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务器内容精选

  • 部署服务 表1 部署服务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说明 资源 资源是具备一定功能和作用的实例,是部署服务的管理对象,如WiseCloud::MicloudService::NuwaContainer实例、WiseCloud::Cache::D CS 实例等。 组件 组件是一个具有相同资源的集合,组件具备以下特点: 可以在组件中声明资源以及资源之间的依赖关系。 同一个资源只能属于一个组件。 组件下的所有资源上下文一致。 环境 环境是一个具有相同组件的集合,环境具有以下特点: 部署服务代码中的environment-id是“环境”的唯一索引。 不同环境下的组件和资源可以同名,同一环境下的资源和组件名称需要保证唯一。 一个组件只能属于一个环境,一个环境下会有多个组件。 环境变更的本质是环境下组件的变更。 流水线 流水线是将多个组件的变更组合起来的流程描述,描述各个组件变更的方式和次序。 变更工单 变更工单是实施现网变更的授权许可,业务需要发起现网变更时,通常会由研发人员提交变更电子流,并附上对应的变更文档。该电子流被审批通过后,会在变更工单管理中,创建一条对应的变更工单,运维人员可使用变更工单实施变更。 变更计划 变更计划是部署服务发起具体变更动作前的风险影响评估过程。通过风险影响评估过程可以得到,本次变更可能导致的资源动作和属性差异变化,以及可能的风险项。 变更风险项 变更风险项是某个资源的具体变更的风险认定。其描述了认定为风险变更的属性变化,以及能够审批允许的审批人列表。 变更电子流 变更电子流是用于无人值守变更的高度自动化的变更方式,是在部署服务基础上,尽可能将所有的运维手工选择操作前移到提交电子流之前。 Terraform Terraform是HashiCorp公司开发的基础设施即代码(Infrastructure-as-Code,IaC)软件,它能自动化的进行 资源编排 ,用于安全高效地预览、配置和管理云基础架构和资源,并提供自定义解决方案。
  • 监控服务 表2 监控服务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说明 监控 是采集、汇总和分析IT基础设施、服务组件以及程序应用的运行指标,以了解其当前状态和运行状况,判断是否安全可靠的过程,是保证业务持续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 告警 告警是监控系统的响应组件,它根据指标值的变化按照既定的策略执行响应操作,其主要目的是引起人们对系统当前状态的关注。告警定义包含基于指标的条件或阈值以及当指标值达到或超出定义条件时要执行的操作。 告警通知 告警的通知在所有的告警处理的链路结束以后才会发生。告警处理模块会根据上报告警的上下文获取告警的值班配置,值班配置由业务预置。 告警屏蔽 为您提供短时间的屏蔽功能,可以通过设置告警屏蔽的规则,告警将在屏蔽的时间内不再触发任何通知,规则结束后,将会被再次唤醒,屏蔽期间告警被清除后,将不再触发任何通知,减少您的处理频度。 告警过滤 告警过滤是直接在接入的阶段就将告警屏蔽,告警仍然会进入Bypass的数据库但不会再向下发送给告警处理模块。 告警收敛 多个维度的告警,通过特定的条件将它们变为一条告警,只需要配置自定义的收敛规则,就可以将重复告警收敛到一起,还有默认的规则帮助你维护告警。 告警标记 告警标记的作用是为一段时间内的告警打上标签,例如现网变更或者现网演练时,由于要模拟大量异常请求和其他操作会造成大量无用告警上报,标记的作用就是为这一段时间的告警打上标签与正常告警进行区分。 告警定义 对于繁琐复杂的告警上报字段感到困惑,使用统一定义,将会自动下发到业务对应的agent,更加人性化的界面设计,使告警上报更加统一、准确。 告警修复 设置特定的命中条件,告警在发送通知之前会执行预置的修复脚本,进行修复操作,自动帮你修复简单的告警。 语音值班配置 当告警生成时,配置对应的责任人,通过 WeLink 、短信、电话等多种形式,快速将异常情况通知到责任人。 日志 日志是指设备、系统或服务程序在运作时都会产生的事件记录,每一行日志都记载着日期、时间、使用者及动作等相关操作的描述。一般系统会有各种各样的日志文件,如应用程序日志,安全日志、系统日志、Scheduler服务日志、WWW日志、DNS服务器日志等。 