方向流量可达到主主的效果,但入方向仍然与主备模式保持一致。 执行以下命令,创建自定义VLAN网络的端口组。 New-NetLbfoTeam -Name qinq -TeamMembers "以太网 4","以太网 6" -TeamingMode SwitchIndependent -LoadBalancingAlgorithm Dynamic -Confirm:$false 其中,“qinq”为给自定义VLAN网络端口组规划的端口组名称,“以太网 4”和“以太网 6”为2中获取的承载自定义VLAN网络的网络设备。 执行以下命令,查询网络适配器列表。 Get-NetLbfoTeamMember Get-NetAdapter 方法二:OS内组bond为主备模式。 执行以下命令,创建自定义VLAN网络的端口组。 New-NetLbfoTeam -Name Team2 -TeamMembers "以太网4","以太网 6" -TeamingMode SwitchIndependent -LoadBalancingAlgorithm IPAddresses -Confirm:$false 其中,“Team2”为给自定义VLAN网络端口组规划的端口组名称,“以太网 4”和“以太网 6”为2中获取的承载自定义VLAN网络的网络设备。 执行以下命令,设置3.a中创建的“Team2”端口组中一个网口模式为备用模式。 Set-NetLbfoTeamMember -Name "以太网 4" -AdministrativeMode Standby -Confirm:$false 当前自定义VLAN网络配置的端口组只支持主备模式,其中,“以太网 4”为组成自定义VLAN网络端口组中的其中一个端口,配置哪个端口为备用端口,根据您的规划自行决定。 get-NetLbfoTeamMember Get-NetAdapter 执行以下命令,进入“网络连接”界面。 ncpa.cpl 执行完成后,进入如下界面: 配置自定义VLAN网络。 在“网络连接”界面,双击在3中创建的端口组“Team2”,进入“Team2 状态”页面。 单击“属性”,进入“Team2 属性”页面。 在“网络”页签下双击“Internet 协议版本 4 (TCP/IPv4)”,进入“Internet 协议版本 4 (TCP/IPv4) 属性”页面。 选择“使用下面的IP地址”,配置自定义VLAN网络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单击“确定”。 其中,为自定义VLAN网络规划的IP地址在没有与VPC网段冲突的情况下可任意规划,需要通过自定义VLAN网络通信的裸金属服务器须将自定义VLAN网络配置在同一个网段。 参见上述步骤,完成其他裸金属服务器的配置。 待其他裸金属服务器配置完成后,互相ping对端自定义VLAN网络配置的同网段IP,检查是否可以ping通。 如果需要在此基础上配置VLAN子接口进行网络平面隔离,可以进行如下操作: 执行以下命令,在已有Team2基础上建立VLAN子接口。 Add-NetLbfoTeamNIC -Team "Team2" -VlanID XXX -Confirm:$false 其中“Team2”为组建bond的名称,“XXX”为VLAN ID。 新建VLAN子接口完成后,参考4和5完成网口“Team2-VLAN 500”的IP和掩码等网络设置。 父主题: 自定义VLAN网络
  • 操作步骤 登录管理控制台。 单击“服务列表”,选择“ 云审计 服务”。 单击左侧导航中的“事件列表”。 事件记录了云资源的操作详情,设置筛选条件,单击“查询”。 当前事件列表支持四个维度的组合查询,详细信息如下: 事件类型、事件来源、资源类型和筛选类型。 在下拉框中选择查询条件。其中,“事件类型”选择“管理事件”,“事件来源”选择“BMS”。 图1 设置筛选条件 其中, 筛选类型选择“按资源ID”时,还需手动输入某个具体的资源ID,目前仅支持全字匹配模式的查询。 筛选类型选择“按资源名称”时,还需选择或手动输入某个具体的资源名称。 操作用户:在下拉框中选择某一具体的操作用户。 事件级别:可选项为“所有事件级别”、“Normal”、“Warning”、“Incident”,只可选择其中一项。 时间范围:可选项为“最近1小时”、“最近1天”、“最近1周”和“自定义时间段”,本示例选择“最近1周”。 在需要查看的事件左侧,单击展开该事件的详细信息。 图2 展开事件 在需要查看的事件右侧,单击“查看事件”,弹出一个窗口,显示了该操作事件结构的详细信息。 图3 查看事件 关于云审计事件结构的关键字段详解,请参见“事件结构”。
  • 删除网卡 获取待删除增强高速网卡的bond网卡地址。 以“root”用户,使用密钥或密码登录裸金属服务器。 找到bond关联的网络设备,然后执行命令关闭并删除网络设备。如果bond有VLAN子接口,这一步将自动删除VLAN子接口。 [root@bms-ubuntu ~]# ifdown p4p1[root@bms-ubuntu ~]# ifdown p4p2[root@bms-ubuntu ~]# ifdown bond1 执行以下命令,删除网络配置文件“/etc/network/interfaces.d/60-cloud-init.cfg”。 rm -f /etc/network/interfaces.d/60-cloud-init.cfg
