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务器内容精选

  • 云硬盘扩容时需要先卸载吗 扩容操作分为以下两部分: 通过管理控制台扩容云硬盘的存储容量,主要情况如下: 共享云硬盘扩容前需要先卸载,当处于“可用”状态后,才可以扩容。 非共享云硬盘可以在不卸载的情况下扩容,有以下约束限制: 云硬盘状态为“正在使用”,并且云硬盘所挂载的云服务器状态必须为“运行中”或者“关机”状态。 扩容“正在使用”的云硬盘对云硬盘所挂载的云服务器操作系统有要求,仅部分操作系统支持。 扩容状态为“正在使用”的云硬盘时,对云硬盘所挂载的云服务器操作系统有要求,具体可参见扩容云硬盘容量。 登录云服务器对云硬盘执行扩容后操作,即将新增划分至原有分区内,或者为新增容量分配新的分区。 Windows和Linux均不涉及卸载操作。 父主题: 云硬盘扩容问题
  • Linux CentOS 6.5等较老版本的操作系统用fdisk创建分区时,默认为非4KiB对齐选择初始磁柱编号,对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建议针对该类操作系统,在创建分区时4KiB对齐选取初始磁柱编号。 本文以“CentOS 7.2 64位”操作系统为例,不同操作系统的格式化操作可能不同,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操作步骤和差异请参考对应操作系统的产品文档。 登录云服务器并切换为root用户。 安装fio性能测试工具。 yum install fio 进行性能测试之前,请执行以下步骤,确认磁盘分区的初始磁柱编号是否已经4KiB对齐。 fdisk -lu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centos sdc]# fdisk -lu Disk /dev/xvda: 10.7 GiB, 10737418240 bytes, 20971520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label type: dos Disk identifier: 0x7db77aa5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xvda1 * 2048 20968919 10483436 83 Linux Disk /dev/xvdb: 10.7 GiB, 10737418240 bytes, 20971520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dev/xvdc: 53.7 GiB, 53687091200 bytes, 104857600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label type: dos Disk identifier: 0x3cf3265c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xvdc1 2048 41943039 20970496 83 Linux 如果start对应的初始磁柱编号能被8整除,则表示4KiB对齐,请执行4进行性能测试。 如果start对应的初始磁柱编号不能被8整除,则表示未4KiB对齐,如需继续测试请删除原有分区,重新按照4KiB对齐选择初始磁柱编号。 删除分区并重新按照4KiB对齐选取初始磁柱编号会导致磁盘原有数据的丢失,请谨慎操作。 执行以下命令,使用fio工具测试磁盘性能。 测试随机写IOPS:fio -direct=1 -iodepth=128 -rw=randwrite -ioengine=libaio -bs=4k -size=10G -numjobs=1 -runtime=600 -group_reporting -filename=/opt/fiotest/fiotest.txt -name=Rand_Write_IOPS_Test 测试随机读IOPS:fio -direct=1 -iodepth=128 -rw=randread -ioengine=libaio -bs=4k -size=10G -numjobs=1 -runtime=600 -group_reporting -filename=/opt/fiotest/fiotest.txt -name=Rand_Read_IOPS_Test 