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务器内容精选

  • 主节点与只读节点的通信 虽然主节点与只读节点共享底层存储数据,但是主节点和只读节点之间仍需要进行信息通信。 主节点发送到只读节点内容:redo的描述信息,比如redo日志的最新lsn和内部读取日志的接口信息。 只读节点发送到主节点内容: 只读节点当前的视图,视图中保存了当前的事务列表,主节点根据各个节点的视图信息,才能对undo日志进行purge清理。 只读节点的recycle_lsn,recycle_lsn表示只读节点读取数据页的最小lsn。对于只读节点来说,读取的数据页的lsn不会小于recycle lsn,主节点收集各个只读节点的recycle_lsn,来评估清理底层redo日志的位点。 各个只读节点的基本信息如节点ID, 最新消息更新时间戳等,用来主节点对只读节点的管理。 进行通信后,只读节点才能读取redo日志,进行数据可见性的更新。
  • 只读延迟的计算 只读延迟是指在主节点更新数据后,在多少时间后能在只读节点得到这个最新数据。 只读节点读取redo日志进行缓存数据更新,对应的redo日志的lsn,称为visible lsn,表示只读节点能读取数据页的最大lsn。对于主节点来说,每更新或者插入一条数据产生的最新redo日志的lsn为flush_to_disk_lsn,表示主节点能访问的数据页的最大lsn。只读延迟其实就是只读节点visible lsn相比于主节点flush_to_disk_lsn的延迟,举个例子,比如t1时刻:主节点flush_to_disk_lsn=100, 只读节点visible lsn=80, 经过一段时间只读节点回放redo日志后,t2时刻:主节点 flush_to_disk_lsn=130,只读节点visible lsn=100。那么此时我们可以计算出只读延迟为:t2-t1,因为经过t2-t1的时间后只读节点才能读取主节点t1时刻的数据。
  • 只读节点visible lsn的推进 根据延迟的计算方式,产生延迟的关键点在于只读节点visible lsn推进速度的快慢。 只读节点推进visible lsn的工作流程如下: 只读节点通过与主节点通信,获取最新redo的lsn和其描述信息。 从log store中读取redo日志到内存中。 redo 日志解析处理,失效内存中相关元数据信息、更新内存中的视图信息等。 推进visible lsn。 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节点和只读节点时延很小,但是在一些特殊场景下如主节点做大量DDL时候,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只读延迟。
  • 使用示例 表回收站功能提供以下命令用于操作回收站中暂存的表。 查看回收站中暂存的表 call dbms_recyclebin.show_tables(); 返回结果格式如下: +----------------+--------------------------+---------------+--------------+---------------------+---------------------+ | SCHEMA | TABLE | ORIGIN_SCHEMA | ORIGIN_TABLE | RECYCLED_TIME | PURGE_TIME | +----------------+--------------------------+---------------+--------------+---------------------+---------------------+ | __recyclebin__ | __innodb_test_db_t1_1069 | test_db | t1 | 2024-09-29 08:48:27 | 2024-10-02 08:48:27 | | __recyclebin__ | __innodb_test_db_t2_1070 | test_db | t2 | 2024-09-29 08:48:44 | 2024-10-02 08:48:44 | +----------------+--------------------------+---------------+--------------+---------------------+---------------------+ 表3 字段说明 字段 说明 SCHEMA 回收站中表的当前库名。 TABLE 回收站中表的当前表名。 ORIGIN_SCHEMA 移入回收站前的原库名。 ORIGIN_TABLE 移入回收站前的原表名。 RECYCLED_TIME 表被移入回收站的时间。 PURGE_TIME 预计表被自动清理的时间。 恢复回收站中的表 手动创建与原表表结构相同的新表后,通过INSERT INTO ... SELECT ...