  • 配置自定义VLAN网络(RedHat系列,CentOS系列,Oracle Linux系列,Euler系列) 下面以CentOS 6.8 (x86_64)操作系统为例,举例介绍裸金属服务器的自定义VLAN网络配置方法: RedHat系列、Oracle Linux系列、Euler系列及CentOS系列操作系统的配置方法类似。 以“root”用户,使用密钥或密码登录裸金属服务器。 进入裸金属服务器的命令行界面,查询网卡信息。 ip link 返回信息示例如下: 其中,“eth0”和“eth1”为承载VPC网络的网络设备,“eth3”和“eth5”为承载自定义VLAN网络的网络设备。 执行以下命令,查看“/etc/udev/rules.d/”目录下是否有“80-persistent-net.rules”配置文件。 ll /etc/udev/rules.d/ | grep 80-persistent-net.rules 如果存在“80-persistent-net.rules”,且该配置文件中已存在2中查询到的除“bond0”和“lo”以外的其它所有网卡和对应的MAC地址,请执行6。 否则,继续执行4。 执行以下命令,将“/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文件拷贝一份(文件名为“/etc/udev/rules.d/80-persistent-net.rules”)。 cp -p /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 /etc/udev/rules.d/80-persistent-net.rules 设置udev规则。 将2中查询到的除“eth0”和“eth1”以外的网卡(即“/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中未体现的网卡MAC地址和名称),写入“/etc/udev/rules.d/80-persistent-net.rules”文件中,使得裸金属服务器重启复位后,网卡名称和顺序不会发生改变。 网卡的MAC地址和名称中的字母,请使用小写字母。 vim /etc/udev/rules.d/80-persistent-net.rules 修改后的示例如下: 修改完成后,按“Esc”,输入:wq保存并退出。 执行以下命令,将网络配置文件“/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0”拷贝为“/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1”,将网络配置文件“/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拷贝为“/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3”和“/etc/sysconfig/network/ ifcfg-eth5”。 cp -p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0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1 cp -p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3 cp -p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5 执行以下命令,编辑“/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3”和“/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5”,配置“eth3”设备和“eth5”设备的网络配置文件。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3 “eth3”按以下格式编辑: USERCTL=noMTU=8888NM_CONTROLLED=noBOOTPROTO=staticDEVICE=eth3TYPE=EthernetONBOOT=yesMASTER=bond1SLAVE=yes 其中,“BOOTPROTO”参数取值修改为“static”,“DEVICE”为对应的网络设备名称,取值即为“eth3”,“MASTER”为对应的自定义VLAN网络端口的名称,取值如“bond1”,其他参数可保持不变。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5 “eth5”按以下格式编辑(格式和规则和“eth3”一致): USERCTL=noMTU=8888NM_CONTROLLED=noBOOTPROTO=staticDEVICE=eth5TYPE=EthernetONBOOT=yesMASTER=bond1SLAVE=yes 执行以下命令,编辑“/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1”。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1 按以下格式编辑: MACADDR=f4:4c:7f:3f:da:07BONDING_MASTER=yesUSERCTL=noONBOOT=yesNM_CONTROLLED=noBOOTPROTO=staticBONDING_OPTS="mode=1 miimon=100"DEVICE=bond1TYPE=BondIPADDR=10.10.10.3NETMASK=255.255.255.0MTU=8888 其中, “MACADDR”参数取值修改为自定义VLAN网络“eth3”或者“eth5”设备的MAC地址。 “BOOTPROTO”参数取值修改为“static”。 “DEVICE” 参数取值修改为“bond1”。 “IPADDR” 参数取值修改为待给“bond1”分配的IP地址(为自定义VLAN网络规划的IP地址在没有与VPC网段冲突的情况下可任意规划,需要通过自定义VLAN网络通信的裸金属服务器须将自定义VLAN网络配置在同一个网段),如“10.10.10.3”。 “NETMASK”参数为给自定义VLAN网络“bond1”配置的IP的子网掩码。 其他参数可保持不变。 修改完成后,按“Esc”,输入:wq保存并退出。 执行以下命令,启动自定义VLAN网络端口组“bond1”。 ifup bond1 Determining if ip address 10.10.10.3 is already in use for device bond1... 参见上述步骤,完成其他裸金属服务器的配置。 待其他裸金属服务器配置完成后,互相ping对端自定义VLAN网络配置的同网段IP,检查是否可以ping通。 父主题: 自定义VLAN网络