测试写吞吐量:fio -direct=1 -iodepth=32 -rw=write -ioengine=libaio -bs=1024k -size=10G -numjobs=1 -runtime=600 -group_reporting -filename=/opt/fiotest/fiotest.txt -name=Write_BandWidth_Test 测试读吞吐量:fio -direct=1 -iodepth=32 -rw=read -ioengine=libaio -bs=1024k -size=10G -numjobs=1 -runtime=600 -group_reporting -filename=/opt/fiotest/fiotest.txt -name=Read_BandWidth_Test 测试单队列随机读时延:fio -direct=1 -iodepth=1 -rw=randread -ioengine=libaio -bs=4k -size=10G -numjobs=1 -runtime=60 -group_reporting -filename=/opt/fiotest/fiotest.txt -name=Rand_Read_LATE_Test 使用fio工具进行裸盘性能测试时,不能在已创建文件系统的磁盘上测试,因为fio性能测试会破坏文件系统,导致磁盘变为只读,需要删除后重新购买。 请尽量不要在保存业务数据的磁盘上进行测试。如果需要,请按照以下建议操作: 在测试开始前对磁盘数据进行备份,防止误操作造成数据丢失。 在测试命令中指定filename参数为某个文件,例如-filename=/opt/fiotest/fiotest.txt。 测试fio相关参数说明如表1所示。 表1 参数说明 参数 说明 direct 定义是否使用direct IO,可选值如下: 值为0,表示使用buffered IO 值为1,表示使用direct IO iodepth 定义测试时的IO队列深度。 此处定义的队列深度是指每个线程的队列深度,如果有多个线程测试,意味着每个线程都是此处定义的队列深度。fio总的IO并发数=iodepth * numjobs。例如: 单线程,且-iodepth=32,则该线程的IO队列深度为32,fio总的IO并发数=32*1=32。 多线程(3个线程),且-iodepth=32,则3个线程的IO队列深度均为32,fio总的IO并发数=32*3=96。 rw 定义测试时的读写策略,可选值如下: 随机读:randread 随机写:randwrite 顺序读:read 顺序写:write 混合随机读写:randrw ioengine 定义fio如何下发IO请求,通常有同步IO和异步IO: 同步IO一次只能发出一个IO请求,等待内核完成后才返回。这样对于单个线程IO队列深度总是小于1,但是可以通过多个线程并发执行来解决。通常会用16~32个线程同时工作把IO队列深度塞满。 异步IO则通常使用libaio这样的方式一次提交一批IO请求,然后等待一批的完成,减少交互的次数,会更有效率。 bs 定义IO的块大小(block size),单位是k、K、m和M等,默认IO块大小为4 KB。 size 定义测试IO操作的数据量,如果未指定runtime这类参数,fio会将指定大小的数据量全部读/写完成,然后才停止测试。 该参数的值,可以是带单位的数字,比如size=10G,表示读/写的数据量为10GiB;也可是百分数,比如size=20%,表示读/写的数据量占该设备总文件的20%的空间。 numjobs 定义测试的并发线程数。 runtime 定义测试时间。 如果未配置,则持续将size指定的文件大小,以每次bs值为分块大小读/写完。 group_reporting 定义测试结果显示模式,group_reporting表示汇总每个进程的统计信息,而非以不同job汇总展示信息。 filename 定义测试文件(设备)的名称。 此处选择文件,则代表测试文件系统的性能。例如:-filename=/opt/fiotest/fiotest.txt 此处选择设备名称,则代表测试裸盘的性能。例:-filename=/dev/vdb 须知: 如果在已经分区、并创建文件系统,且已写入数据的磁盘上进行性能测试,请注意filename选择指定文件,以避免覆盖文件系统和原有数据。 name 定义测试任务名称。