语句将表中数据恢复到新表 示例: 查询回收站中原库名为db,原表名为t1的表: call dbms_recyclebin.show_tables(); 返回结果格式如下: +----------------+--------------------------+---------------+--------------+---------------------+---------------------+ | SCHEMA | TABLE | ORIGIN_SCHEMA | ORIGIN_TABLE | RECYCLED_TIME | PURGE_TIME | +----------------+--------------------------+---------------+--------------+---------------------+---------------------+ | __recyclebin__ | __innodb_test_db_t1_1069 | db | t1 | 2024-09-29 08:48:27 | 2024-10-02 08:48:27 | | __recyclebin__ | __innodb_test_db_t2_1070 | db | t2 | 2024-09-29 08:48:44 | 2024-10-02 08:48:44 | +----------------+--------------------------+---------------+--------------+---------------------+---------------------+ 通过以上查询结果,确定需要恢复的表在回收站中的当前表名为__innodb_test_db_t1_1069,执行INSERT INTO ... SELECT ...命令,将回收站中表__innodb_test_db_t1_1069的数据恢复到新创建的表t1中: INSERT INTO `db`.`t1` SELECT * FROM `__recyclebin__`.`__innodb_test_db_t1_1069`; 通过INSERT INTO ... SELECT ...语句进行恢复不会移除回收站中暂存的数据,支持多次恢复,且生成的Binlog兼容性最佳。如实例存在基于Binlog的复制链路(如DRS 数据复制服务 、灾备实例),请避免使用call dbms_recyclebin.restore_table命令对回收站中的表进行恢复,建议使用INSERT INTO ... SELECT ...对数据进行恢复,降低由于目标端不支持表回收站功能、用户权限不足等原因导致复制中断的风险。 恢复回收站中的表到原库原表 call dbms_recyclebin.restore_table('TABLE_NAME'); 表4 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说明 TABLE_NAME 回收站中表的当前表名。 示例: 将回收站中表__innodb_test_db_t1_1069恢复到原库test_db,并保留原表名t1。 call dbms_recyclebin.restore_table('__innodb_test_db_t1_1069'); 恢复回收站中的表到指定库的指定表 call dbms_recyclebin.restore_table('TABLE_NAME', 'DEST_DB', 'DEST_TABLE'); 表5 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说明 TABLE_NAME 回收站中表的当前表名。 DEST_DB 指定表恢复到的数据库。 DEST_TABLE 指定表恢复后的表名。 示例: 将回收站中表__innodb_test_db_t1_1069恢复到指定库test_db2,并指定恢复后的表名为t3。 call dbms_recyclebin.restore_table('__innodb_test_db_t1_1069','test_db2','t3'); 执行恢复操作前请确保目标库存在,否则恢复命令将执行失败。 执行恢复操作前请确认目标库下不存在同名表,否则恢复将执行失败。 表回收站相关命令指定的引号内的库名、表名前后不允许有多余空格。 清理回收站中指定表 call dbms_recyclebin.purge_table('TABLE_NAME'); 表6 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说明 TABLE_NAME 回收站中表的当前表名。 示例: 手动清理回收站中表__innodb_test_db_t1_1069 call dbms_recyclebin.purge_table('__innodb_test_db_t1_1069');
  • 使用限制 当前版本支持分区级MDL锁功能,包括DROP PARTITION操作、RANGE和LIST分区方式的ADD PARTITION操作。 DROP PARTITION操作和ADD PARTITION操作仅支持inplace算法,不支持copy算法。 由于隔离级别可以设置为会话级别,如果transaction_isolation设置为REPEATABLE-READ或更高的隔离级别,在并发执行DDL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如下报错: ERROR HY000: Table definition has changed, please retry transaction。 这是正常现象,因为事务访问到了DDL创建的新分区。可以通过重新执行事务来解决这个问题。