日志项目 日志项目是一个包含多个日志服务配置的整体,可以看作是一个微服务实例。 同一个微服务实例下的日志服务配置应当包含在一个日志项目中。 不同微服务实例使用完全相同的日志服务配置时,也可以共用同一个日志项目。 日志空间 日志空间是日志服务为微服务的日志分配的使用空间。 业务须在日志接入页面填写日志相关信息并提交申请日志空间,日志空间支持定义空间内日志的结构化格式信息,此时要求所有使用此空间的日志都满足该日志格式。 日志采集配置 日志采集配置是日志服务采集端在采集微服务实例中日志时所需的配置,一种日志对应一项采集配置。 日志采集配置须归属于一个日志项目,并使用一个已分配好的日志空间。 日志采集配置之间可以共用日志空间,此时需要关注日志空间的日志格式要求,未定义日志格式的空间可不用关注。 事件 事件是指IT基础设施、服务组件以及程序应用等运行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事件可通过监控系统自动生成、客户报障生成或SRE主动巡检生成等。监控系统生成事件首先要采集和分析运行数据,然后根据预定规则判断是否需要生成事件。 HCW HW Cloud Watch,AppStage运维中心提供的监控系统,也称为云眼,可以提供监控、告警功能。 HCW Agent 监控系统的采集框架,需要在每台主机上部署,部署路径为/opt/huawei/HCW_Agent。 EAP 事件自动化平台(Event & Action Platform,EAP),通过集成各系统动作,解决复杂运维场景的操作编排功能。 流程 可以通过EAP平台所提供的各种动作组合来编排解决具体运维场景的流程。 动作 各服务的操作(例如部署任务、执行作业、确认告警等)封装。 标签 对某一类特定群体或对象的某项特征进行的抽象分类和概括,其值(标签值)具备可分类性。 标签树 标签树负责标签的管理,包括标签的创建,删除,修改。系统标签由系统管理员统一进行管理,业务自定义标签由业务人员进行管理。 逻辑主体 逻辑主体是业务实体的抽象,是基于物理表(MPPDB、ClickHouse、Influxdb)创建。逻辑主体和物理表之间存在映射关系,逻辑主体的字段名称和物理表可以不一样,这也是为了实现业务属性和物理表之间的解耦。 一个逻辑主体可以映射多种物理实体,当底层数据物理表变更,上层的指标逻辑定义可以不用发生变化。 指标 指标是指在被观测系统中观察和收集的资源使用或行为的测量值,可能是原始采集的数据,也可能是后期经过各种计算和统计方法得到的数值。 令牌 令牌是使用数据源的鉴权方式,只有通过对应业务的token的鉴权,才能使用对应的数据源。 视图 指标本身包含了业务计算规则,只有结合数据源才能真正被查询。视图,就是指标 + 物理表的结合,也是监控大盘上直接可被查询的对象。视图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指标,例如折线图只需要单指标的视图,但是表格就需要多指标的视图。 查询视图(Query View)。直接作用于物理表的查询视图,大多用在druid实时监控场景。 长期存储视图(Long Term View)。基于查询视图,可以创建长期存储视图。如果觉得某个查询视图值得被长期持久化,就可以使用该能力。长期存储视图会自动创建三个聚合任务,分别是5分钟粒度、小时粒度、天粒度。 持久化视图(Persistent View)。基于查询视图,可以创建持久化视图。部分视图需要出日报,就可以使用该能力。该视图会自动创建一个汇聚任务。 异常检测视图(Anomaly Detect View)。基于查询视图,可以创建异常检测视图,用来为异常检测任务提供数据。 插件 可在机器上执行并采集各项参数的二进制文件或者脚本。
  • 弹性网络服务 弹性网络服务(ENS)通过引入“隔离域”这一网络资源概念,将业务使用的底层网络资源进行封装,为具有相同安全保护需求并相互信任的服务提供访问策略的安全分组。当服务器加入到隔离域后,即受到这些访问规则的保护。访问规则继承自选定的安全区域(安全域),并根据租户声明的服务依赖关系自动生成。 图1 ENS与原有模式差异 隔离域内部是在虚机子网或者容器网段上加安全域包装在一起的,当建立了隔离域后,业务层只感知隔离域与隔离域之间的互通关系。 图2 业务感知差异