  • 操作须知 测试性能时,如果分区的初始磁柱编号是非4KiB对齐,则对性能影响较大,请先确保分区的初始磁柱编号已经4KiB对齐,再开始测试。 测试共享云硬盘性能时,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共享云硬盘必须同时挂载至多台云服务器(弹性云服务器或者裸金属服务器)。 当共享云硬盘挂载至多台弹性云服务器时,这些弹性云服务器必须位于同一个策略为“反亲和性”的云服务器组内。 如果弹性云服务器不满足反亲和性,则共享云硬盘性能无法达到最佳。
  • 为什么无法从云硬盘快照回滚恢复数据 如果无法从快照回滚数据,可能原因如下: 源云硬盘状态为“可用”或者“回滚数据失败”时才能回滚数据。如果源云硬盘状态为“正在使用”,请先卸载云硬盘再执行回滚数据操作,回滚成功后重新挂载云硬盘即可。 只支持回滚快照数据至源云硬盘,不支持快照回滚到其它云硬盘。 当快照在创建中时,不支持使用快照回滚数据至云硬盘。 开头为“autobk_snapshot_vbs_”、“manualbk_snapshot_vbs_”、“autobk_snapshot_csbs_”、“manualbk_snapshot_csbs_”的快照,是创建备份时系统自动生成的快照。该快照仅支持查看详细信息,无法用于回滚数据。 云耀云服务器 L实例 不支持卸载云硬盘,所以无法回滚数据。 父主题: 云硬盘快照问题
  • 云硬盘性能 表1 云硬盘性能数据表 参数 通用型SSD V2 云硬盘最大容量 系统盘:1024 GiB 数据盘:32768 GiB 描述 用于均衡各种事务型工作负载的价格和性能的通用SSD云硬盘 。 典型应用场景 各种主流的高性能、低延迟交互应用场景。 企业办公、虚拟桌面 大型开发测试 转码类业务 系统盘 大中型规模的数据库(SQL Server 、 Oracle 、NoSQL、PostgreSQL) 最大IOPS 128000 最大吞吐量 1000 MiB/s IOPS突发上限 NA 云硬盘IOPS性能计算公式 IOPS值由用户预配置,范围为3000~128000,具体可配置值≤(500*容量) 云硬盘吞吐量性能计算公式 吞吐量值由用户配置,范围为125~1000MiB/s,具体可配置值≤(IOPS/4) 单队列访问时延 1 ms API名称 说明: 此处API名称为云硬盘API接口中“volume_type”参数的取值,不代表底层存储设备的硬件类型。 GPSSD2
  • 计费示例 示例一:云硬盘采用包年/包月计费模式 客户在购买通用型SSD V2云硬盘时,容量选择100GiB,预配置性能为5000 IOPS、325MiBps吞吐量。 假设包年/包月容量价钱为0.5元/GiB/月,按需IOPS单价为0.0000153元/IOPS/小时,按需吞吐量单价为0.00194元/MiBps/小时。 购买1个月(30天)的总费用为:容量费用+IOPS费用+吞吐量费用=100*0.5*1+(5000-3000)*0.0000153*24*30+(325-125)*0.00194*24*30=50+22.032+279.36=351.392元 容量费用=包年/包月容量费用 IOPS费用=(预配置IOPS-基准IOPS)*IOPS单价*时长 吞吐量费用=(预配置吞吐量-基准吞吐量)*吞吐单价*时长 示例二:云硬盘采用按需计费模式 客户在购买通用型SSD V2云硬盘时,容量选择100GiB,预配置性能为5000 IOPS、325MiBps吞吐量。 假设按需容量价钱为0.000695元/GiB/小时,按需IOPS单价为0.0000153元/IOPS/小时,按需吞吐量单价为0.00194元/MiBps/小时。 购买24小时的总费用为:容量费用+IOPS费用+吞吐量费用=100*0.000695*24+(5000-3000)*0.0000153*24+(325-125)*0.00194*24=1.668+0.7344+9.312=11.7344元 容量费用=容量*容量单价*时长 IOPS费用=(预配置IOPS-基准IOPS)*IOPS单价*时长 吞吐量费用=(预配置吞吐量-基准吞吐量)*吞吐单价*时长
  • 配置预配置性能 进入购买磁盘页面。 在购买页面中,设置云硬盘的配置参数。 选择云硬盘类型为通用型SSD V2,并配置云硬盘容量。 设置IOPS。 设置吞吐量。 其他详细的参数配置,请参见购买云硬盘。 单击“立即购买”。 如果您选择的计费模式是“包年/包月”。 在“订单确认”页面,您可以再次核对云硬盘信息。 确认无误后,单击“去支付”。 在“支付”页面,根据界面提示,单击“确认付款”,页面显示“订单支付成功”。 单击“返回云硬盘控制台”,返回“云硬盘”主页面。 如果您选择的计费模式是“按需计费”。 在“规格确认”页面,您可以再次核对云硬盘信息。 确认无误后,单击“提交”,页面显示“任务提交成功”。 单击“返回磁盘列表”,返回“云硬盘”主页面。 如果您在购买通用SSD V2型云硬盘时,无法准确预测预配置性能吞吐量与IOPS配比,那么建议您采取“二一配比”方法设置性能:例如,假如您计划使用600MiB/s吞吐量,那么设置30000 IOPS;假如您计划使用1000MiB/s吞吐量,那么设置50000 IOPS。 如您在业务运行之后发现IOPS或者吞吐量无法满足业务诉求或者远超业务诉求,则可以随时调整IOPS或者吞吐量设置。