  • 语法 扩展column_definition定义,支持在CREATE TABLE/ALTER TABLE ADD/ALTER TABLE CHANGE/ALTER TABLE MODIFY场景定义列属性时使用压缩特性。 create_definition: { col_name column_definition | {INDEX | KEY} [index_name] [index_type] (key_part,...) [index_option] ... | {FULLTEXT | SPATIAL} [INDEX | KEY] [index_name] (key_part,...) [index_option] ... | [CONSTRAINT [symbol]] PRIMARY KEY [index_type] (key_part,...) [index_option] ... | [CONSTRAINT [symbol]] UNIQUE [INDEX | KEY] [index_name] [index_type] (key_part,...) [index_option] ... | [CONSTRAINT [symbol]] FOREIGN KEY [index_name] (col_name,...) reference_definition | check_constraint_definition } alter_option: { table_options | ADD [COLUMN] col_name column_definition [FIRST | AFTER col_name] | ADD [COLUMN] (col_name column_definition,...) | CHANGE [COLUMN] old_col_name new_col_name column_definition [FIRST | AFTER col_name] | MODIFY [COLUMN] col_name column_definition [FIRST | AFTER col_name] ... 其中column_definition为: column_definition: { data_type [NOT NULL | NULL] [DEFAULT {literal | (expr)} ] [VISIBLE | INVISIBLE] [AUTO_INCREMENT] [UNIQUE [KEY]] [[PRIMARY] KEY] [COMMENT 'string'] [COLLATE collation_name] [COLUMN_FORMAT {FIXED | DYNAMIC | DEFAULT}] [COLUMN_FORMAT {FIXED|DYNAMIC|DEFAULT}|COMPRESSED[={ZLIB|ZSTD}**]] [ENGINE_ATTRIBUTE [=] 'string'] [SECONDARY_ENGINE_ATTRIBUTE [=] 'string'] [STORAGE {DISK | MEMORY}] [reference_definition] [check_constraint_definition] | data_type [COLLATE collation_name] [GENERATED ALWAYS] AS (expr) [VIRTUAL | STORED] [NOT NULL | NULL] [VISIBLE | INVISIBLE] [UNIQUE [KEY]] [[PRIMARY] KEY] [COMMENT 'string'] [reference_definition] [check_constraint_definition] }
  • 特性参数说明 表1 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描述 取值范围 默认值 级别 是否动态生效 rds_column_compression 当参数取值为0时,表示字段压缩特性关闭,不再支持显式或者自动创建压缩列。 当参数取值为1时,表示仅支持显式创建压缩列。 当参数取值为2时,表示同时支持显式或自动创建压缩列。 [0,2] 0 GLOBAL 是 rds_default_column_compression_algorithm 设置字段压缩特性默认的压缩算法,适用于如下场景: 显式创建压缩字段而不指定具体的压缩算法。 自动压缩场景。 ZLIB或ZSTD ZLIB GLOBAL 是 rds_column_compression_threshold 设置字段压缩特性的阈值。 当列定义最大长度小于此阈值时,可以显式创建压缩列,但会收到提示信息,不能自动地创建压缩列。 当列定义最大长度大于等于此阈值时,支持显式或者自动创建压缩列。 [20-4294967295] 100 GLOBAL 是 rds_zlib_column_compression_level 控制字段压缩特性中zlib压缩算法的压缩级别。 当参数取值为0时代表不压缩。 取值为除0外范围内的其他参数值时,取值越小,压缩速度越快但压缩效果越差;取值越大,压缩速度越慢但压缩效果越好。 [0,9] 6 GLOBAL 是 rds_zstd_column_compression_level 控制字段压缩特性中zstd压缩算法的压缩级别。 取值越小,压缩速度越快但压缩效果越差;取值越大,压缩速度越慢但压缩效果越好。 [1,22] 3 GLOBAL 是
