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务器内容精选

  • 开发流程 开发Native Service前,请先了解整个Native Service的开发流程。 图1 流程图 创建Native Service AstroZero平台提供了创建原生服务工程的能力,原生服务工程本质上起到一种桥接的作用,用于将原生服务的API集成到AstroZero,使得运行于AstroZero之上的应用,更容易地使用原生服务的API。 配置Chart 通过AstroZero提供的图形化界面,配置部署Docker容器时需要的资源、存储和网络等一系列参数。配置后,生成Chart包并进行导出。导出后,可通过云容器引擎(Cloud Container Engine,简称CCE),在其他平台上部署安装Docker容器。 配置API 原生服务旨在帮助您在AstroZero平台上或外部系统,调用已开发好的服务。为了完成调用,需要知道服务开放了哪些接口,以及这些接口的请求参数、返回参数,完成设计API后,可在服务编排中进行调用,也可将API再封装为自定义公共接口,供外部系统调用自定义公共接口。 部署Native Service 配置完API后,还需要部署才可使用Native Service。请使用此前设计的Chart包,在CCE上完成服务的部署。 管理Native Service 部署Native Service后,您可以通过CCE控制台对其执行升级、查看日志、监控、伸缩、回退、删除等操作。 注册Native Service 注册Native Service后,才可以在AstroZero的其他组件内(如脚本、服务编排等)调用原生服务的接口,也可将该原生服务开放给第三方系统进行访问。 在服务编排或脚本中调用原生服务 Native Service部署成功且在AstroZero中接入服务实例后,系统会把在Native Service中配置的API接口生成相应的restaction。在服务编排中,可进行调用该restaction。 自定义公共接口 使用公共接口,可以将原生服务API发布到外部网关,第三方系统可以通过OAuth2.0调用AstroZero上的原生服务。 导出Native Service包给其他用户使用 当服务编排中,可以成功调用原生服务后,说明整个流程已经测通。此时,可以导出Native Service包给其他用户,其他用户可以在沙箱环境或者运行环境中安装该包,以便于使用该软件或进行定制。 父主题: 如何创建原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