  • 计费公式 快照存储费用 = 快照单价 * 快照链容量 * 计费时长 快照单价:每GiB容量每小时的费用,单位为“元/GiB/小时”。关于快照单价,请参见云硬盘价格详情。 快照链容量:快照链下所有快照的数据块实际占用的存储空间。关于快照链容量计算,请参见标准快照容量计算原理。 计费时长:快照创建完成后开始计费,快照删除后结束计费。 计费示例: 假设快照单价为0.0001667元/GiB/小时,云硬盘EVS-Test,有一个快照链,快照链容量为100GiB,那么该快照链下所有快照存储3小时的费用如下: 快照存储费用 = 0.0001667元/GiB/小时 * 100GiB * 3小时 = 0.05001元
  • 云硬盘IOPS性能计算公式举例说明 单个云硬盘IOPS性能 =“最大IOPS”与“基线IOPS + 每GiB云硬盘的IOPS × 云硬盘容量”的最小值。 该性能计算公式不适用于通用型SSD V2和极速型SSD V2。 通用型SSD V2的IOPS值由用户预配置,范围为3000~128000,具体可配置值≤(500*容量(GiB))。 极速型SSD V2的IOPS值由用户预配置,范围为100~256000,具体可配置值≤(1000*容量(GiB))。 以超高IO云硬盘为例,单个超高IO云硬盘的最大IOPS为50000。 假如云硬盘容量为100 GiB,则该云硬盘IOPS性能 = min (50000, 1800 + 50 × 100 ),取50000与6800中的最小值,即该云硬盘IOPS性能为6800。 假如云硬盘容量为1000 GiB,则该云硬盘IOPS性能 = min (50000, 1800 + 50 × 1000 ),取50000与51800中的最小值,即该云硬盘IOPS性能为50000。
  • 云硬盘突发能力及原理 突发能力是指小容量云硬盘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达到IOPS突发上限,超过IOPS上限的能力。此处IOPS上限为单个云硬盘的性能。 突发能力适用于云服务器启动场景,一般系统盘容量较小,以50 GiB的超高IO云硬盘为例,如果没有突发能力,根据IOPS性能计算公式IOPS = min (50000, 1800 + 50 × 容量),50 GiB的超高IO云硬盘IOPS上限只能达到4300,但使用突发能力后,IOPS可高达16000,从而提升云服务器的启动速度。 以超高IO云硬盘为例,单个超高IO云硬盘的IOPS突发上限为16000。 容量为100 GiB的云硬盘,其IOPS上限为6800,IOPS突发上限为16000,因此在一定时间内该云硬盘的最大IOPS可达到16000。 容量为1000 GiB的云硬盘,其IOPS上限为50000,但是IOPS突发上限仅为16000,云硬盘的IOPS上限已经超过了突发IOPS,因此该云硬盘无需突发能力。 以下介绍云硬盘突发IOPS的消耗原理和储蓄原理。 突发的实现基于令牌桶,令牌桶中的初始令牌数量 = 突发时间 × IOPS突发上限,此处突发时间固定为1800 s。 以100 GiB的超高IO云硬盘为例,令牌桶容量为28800000个令牌(1800 s × 16000 )。 令牌的生成速度:该桶以6800个/s的速度生成令牌,其中6800为该云硬盘的IOPS上限。 令牌的消耗速度:根据实际IO使用情况而定,每个IO会消耗一个令牌,最大消耗速度为16000个/s,此处取突发IOPS上限和云硬盘IOPS上限的较大值。 消耗原理 当令牌消耗速度大于令牌的生成速度时,令牌数量会逐渐减少,最后IOPS会维持跟桶生成令牌的速度一致,即云硬盘的IOPS上限。本示例中,可以维持突发IOPS的时间为3130 s ≈ 28800000 / (16000 - 6800) 。 储蓄原理 当令牌的消耗速度小于令牌的生成速度时,桶中的令牌会逐渐增加,之后又可以拥有突发能力。本示例中,如果云硬盘暂停使用4235 s ≈ 28800000 / 6800,令牌桶就可以存满。 桶中的令牌数量只要大于零,云硬盘就具有突发能力。 本示例中令牌的消耗和储蓄原理如图1所示。蓝色柱状表示云硬盘IOPS的使用情况,绿色虚线为IOPS上限,红色虚线为IOPS突发上限,黑色曲线表示令牌数量的变化趋势。 当令牌数量大于零时,IOPS可以突破6800,即具有达到IOPS突发上限16000的能力。 当令牌数为零时,此时不具备突发能力,IOPS最大为6800。 当实际IOPS小于6800时,令牌数量开始增加,可以恢复突发能力。 图1 突发能力示意图