  • 使用须知 TaurusDB实例内核版本大于等于2.0.54.240600可使用该功能。 不支持分区表、临时表、非InnoDB引擎表。 压缩字段上不能包含索引(主键、唯一索引、二级索引、外键、全文索引)。 仅支持的数据类型:BLOB(包含TINYBLOB、BLOB、MEDIUMBLOB、LONGBLOB),TEXT(包含TINYTEXT、TEXT、MEDIUMTEXT、LONGTEXT),VARCHAR,VARBINARY。 不支持在生成列上使用此特性。 不支持在分区表和带有压缩字段的表之间执行EXCHANGE PARTITION式语句。 不支持IMPORT TABLESPACE。 仅支持在CREATE TABLE/ALTER TABLE ADD/ALTER TABLE CHANGE/ALTER TABLE MODIFY场景使用此特性。 ALTER TABLE ADD COLUMN不支持INSTANT算法,ALTER TABLE {CHANGE|MODIFY} 语法涉及数据变化时不支持使用INSTANT算法。 自动压缩场景(rds_column_compression=2),定义字段的最大长度需大于等于字段压缩阈值(rds_column_compression_threshold)时才可以被添加压缩属性;显式压缩场景(rds_column_compression=1),若定义压缩字段的最大长度小于字段压缩阈值,字段仍可被添加压缩属性,同时收到warning信息。 若当前表中包含压缩字段,暂不支持NDP计算下推。 客户手动拉取BIN LOG 同步过程中ALTER语句会出现不兼容的问题,推荐客户侧使用HINT的方式来解决。 利用DRS迁移至无该特性的实例,压缩属性被消除。全量迁移任务可以进行,增量迁移时ALTER语句中存在压缩字段会导致迁移任务失败。 物理备份方面,利用备份去做数据恢复的版本也必须是带有字段压缩特性的。 升级至新版本之后,如果已经使用字段压缩功能,不支持回退至无该特性的版本。
  • 资源计划指令(plan_directive)管理 资源计划指令描述了一个资源消费组具体的资源配置情况,一个资源计划指令唯一对应一个资源消费组;一个资源消费组可以关联多个资源计划指令,其中至多只允许启用一个资源计划指令,启用资源计划指令由上述启用资源计划实现。 创建资源计划指令 dbms_resource_manager.create_plan_directive ( plan CHAR(128), group_or_subplan CHAR(128), comment VARCHAR(2000), mgmt_p1 bigint(20), utilization_limit bigint(20)); plan:资源计划(plan)的名称。 group_or_subplan:资源消费组(consumer_group)的名称。 comment:资源计划指令的描述信息,可为''。 mgmt_p1:在CPU资源争抢的情况下,承诺分配给本资源消费组的CPU资源占所属租户总CPU资源的比例,取值范围[0, 100],表示使用所属租户100%的CPU。同一租户且同一个资源计划(plan)所关联的所有资源计划指令(plan_directive)的mgmt_p1总和不超过100。当租户内的各个资源消费组发生CPU争抢,优先保证承诺分配各个资源消费组CPU资源,剩余的CPU资源由各个资源消费组争抢。承诺分配给资源消费组的CPU资源也遵循按需分配策略,不会预留,例如:承诺给当前资源消费组20%的CPU资源,但当前资源消费组业务量较少,只需要5%的CPU资源,则剩余的15%的CPU资源会按需分配给其他资源消费组。 utilization_limit:资源消费组可用的CPU资源的上限占所属租户总CPU资源的比例,取值范围为 [1, 100]。表示最大可使用租户全部CPU资源,如果取值为70则表示最大可使用租户70%的CPU资源。 同一资源消费组下的用户共享当前启用的资源计划指令配置的资源。例如:同一租户下的用户user1和user2都添加到资源消费组consumer_group1中,consumer_group1当前启用的资源计划指令的UTILIZATION_LIMIT为70,mgmt_p1为10,则user1和user2可使用的CPU资源总和最大为当前租户70%,CPU争抢时,保证user1和user2可获得的CPU资源总和为当前租户10%。 更新资源计划指令 dbms_resource_manager.update_plan_directive ( plan CHAR(128), group_or_subplan CHAR(128), new_comment VARCHAR(2000), new_mgmt_p1 bigint(20), new_utilization_limit bigint(20)); plan:资源计划(plan)的名称。 group_or_subplan:资源消费组(consumer_group)的名称。 comment:资源计划指令的描述信息,可为''。 