  • 部署服务 基础设施即代码(Infrastructure as code,简称IaC)是一种基于软件开发实践形成的基础设施的自动化方法,它强调一致、可重复的供给和变更系统及其配置。当代码发生变更后,可以进行自动化测试,测试完成后可自动化的应用变更到运行系统中。使用基础设施即代码的方法,可以使用敏捷工程的优秀实践(如测试驱动开发、持续集成、持续发布)可以快速安全的变更基础设施。 部署服务按架构元素(服务)组织资源,软件单元(微服务或函数)作为最小变更单元 ,执行变更的结果围绕服务环境进行资源管理,每个组件可以独立发布版本、独立变更。 基础设施即代码(Infrastructure as Code,简称IaC)是指使用代码方式来实现基础设施的配置和管理自动化的方法,通过将传统的手动配置和脚本化配置转变为代码形式,使得基础设施的管理更加一致、可重复、可追踪和可版本控制。 基础设施即代码(Infrastructure as Code,简称IaC)是一种将基础设施的配置和管理自动化的方法,通过将基础设施的配置编写成代码来实现。IaC的核心思想是将传统的手动配置和脚本化配置转变为代码形式,使得基础设施的管理更加一致、可重复、可追踪和可版本控制。以下是IaC的一些关键特点和优势: 版本控制:基础设施的配置可以通过版本控制系统(如Git)进行管理,这样可以跟踪变更历史,回滚到之前的配置,以及进行协作。 自动化部署:通过自动化工具(如Terraform、Ansible、Chef、Puppet等)可以快速部署和更新基础设施,减少人为错误。 一致性:确保在不同环境(开发、测试、生产等)中部署的基础设施具有一致的配置。 可重复性:相同的代码可以在不同的时间点重复执行,每次都能生成相同的基础设施环境。 模块化:基础设施的配置可以被分解为模块或组件,便于管理和复用。 文档化:代码本身就是一种文档,它清晰地说明了基础设施的配置和依赖关系。 审计和合规性:代码的变更历史可以被审计,有助于满足合规性要求。 跨团队协作:不同的团队可以在同一套代码基础上工作,提高协作效率。 减少环境差异:通过自动化部署,可以减少“在我的机器上可以运行”的问题,因为所有环境都是通过相同的代码配置的。 快速迭代:开发人员可以快速尝试新的基础设施配置,无需等待手动配置。
  • AppStage运维中心应用场景 华为云AppStage运维中心是以云原生应用为中心的一站式数智化运维平台,围绕SRE的工作场景,基于华为内外部优秀实践,把运维流程、工具在业务场景中持续打磨,基于AI持续构建运维活动“自动驾驶”能力,打造自动化、数据化、智能化运维平台,围绕运维的“感知(数字化)、决策(智能化)、执行(自动化)”能力持续提升,大大降低了企业用户维护和使用云原生应用的门槛。 父主题: AppStage运维中心简介
  • 运维中心的优势 简化运维管理:使用AppStage运维中心可以集中管理和监控所有的IT资源和服务,大大简化了运维管理的复杂性。通过统一的Console,SRE可以轻松地管理服务器、数据库、网络和应用等各个方面,实现应用生命周期 数据可视化 ,避免数据孤岛。 提高运维效率:AppStage运维中心提供了自动化的运维流程和任务调度功能,可以自动执行常见的运维任务,如监控、巡检和故障处理等,节省SRE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让运维团队能够更专注于解决重要的问题和提供高价值的服务。 实现故障快速恢复:AppStage运维中心具备强大的故障监测和自动恢复能力,当系统出现故障或异常时,AIOps可以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最大限度地减少停机时间和业务中断,减轻可能出现的业务损失和客户流失。 提供实时监控和报告:AppStage运维中心集成了丰富的监控和报表功能,可以实时监控系统的性能指标、资源利用率和安全状态等。通过可视化的报表和图表,SRE可以随时了解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及时的决策和调整。同时,这些信息也可以用于向上级管理层的汇报和运维成果展示。 降低运维成本:AppStage运维中心沉淀了华为在运维领域的管理经验,包括集成了简洁高效的运维流程,提高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在各个环节提升效率,减少人力投入。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数据分析,优化资源配置,预测未来需求,以降低IT资源成本。企业将应用迁移至华为云后,通过AppStage运维中心来自主管理和运维,可以自然使用上述能力获得成本优势。 提高运维安全性:AppStage运维中心通过身份验证、访问控制和加密等技术,保护企业应用不受攻击、侵入、干扰和破坏,确保客户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通过自动化变更、操作防呆等减少SRE的误操作风险。