  • 删除网卡 其他OS的配置方法请参考: 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11系列 RedHat系列,CentOS系列,Oracle Linux系列,Euler系列 Ubuntu系列 Windows Server系列 获取待删除增强高速网卡的bond网卡地址。 以“root”用户,使用密钥或密码登录裸金属服务器。 找到bond网络设备,然后执行以下命令关闭并删除网络设备。 wicked ifdown bond1 执行以下命令,删除网络配置文件“/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2”、“/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3”和“/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1”。 rm -f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2 rm -f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3 rm /etc/sysconfig/network/ifcfg-bond1
  • 背景知识 虚拟IP也称为“浮动IP”,主要用在服务器的主备切换,达到高可用性HA(High Availability)的目的。当主服务器发生故障无法对外提供服务时,动态将虚拟IP切换到备服务器,继续对外提供服务。 如果您想要提高服务的高可用性,避免单点故障,可以用“一主一备”或“一主多备”的方法组合使用裸金属服务器,这些裸金属服务器对外表现为一个虚拟IP。 图1 高可用性模式组网图 将2台同子网的裸金属服务器绑定同一个虚拟IP。 将这2台裸金属服务器配置Keepalived,实现一台为主服务器,一台为备份服务器。Keepalived可参考业内通用的配置方法,此处不做详细介绍。 更多关于虚拟IP地址的信息,请参见《虚拟私有云产品介绍》。
  • 操作步骤 您可以按照创建裸金属服务器中的操作指导创建裸金属服务器。 在配置参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区域:必须选择私有镜像所在的区域。 规格:不同裸金属服务器规格所支持的操作系统有所差异,请参考“裸金属服务器类型与支持的操作系统版本”并根据私有镜像的操作系统来选择规格。 镜像:选择“私有镜像”或“共享镜像”,并在下拉列表中选择需要的镜像。 磁盘:如果所选规格支持快速发放,那么系统盘在设置时,建议将容量调大2GB以上。
  • 增加网卡 以“root”用户,使用密钥或密码登录裸金属服务器。执行如下命令: blkid | grep config-2 如果输出结果为空,请采用配置方式二;如果输出结果如下图所示,请采用配置方式一。 配置方式一: 以“root”用户,使用密钥或密码登录裸金属服务器。 进入裸金属服务器的命令行界面,查询网卡信息。 ip link 返回信息示例如下: 其中,“eth0”和“eth1”为承载VPC网络的网络设备,“eth2”和“eth3”为承载增强高速网络的网络设备。 执行以下命令,查看“/etc/udev/rules.d/”目录下是否有“80-persistent-net.rules”配置文件。 ll /etc/udev/rules.d/ | grep 80-persistent-net.rules 如果存在“80-persistent-net.rules”,且该配置文件中已存在2中查询到的除“bond0”和“lo”以外的其它所有网卡和对应的MAC地址,请执行6。 否则,继续执行4。 执行以下命令,将“/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文件拷贝一份(文件名为“/etc/udev/rules.d/80-persistent-net.rules”)。 cp -p /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 /etc/udev/rules.d/80-persistent-net.rules 如果没有“/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文件,请直接创建“/etc/udev/rules.d/80-persistent-net.rules”文件,按如下格式填写内容: SUBSYSTEM=="net", ACTION=="add", DRIVERS=="?*", ATTR{address}=="4c:f9:5d:d9:e8:ac", NAME="eth0"SUBSYSTEM=="net", ACTION=="add", DRIVERS=="?*", ATTR{address}=="4c:f9:5d:d9:e8:ad", NAME="eth1" 设置udev规则。 将2中查询到的除“eth0”和“eth1”以外的网卡(即“/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中未体现的网卡MAC地址和名称),写入“/etc/udev/rules.d/80-persistent-net.rules”文件中,使得裸金属服务器重启复位后,网卡名称和顺序不会发生改变。 网卡的MAC地址和名称中的字母,请使用小写字母。 vi /etc/udev/rules.d/80-persistent-net.rules 修改后的示例如下: 修改完成后,按“Esc”,输入:wq保存并退出。 执行以下命令,将网络配置文件“/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0”拷贝为“/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1”,将网络配置文件“/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拷贝为“/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2”和“/etc/sysconfig/network/ ifcfg-eth3”。 