mgmt_p1:在CPU资源争抢的情况下,承诺分配给本资源消费组的CPU资源占所属租户总CPU资源的比例,取值范围[0, 100],表示使用所属租户100%的CPU。同一租户且同一个资源计划(plan)所关联的所有资源计划指令(plan_directive)的mgmt_p1总和不超过100。当租户内的各个资源消费组发生CPU争抢,优先保证承诺分配各个资源消费组CPU资源,剩余的CPU资源由各个资源消费组争抢。承诺分配给资源消费组的CPU资源也遵循按需分配策略,不会预留,例如:承诺给当前资源消费组20%的CPU资源,但当前资源消费组业务量较少,只需要5%的CPU资源,则剩余的15%的CPU资源会按需分配给其他资源消费组。 utilization_limit:资源消费组可用的CPU资源的上限占所属租户总CPU资源的比例,取值范围为 [1, 100]。表示最大可使用租户全部CPU资源,如果取值为70则表示最大可使用租户 70%的CPU资源。 同一资源消费组下的用户共享当前启用的资源计划指令配置的资源。例如:同一租户下的用户user1和user2都添加到资源消费组consumer_group1中,consumer_group1当前启用的资源计划指令的UTILIZATION_LIMIT为70,mgmt_p1为10,则user1和user2可使用的CPU资源总和最大为当前租户70%,CPU争抢时,保证user1和user2可获得的CPU资源总和为当前租户10%。 删除资源计划指令 dbms_resource_manager.delete_plan_directive ( plan CHAR(128), group_or_subplan VARCHAR(128)); plan:资源计划(plan)的名称。 group_or_subplan:资源消费组(consumer_group)的名称。 删除正在启用的plan_directive, 将导致对应用户的资源配置失效。 查看资源计划指令 DBA_RSRC_PLAN_DIRECTIVES记录资源计划指令的详细信息。如果在系统租户下查看,则可以查询到所有租户的资源计划指令,如果在普通租户下查看,只能看到当前租户下的资源计划指令。 SELECT * FROM information_schema.DBA_RSRC_PLAN_DIRECTIVES;
  • CPU使用率统计 用户级CPU使用率 新增information_schema.cpu_summary_by_user视图,用于显示各个资源消费组的CPU使用信息,在系统租户下会显示所有租户的所有资源消费组的CPU使用信息,在普通租户下,只会显示当前租户的所有资源消费组的CPU使用信息,具体使用如下: SELECT * FROM information_schema.cpu_summary_by_user; 查询结果中的列名说明: TENANT_NAME:用户所属的租户名称。 CONSUMER_GROUP:资源消费组名称。 CPU_USAGE:资源消费组的CPU使用率,为使用的CPU占所在实例总CPU的比例。例如4U的实例中, 资源消费组实际用了2U, 那么CPU_USAGE为50%。 CPU_USAGE_RELATIVE:资源消费组的CPU相对使用率,为使用的CPU占所在租户配置的MAX_CPU的比例。例如,当前租户的max_cpu为4U, 而资源消费组实际用了2U, 那么CPU_USAGE_RELATIVE为50%。 INCLUDED_USERS:属于此资源消费组中的用户名。 独占租户会创建一个默认的资源消费组default_group,租户下所有未绑定具体资源消费组的用户都会归属到default_group,default_group默认可使用租户的所有CPU资源,当租户内CPU争抢时,优先保证承诺分配给其他资源消费组的CPU资源,剩余的CPU资源分配给default_group。 租户级CPU使用率 新增information_schema.cpu_summary_by_tenant视图,用于显示各租户的CPU使用信息,在系统租户下会显示所有租户的CPU使用信息,在普通租户下,只会显示当前租户的CPU使用信息,具体使用如下: SELECT * FROM information_schema.cpu_summary_by_tenant; 查询结果中的列名说明: TENANT_NAME:租户名称。 TENANT_TYPE:租户类型,exclusive表示独占租户,shared表示共享租户。 CPU_USAGE:租户的CPU使用率,为使用的CPU占所在实例总CPU的比例。例如4U的实例中, 租户实际用了2U, 那么CPU_USAGE为50%。 CPU_USAGE_RELATIVE:租户CPU相对使用率,为租户实际使用的CPU占配置的MAX_CPU的占比。例如,当前租户的max_cpu为4U, 而租户实际用了2U, 那么CPU_USAGE为50%。 在满足所有独占租户MIN_CPU所配置的CPU资源后,所有的共享租户共享剩余的CPU资源,所以视图中所有的共享租户的CPU使用率一样,为所有共享租户的CPU使用率的总和。