  • 云硬盘性能 云硬盘性能的主要指标包括: IOPS:云硬盘每秒进行读写的操作次数。 吞吐量:云硬盘每秒成功传送的数据量,即读取和写入的数据量。 IO读写时延:云硬盘连续两次进行读写操作所需要的最小时间间隔。 表1 云硬盘性能数据表 参数 极速型SSD V2(公测) 极速型SSD 通用型SSD V2 超高IO 通用型SSD 高IO 普通IO(上一代产品) 云硬盘最大容量(GiB) 系统盘:1024 数据盘:32768 系统盘:1024 数据盘:32768 系统盘:1024 数据盘:32768 系统盘:1024 数据盘:32768 系统盘:1024 数据盘:32768 系统盘:1024 数据盘:32768 系统盘:1024 数据盘:32768 描述 专用于对延迟敏感的业务关键型应用程序的极高性能 SSD云硬盘。 具备持续 IOPS 性能 超过 128000 IOPS、1000 MiB/s 吞吐量 适用于需要超大带宽和超低时延的场景。 容量与性能解耦,支持在容量固定的情况下,基于业务性能诉求,按需、灵活地调整IOPS和吞吐量。适合各种主流的高性能、低延迟交互应用场景。 超高性能云硬盘,可用于企业关键性业务,适合高吞吐、低时延的工作负载。 高性价比的云硬盘,适合中等性能诉求的企业应用。 可用于一般访问的工作负载f。 可用于不常访问的工作负载。 典型应用场景 数据库 Oracle SQL Server ClickHouse AI场景 数据库 Oracle SQL Server ClickHouse AI场景 企业办公、虚拟桌面 大型开发测试 转码类业务 系统盘 大中型规模的数据库(SQL Server 、 Oracle 、NoSQL、PostgreSQL) 转码类业务。 I/O密集型场景。 NoSQL Oracle SQL Server PostgreSQL 时延敏感型场景。 Redis Memcache 企业办公 中型开发测试 中小型数据库 Web应用 系统盘 普通开发测试 大容量、读写速率中等、事务性处理较少的应用场景。 日常办公应用 轻载型开发测试 不建议用于系统盘 最大IOPSa 256000 128000 128000 50000 20000 5000 2200 最大吞吐量a(MiB/s) 4000 1000 1000 350 250 150 50 IOPS突发上限a NA 64000 NA 16000 8000 5000 2200 云硬盘IOPS性能计算公式c IOPS值由用户预配置,范围为100~256000,具体可配置值≤(1000*容量(GiB)) IOPS = min (128000, 1800 + 50 × 容量(GiB)) IOPS值由用户预配置,范围为3000~128000,具体可配置值≤(500*容量(GiB)) IOPS = min (50000, 1800 + 50 × 容量(GiB)) IOPS=min (20000, 1800 + 12 × 容量(GiB)) IOPS = min (5000, 1800 + 8 × 容量(GiB)) IOPS = min (2200, 500 + 2 × 容量(GiB)) 云硬盘吞吐量性能计算公式b(MiB/s) 吞吐量≤min(4000,预配置IOPS/16) 吞吐量 = min (1000, 120 + 0.5 × 容量(GiB)) 吞吐量值由用户配置,范围为125~1000,具体可配置值≤(IOPS/4) 吞吐量 = min (350, 120 + 0.5 × 容量(GiB)) 吞吐量 = min (250, 100 + 0.5 × 容量(GiB)) 吞吐量 = min (150, 100 + 0.15 × 容量(GiB)) 吞吐量 = 50 单队列访问时延d(ms) 亚毫秒级 亚毫秒级 1 1 1 1~ 3 5~ 10 API名称e ESSD2 ESSD GPSSD2 SSD GPSSD SAS SATA a:最大IOPS、最大吞吐量、IOPS突发上限三个参数的值均为读写总和。比如最大IOPS=IOPS读+IOPS写。 