cp -p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0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1 cp -p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2 cp -p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3 执行以下命令,编辑“/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2”和“/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3”,配置“eth2”设备和“eth3”设备的网络配置文件。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2 “eth2”按以下格式编辑: USERCTL=noMTU=8888NM_CONTROLLED=noBOOTPROTO=staticDEVICE=eth2TYPE=EthernetONBOOT=yesMASTER=bond1SLAVE=yes 其中,“BOOTPROTO”参数取值修改为“static”,“DEVICE”为对应的网络设备名称,取值即为“eth2”,“MASTER”为对应的增强高速网卡bond的名称,取值如“bond1”,其他参数可保持不变。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3 “eth3”按以下格式编辑(格式和规则和“eth2”一致): USERCTL=noMTU=8888NM_CONTROLLED=noBOOTPROTO=staticDEVICE=eth3TYPE=EthernetONBOOT=yesMASTER=bond1SLAVE=yes 执行以下命令,编辑“/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1”。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1 按以下格式编辑: MACADDR=40:7d:0f:52:e3:a5BONDING_MASTER=yesUSERCTL=noONBOOT=yesNM_CONTROLLED=noBOOTPROTO=staticBONDING_OPTS="mode=1 miimon=100"DEVICE=bond1TYPE=BondIPADDR=10.10.10.101NETMASK=255.255.255.0MTU=8888 其中, “MACADDR”参数取值修改为增强高速网卡“eth2”或者“eth3”设备的MAC地址。 “BOOTPROTO”参数取值修改为“static”。 “DEVICE” 参数取值修改为“bond1”。 “IPADDR” 参数取值修改为待给“bond1”分配的IP地址(为增强高速网络规划的IP地址在没有与VPC网段冲突的情况下可任意规划,需要通过增强高速网络通信的裸金属服务器须将增强高速网络配置在同一个网段),如“10.10.10.101”。 “NETMASK”参数为给增强高速网络“bond1”配置的IP的子网掩码。 其他参数可保持不变。 修改完成后,按“Esc”,输入:wq保存并退出。 执行以下命令,启动增强高速网络端口组“bond1”。 首先启动增强高速网卡“eth2”和“eth3”设备。 ifup eth2 ifup eth3 ifup bond1 参见上述步骤,完成其他裸金属服务器的配置。 待其他裸金属服务器配置完成后,互相ping对端增强高速网络配置的同网段IP,检查是否可以ping通。 配置方式二: 以“root”用户,使用密钥或密码登录裸金属服务器。 进入裸金属服务器的命令行界面,查询网卡信息。 ip link 返回信息示例如下: 其中,MAC地址为“fa:16”开头的网卡为承载VPC网络的网络设备,如eth0,eth1;MAC地址为增强高速网卡查看方式中显示的MAC地址的网卡为承载增强高速网络的网络设备,如eth6,eth7。 执行以下命令,编辑“/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6”和“/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7”,配置“eth6”设备和“eth7”设备的网络配置文件。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6 “eth6”按以下格式编辑: USERCTL=noMTU=8888NM_CONTROLLED=noBOOTPROTO=staticDEVICE=eth6TYPE=EthernetONBOOT=yesMASTER=bond1SLAVE=yes 其中,“BOOTPROTO”参数取值修改为“static”,“DEVICE”为对应的网络设备名称,取值即为“eth6”,“MASTER”为对应的增强高速网卡bond的名称,取值如“bond1”,其他参数可保持不变。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7 “eth7”按以下格式编辑(格式和规则和“eth6”一致): USERCTL=noMTU=8888NM_CONTROLLED=noBOOTPROTO=staticDEVICE=eth7TYPE=EthernetONBOOT=yesMASTER=bond1SLAVE=yes 执行以下命令,编辑“/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1”。