  • 运维面临的问题 快速迭代对稳定性持续冲击,业务上线速度和现网稳定性之间存在冲突,发布周期变短,可能存在每个版本都没有经过充分的现网验证。 各业务基于开源软件或者基于 AOM 、LTS、 APM 等自己构建,运维组织、人员能力及知识体系需要快速发展,无统一的数据接入、监控、诊断、 数据治理 体系,各工具能力参差不齐。 系统整体可用性依赖全栈可用性,运维人员需要利用数据被动变主动,及时发现问题,精准定位问题。 内部运维人员的操作可能带来业务安全的不确定性,外部安全攻击渗透频率日趋增多,攻击技术手段越发高超,数据泄露代价更大。
  • 演练服务 表3 演练服务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说明 BCM 业务连续性管理(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BCM),是识别业务潜在威胁,分析威胁一旦发生对业务运营可能带来的影响,通过有效应对措施保护关键利益关系人的利益、信誉、品牌和价值创造活动,建设业务恢复能力的管理过程。 演练 通过向系统的指定位置注入指定故障,观察实验结果,以验证和提高系统可用性的过程。 IMP 应急预案( Incident Management Plan,IMP),是为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保护人员安全、降低财产损失、加强应急沟通拟制的应对程序和计划,防止损失扩大。 BCP 业务连续性计划(Business Continuity Plan,BCP),保证关键产品关键活动在预定可接受水平上的业务连续。在业务影响分析 、风险评估和恢复策略选择的基础上,拟制应对方案和计划。 故障场景 是对现实情况中故障的模拟,通过向被测系统注入故障,实现测试、优化系统稳定性的目的。 故障模式 是演练服务中的混沌工程工具根据系统可能发生故障的直接或根本原因,模拟出各种故障场景的能力。 稳态指标 是根据系统稳态的假说,分析给出一组代表系统健康度的指标及度量阈值,这组指标就被称为稳态指标。 演练监控 为了判断系统是否稳定运行以及故障注入是否执行成功,可提前配置系统稳态指标,在演练过程中实时监测,感知系统状态变化。
  • 演练服务 表3 演练服务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说明 BCM 业务连续性管理(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BCM),是识别业务潜在威胁,分析威胁一旦发生对业务运营可能带来的影响,通过有效应对措施保护关键利益关系人的利益、信誉、品牌和价值创造活动,建设业务恢复能力的管理过程。 演练 通过向系统的指定位置注入指定故障,观察实验结果,以验证和提高系统可用性的过程。 IMP 应急预案( Incident Management Plan,IMP),是为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保护人员安全、降低财产损失、加强应急沟通拟制的应对程序和计划,防止损失扩大。 BCP 业务连续性计划(Business Continuity Plan,BCP),保证关键产品关键活动在预定可接受水平上的业务连续。在业务影响分析 、风险评估和恢复策略选择的基础上,拟制应对方案和计划。 故障场景 是对现实情况中故障的模拟,通过向被测系统注入故障,实现测试、优化系统稳定性的目的。 故障模式 是演练服务中的混沌工程工具根据系统可能发生故障的直接或根本原因,模拟出各种故障场景的能力。 稳态指标 是根据系统稳态的假说,分析给出一组代表系统健康度的指标及度量阈值,这组指标就被称为稳态指标。 演练监控 为了判断系统是否稳定运行以及故障注入是否执行成功,可提前配置系统稳态指标,在演练过程中实时监测,感知系统状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