b:以单块超高IO云硬盘吞吐量性能计算公式为例说明:起步120 MiB/s,每GiB增加0.5 MiB/s,上限为350 MiB/s。 c:以单块超高IO云硬盘IOPS性能计算公式为例说明:起步1800,每GiB增加50,上限为50000。 d:单队列指队列深度为1,即并发度为1。单队列访问时延是所有IO请求串行处理时IO的时延,表格中数据是4KiB数据块能达到的时延。 e:API名称代表云硬盘API接口中“volume_type”参数的取值,不代表底层存储设备的硬件类型。 f:高IO(专属分布式存储高IO除外)云硬盘由普通硬盘(HDD)提供支持,适合一般工作负载的应用场景,提供的性能中,基准吞吐量为每TiB 40MiB/s,最大吞吐量为每块云硬盘150MiB/s;对于负载较高的应用,建议使用更高规格的云硬盘,它们由固态硬盘(SSD)提供支持。 云硬盘的性能与数据块大小密切相关: 同一数据块大小,当最大IOPS或最大吞吐量中有一项指标达到最大值时,此时云硬盘性能达到最大,另一项指标无法再继续上升。 不同数据块大小,云硬盘性能达到最大的指标可能不同。 对于小数据块,例如4 KiB和8 KiB,性能可达到最大IOPS。 对于≥ 16 KiB的大数据块,性能可达到最大吞吐量。 以超高IO云硬盘为例,根据公式推算,超高IO云硬盘容量≥ 964 GiB时,IOPS最大可达50000,吞吐量最大可达350 MiB/s。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具体请参见表2。 表2 超高IO云硬盘性能上限 数据块大小(KiB) 最大IOPS 最大吞吐量(MiB/s) 4 约50000 约195 8 约44800 约350 16 约22400 约350 32 约11200 约350
  • 约束与限制 本章节介绍云硬盘产品功能的约束与限制。 表1 云硬盘使用约束限制 场景 限制项 限制说明 云硬盘容量 单个系统盘支持的容量范围 40 GiB - 1024 GiB 单个数据盘支持的容量范围 10 GiB - 32768 GiB MBR磁盘分区形式支持的磁盘最大容量 2 TiB GPT磁盘分区形式支持的磁盘最大容量 18 EiB 云硬盘性能 云硬盘性能的主要指标包括:IOPS、吞吐量、IO读写时延 不同类型云硬盘的性能有所不同,详情参见磁盘类型及性能介绍。 创建云硬盘的用户限制 账号要求 创建权限 用来创建云硬盘的账号必须实名认证。 用来创建云硬盘的账号必须拥有evs:volumes:create权限。关于添加权限请参见EVS自定义策略。 创建云硬盘 单次最多创建云硬盘数量 100个 从快照创建云硬盘 通过存量快照创建云硬盘时,云硬盘的模式(S CS I或VBD)、加密属性、可用区、云硬盘类型必须和源云硬盘保持一致。 开头为“autobk_snapshot_vbs_”、“manualbk_snapshot_vbs_”、“autobk_snapshot_csbs_”、“manualbk_snapshot_csbs_”的快照,是创建备份时系统自动生成的快照。该快照仅支持查看详细信息,无法用于创建云硬盘。 对于未开启极速可用功能的标准快照,不支持使用未上传完成的标准快照创建云硬盘。 开启极速可用功能的标准快照,标准快照在上传中,支持使用该快照创建云硬盘,但云硬盘的模式(SCSI或VBD)、加密属性、可用区、云硬盘类型必须和快照源云硬盘保持一致。 标准快照在上传完成后, 云硬盘的模式(SCSI或VBD)、加密属性、可用区、云硬盘类型和快照源云硬盘不需要保持一致。 从备份创建云硬盘 通过备份创建云硬盘时,不支持批量创建,单次只能创建一个云硬盘。 对于同一个备份,不支持并发创建多个云硬盘。如果此时正通过备份创建云硬盘A,那么需要等A创建完成后,才可以使用该备份创建新的云硬盘。 通过系统盘备份数据创建的云硬盘,只能用作数据盘,不支持用作系统盘。 从镜像创建云硬盘 通过镜像创建云硬盘时,磁盘模式和镜像源云硬盘保持一致。 通过镜像创建云硬盘时,云硬盘加密属性和镜像源云硬盘保持一致。 磁盘模式 云硬盘的磁盘模式在创建完成后不支持更改。 共享盘 云硬盘的共享属性在创建完成后不支持更改。 加密云硬盘 云硬盘的加密属性在创建完成后不支持更改。 挂载云硬盘 云硬盘与云服务器所属的区域和可用区的关系 一块云硬盘只能挂载到同一区域、同一可用区的云服务器上。 非共享盘可同时挂载的云服务器数量 1台 共享盘可同时挂载的云服务器数量 16台 一台云服务器可同时挂载的云硬盘数量 不同的实例类型限制不同。 具体可参见一台弹性云服务器可以挂载多少磁盘。 一台裸金属服务器可同时挂载的云硬盘数量 最多可以挂载60个云硬盘(1个系统盘,59个数据盘)。 