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1 按以下格式编辑: MACADDR=00:2e:c7:e0:b2:37BONDING_MASTER=yesUSERCTL=noONBOOT=yesNM_CONTROLLED=noBOOTPROTO=staticBONDING_OPTS="mode=1 miimon=100"DEVICE=bond1TYPE=BondIPADDR=10.10.10.101NETMASK=255.255.255.0MTU=8888 其中, “MACADDR”参数取值修改为增强高速网卡“eth6”或者“eth7”设备的MAC地址。 “BOOTPROTO”参数取值修改为“static”。 “DEVICE” 参数取值修改为“bond1”。 “IPADDR” 参数取值修改为待给“bond1”分配的IP地址(为增强高速网络规划的IP地址在没有与VPC网段冲突的情况下可任意规划,需要通过增强高速网络通信的裸金属服务器须将增强高速网络配置在同一个网段),如“10.10.10.101”。 “NETMASK”参数为给增强高速网络“bond1”配置的IP的子网掩码。 其他参数可保持不变。 修改完成后,按“Esc”,输入:wq保存并退出。 执行以下命令,启动增强高速网络端口组“bond1”。 首先启动增强高速网卡“eth6”和“eth7”设备。 ifup eth6 ifup eth7 ifup bond1 参见上述步骤,完成其他裸金属服务器的配置。 待其他裸金属服务器配置完成后,互相ping对端增强高速网络配置的同网段IP,检查是否可以ping通。 如果需要配置VLAN,则按照以下步骤配置。 根据需要配置的VLAN,配置相应VLAN子接口。假设VLAN为316,执行以下命令,编辑“/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1.316”。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1.316 按以下格式编辑: USERCTL=noONBOOT=yesNM_CONTROLLED=noBOOTPROTO=staticDEVICE=bond1.316TYPE=EthernetIPADDR=10.10.0.101NETMASK=255.255.255.0VLAN=yesPHYSDEV=bond1 其中, “DEVICE”参数取值修改为新增的bond子接口名称。 “IPADDR”参数取值修改为待给“bond1.316”分配的IP地址(为增强高速网卡VLAN子接口规划的IP地址在没有与VPC网段冲突的情况下可任意规划,需要通过增强高速网卡VLAN子接口通信的裸金属服务器须将增强高速网卡VLAN子接口配置在同一个网段),如“10.10.0.101”。 “NETMASK”参数为给增强高速网卡“bond1.316”配置的IP的子网掩码。 其他参数可保持不变。 修改完成后,按“Esc”,输入:wq保存并退出。 待其他裸金属服务器配置完成后,互相ping对端增强高速网络VLAN子接口的同网段IP,检查是否可以ping通。
  • 创建并管理裸金属服务网络 安全组 一般按以下步骤使用安全组: 创建安全组。 添加安全组规则。 在创建裸金属服务器时将实例加入安全组。 删除安全组规则。 删除安全组。 弹性公网IP 一般按以下步骤使用弹性公网IP: 绑定弹性公网IP至服务器。 从服务器解绑弹性公网IP。 虚拟私有云 您可以为网卡绑定额外的IP地址(称为虚拟IP,或者浮动IP),从而实现更灵活的网络功能。还可以开启网卡的“源/目的检查”,这有助于防止伪装报文攻击,提升安全性。 为裸金属服务器绑定虚拟IP地址 设置网卡的源/目的检查 高速网络 关于高速网络有如下操作: 管理高速网络 自定义VLAN网络 关于自定义VLAN网络有如下操作: 自定义VLAN网络概述 自定义VLAN网络需要在操作系统中配置,不同操作系统类型配置方法也不同,参考配置自定义VLAN网络(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12系列)~配置自定义VLAN网络(Windows Server系列)。
  • 创建并管理磁盘 一般操作 当磁盘作为数据盘使用时,按如下步骤使用磁盘: 创建磁盘,可分为: 通过云硬盘服务创建磁盘。 通过专属分布式存储服务创建磁盘。 通过专属企业存储服务创建磁盘。 想了解三种方式的差异,请参阅磁盘类型概述。 挂载数据盘。 初始化数据盘。 卸载数据盘。 删除磁盘。 变更配置 如果已有的系统盘或数据盘的容量无法满足需求,您可以扩容磁盘。磁盘扩容完成后,需要将扩容部分的容量划分至原有分区中,或者对扩容部分的磁盘分配新的分区。
  • 创建并管理裸金属服务器 一般操作 通常按以下步骤使用裸金属服务器: 参考创建裸金属服务器创建裸金属服务器实例。 若裸金属服务器配额不足,您可以申请扩大配额。 登录裸金属服务器实例。使用的操作系统不同,登录方式也不同。 Linux实例:远程登录方式、SSH密钥方式登录或者SSH密码方式登录。 Windows实例:远程桌面连接(MSTSC方式)。 关机裸金属服务器。 释放裸金属服务器。 计费管理 您可以使用不同的方式续费包年/包月裸金属服务器: 手动续费。 自动续费。
  • Linux服务器登录方式概述 根据裸金属服务器的网络设置,以及您本地设备的操作系统,您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登录Linux服务器。 表1 Linux服务器登录方式说明 能访问公网 本地设备操作系统 登录方法 是/否 Windows或者Linux 远程登录方式 是 Windows 使用PuTTY等远程连接工具: 登录凭证为SSH密钥对:SSH密钥方式登录 登录凭证为密码:SSH密码方式登录 是 Linux 使用命令: 登录凭证为SSH密钥对:SSH密钥方式登录 登录凭证为密码:SSH密码方式登录 父主题: 登录Linux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