仅支持挂载磁盘类型为SCSI的磁盘。 系统盘、数据盘挂载点范围 系统盘:/dev/vda、/dev/sda、/dev/xvda 数据盘:/dev/vd[b-z]、/dev/sd[b-z]、/dev/xvd[b-z] 扩容云硬盘 扩容云硬盘 支持扩大云硬盘容量,不支持缩小云硬盘容量。 扩容非共享盘 部分云服务器操作系统支持非共享盘处于“正在使用”状态扩容。 具体可参见扩容云硬盘容量。 扩容共享盘 扩容时必须从云服务器卸载,共享盘处于“可用”状态扩容。 扩容步长 1GiB 卸载云硬盘 卸载系统盘 系统盘目前支持离线卸载,即云服务器处于“关机”状态,才可以卸载系统盘。 卸载数据盘 数据盘支持离线或者在线卸载,即云服务器处于“关机”或“运行中”状态进行卸载。 删除云硬盘 删除按需计费云硬盘 云硬盘状态为“可用”、“错误”、“扩容失败”、“恢复数据失败”和“回滚数据失败”。 云硬盘资源未被其他服务资源占用锁定时。 对于共享云硬盘,必须从其所挂载的所有的云服务器上卸载成功时,才可以删除。 云硬盘未被加入到存储容灾服务的复制对中。如果云硬盘已经被加入到复制对中,需要先删除复制对,再删除云硬盘。 删除云硬盘 删除包年/包月云硬盘 无法直接删除,需要退订。 退订操作方法具体参见退订包年包月的云硬盘,退订规则具体请参见云服务退订规则说明。 快照 创建快照 系统盘和数据盘都支持创建快照。 加密磁盘的快照数据以加密方式存放,非加密磁盘的快照数据以非加密方式存放。 存量快照的企业项目与源云硬盘的企业项目保持一致。 单个云硬盘最多支持手动创建7个存量快照。 单个云硬盘最多支持手动创建256个标准快照,其中支持开启极速可用功能的快照数量为7个。 单个云硬盘每次只能创建一个标准快照,且前一个标准快照创建完成后才可以创建下一个标准快照。 暂不支持使用边缘可用区中的云硬盘创建标准快照。关于边缘可用区和普通可用区的区别请参考《智能边缘小站用户指南》。 暂不支持使用普通IO和高IO类型的云硬盘创建启用了快照极速可用功能的标准快照。 一般情况下,创建标准快照所需的时间为分钟级,且和云硬盘实际写入的数据量大小有关,数据量越大,创建标准快照所需的时间越长。首次为云硬盘创建标准快照,数据量为全量,所需时间较长;再次创建标准快照时,所需时间相对较短,但仍和上一个标准快照的数据量变化有关,数据量变化越大,所需时间越长。 当使用快照回滚至云硬盘时,该云硬盘创建的下一个标准快照为全量快照。 创建标准快照期间,使用云硬盘所产生的增量数据不会备份到所创建的标准快照中。 创建标准快照期间,即使删除源云硬盘也不会影响标准快照的创建。 快照 快照极速可用功能 支持的云硬盘类型有:极速型SSD V2、极速型SSD、通用型SSD V2、通用型SSD、超高IO。 仅支持在创建标准快照时开启极速可用功能,创建后不支持开启。 单个云硬盘最多支持创建7个极速可用快照。 启用快照极速可用功能后,快照在创建过程中,不支持关闭极速可用功能。 当删除极速可用快照对应的云硬盘时,快照不会被删除,但会自动关闭极速可用功能。 快照 使用快照回滚数据至云硬盘 只支持回滚快照数据至源云硬盘,不支持快照回滚到其它云硬盘。 当源云硬盘状态为“可用”(即未挂载给云服务器,如果云硬盘已挂载至云服务器,需要先卸载云硬盘)或者“回滚数据失败”时,才可以执行该操作。 当快照在创建中时,不支持使用快照回滚数据至云硬盘。 开头为“autobk_snapshot_vbs_”、“manualbk_snapshot_vbs_”、“autobk_snapshot_csbs_”、“manualbk_snapshot_csbs_”的快照,是创建备份时系统自动生成的快照。该快照仅支持查看详细信息,无法用于回滚数据。 云硬盘挂载至竞价计费型实例、云耀云服务器L实例不支持快照回滚至云硬盘。 快照 使用快照创建云硬盘 通过存量快照创建云硬盘时,云硬盘的模式(SCSI或VBD)、加密属性、可用区、云硬盘类型必须和源云硬盘保持一致。 开头为“autobk_snapshot_vbs_”、“manualbk_snapshot_vbs_”、“autobk_snapshot_csbs_”、“manualbk_snapshot_csbs_”的快照,是创建备份时系统自动生成的快照。该快照仅支持查看详细信息,无法用于创建云硬盘。 对于未开启极速可用功能的标准快照,不支持使用未上传完成的标准快照创建云硬盘。 开启极速可用功能的标准快照,标准快照在上传中,支持使用该快照创建云硬盘,但云硬盘的模式(SCSI或VBD)、加密属性、可用区、云硬盘类型必须和快照源云硬盘保持一致。 标准快照在上传完成后, 云硬盘的模式(SCSI或VBD)、加密属性、可用区、云硬盘类型和快照源云硬盘不需要保持一致。 快照 删除快照 如果将创建快照的云硬盘删除,其对应的存量快照会被同时删除,但标准快照不会被删除。 当删除极速可用标准快照源云硬盘时,标准快照不会被删除,但会自动关闭极速可用功能。 删除快照时,从快照回滚的数据以及从快照新建的云硬盘不受影响。 重装操作系统或切换操作系统后,存量系统盘快照会被删除,数据盘快照不受影响,可以照常使用。 重装操作系统或切换操作系统后,标准快照不会被删除;但对于开启了极速可用功能的系统盘标准快照,其极速可用功能会被自动关闭。 开头为“autobk_snapshot_vbs_”、“manualbk_snapshot_vbs_”、“autobk_snapshot_csbs_”、“manualbk_snapshot_csbs_”的快照,是创建备份时系统自动生成的快照。您只可以查看该快照的详细信息,无法删除该快照。 变更云硬盘类型 变更前及变更过程中的约束限制 只有当云硬盘处于“可用”、“正在使用”状态时,支持变更云硬盘类型。 云硬盘快照在删除过程中,不支持变更云硬盘类型。 云硬盘类型变更过程中,无法对云硬盘进行其他操作,如创建快照、创建备份、云硬盘扩容、从快照回滚数据、挂载和卸载云硬盘、虚拟机制作镜像、删除云硬盘、从备份恢复数据、云硬盘过户。 云硬盘类型变更可能需要数小时才能成功,在某些时候可能会更长,且过程中无法中断操作。具体时间主要根据变更时吞吐量、存储空间大小、原硬盘类型决定。 同一时间段内,最多支持10个云硬盘同时变更。 如果云硬盘为系统盘,那么在变更类型的过程中,不支持更换操作系统。 超高IO 支持变更为极速型SSD。 通用型SSD 支持变更为极速型SSD、超高IO。 高IO 支持变更为极速型SSD、超高IO、通用型SSD。 普通IO(上一代产品) 支持变更为极速型SSD、超高IO、通用型SSD、高IO。 标签 数量 20个
  • 什么是区域、可用区? 区域和可用区用来描述数据中心的位置,您可以在特定的区域、可用区创建资源。 区域(Region):从地理位置和网络时延维度划分,同一个Region内共享弹性计算、块存储、对象存储、VPC网络、弹性公网IP、镜像等公共服务。Region分为通用Region和专属Region,通用Region指面向公共租户提供通用云服务的Region;专属Region指只承载同一类业务或只面向特定租户提供业务服务的专用Region。 可用区(AZ,Availability Zone):一个AZ是一个或多个物理数据中心的集合,有独立的风火水电,AZ内逻辑上再将计算、网络、存储等资源划分成多个集群。一个Region中的多个AZ间通过高速光纤相连,以满足用户跨AZ构建高可用性系统的需求。 图1阐明了区域和可用区之间的关系。 图1 区域和可用区 目前,华为云已在全球多个地域开放云服务,您可以根据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区域和可用区。更多信息请参见华为云全球站点。
  • 如何选择区域? 选择区域时,您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地理位置 一般情况下,建议就近选择靠近您或者您的目标用户的区域,这样可以减少网络时延,提高访问速度。 在除中国大陆以外的亚太地区有业务的用户,可以选择“中国-香港”、“亚太-曼谷”或“亚太-新加坡”区域。 在非洲地区有业务的用户,可以选择“非洲-约翰内斯堡”区域。 在拉丁美洲地区有业务的用户,可以选择“拉美-圣地亚哥”区域。 “拉美-圣地亚哥”区域位于智利。 资源的价格 不同区域的资源价格可能有差异,请参见华为云服务价格详情。
  • 操作场景 当云服务器的云硬盘空间不足时,会影响云服务器的运行速度,降低使用体验。此时你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来清理云硬盘空间。 使用系统自带云硬盘清理工具清理云硬盘空间 使用控制面板卸载不需要的程序 本文以操作系统Windows 2016的云服务器为例,介绍了清理云硬盘空间的常用操作。同时建议在日常使用中养成良好的云硬盘使用习惯,定期清理冗余文件,有助于您节省云硬盘空间。 定期将不常用的文件压缩保存,节省云硬盘空间。 定期使用云硬盘清理工具清理云硬盘空间,删除不需要的文件,并定期清理回收箱。 卸载不需要的程序,释放云硬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