  • 资源计划(plan)管理 资源计划(plan)用于控制资源计划指令(plan_directive)的启用或禁用。一个资源计划关联一个或多个资源计划指令。启用或禁用资源计划可使对应的资源计划指令生效或失效,同一个租户内至多只能启用一个资源计划。 创建资源计划 dbms_resource_manager.create_plan ( plan_name VARCHAR(128), comment VARCHAR(2000)); plan_name:资源计划名称,仅支持包含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或下划线。 comment:资源计划描述信息,可为''。 若删除当前启用的资源计划,则会将当前启用的资源计划设置为空,同时删除对应的资源计划指令(plan_directive)。 plan默认可配置的最大数量为128,由参数mt_resource_plan_num控制。 启用或禁用资源计划 dbms_resource_manager.set_resource_manager_plan( plan_name VARCHAR(128)); plan_name:资源计划名称。如果为空(''),则禁用资源计划。 删除资源计划 dbms_resource_manager.delete_plan ( plan_name VARCHAR(128)); plan_name:资源计划名称。 删除当前正在启用的资源计划,则会将当前启用的资源计划设置为空,同时删除所关联的资源计划指令(plan_directive)。 查看资源计划 视图DBA_RSRC_PLANS记录资源计划的详细信息。如果在系统租户下查看,则可以查询到所有租户的资源计划,如果在普通租户下查看,只能看到当前租户下的资源计划。 SELECT * FROM information_schema.DBA_RSRC_PLANS;
  • 资源管理 资源配置(resource_config)和租户是一对多的关系,当某一租户绑定此资源配置时便可限制此租户下用户使用的CPU资源。 创建资源配置 CREATE resource_config config_name MAX_CPU [=] {max_cpu_value} [MIN_CPU [=] {min_cpu_value}]; 更新资源配置 ALTER resource_config config_name MAX_CPU [=] {max_cpu_value} [MIN_CPU [=] {min_cpu_value}]; 删除资源配置 DROP resource_config config_name; 查看资源配置 SELECT * FROM information_schema.DBA_RSRC_TENANT_RESOURCE_CONFIGS; 仅在高权限root用户下可使用。 参数说明: config_name: 资源配置名称。最大长度为64,仅支持包含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或下划线。 MAX_CPU:绑定该资源配置的租户能够使用的最大CPU资源,单位为核数,最小值为0.1,最大值为实例规格中的CPU核数,可查看变量mt_flavor_cpu获取。粒度0.1。 MIN_CPU:在CPU资源争抢时,承诺分配给绑定该资源配置的租户的CPU资源,单位为核数,为可选项。默认等于MAX_CPU,最小值为0.1,最大值不超过MAX_CPU。粒度为0.1。(注意:shared_tenants_config为系统内置的资源配置,其MIN_CPU为0)。承诺分配给租户的CPU资源遵循按需分配策略,不会预留,例如:承诺给租户分配1U,但如果租户业务空闲,只会使用0.3U,则剩余的0.7U会按需分配给其他租户。 更新resource_config时,如果该resource_config已经绑定租户,且更新后MIN_CPU值大于原有的MIN_CPU值,则需要校验修改后的值是否满足资源约束,否则不做资源约束校验。 删除resource_config时,若租户正在使用该资源配置,则无法进行删除操作。 CPU争抢时,租户间资源分配会尽量按照租户的MIN_CPU分配资源,但存在一定的误差,误差通常在1U以内。 各租户下的实例的读写性能峰值并非和分配到的CPU资源呈线性关系。例如16U的实例分配给2个租户的MAX_CPU均为8U,那么两个租户同时满载跑业务的总共的TPS将达不到8U实例的2倍。即租户下的实例性能可能比同等规格的非多租实例的性能稍低。
  • 用户级资源配置 租户下的用户默认共享当前租户的资源,若要进行用户级资源限制,请使用本节提供的用户级资源配置接口。 共享租户无法进行用户级资源配置。 资源消费组(consumer_group)管理 多个用户可以归属到同一个资源消费组(consumer_group),这些用户共享资源消费组所关联的资源,通过租户下的用户连接数据库,进行资源消费组管理。 创建消费组 dbms_resource_manager.create_consumer_group ( consumer_group CHAR(128), comment CHAR(2000)); consumer_group:资源消费组名称,仅支持包含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或下划线。 comment:资源消费组说明,可为''。 添加用户到资源消费组/从资源消费组中移除用户 dbms_resource_manager.set_consumer_group_mapping ( attribute CHAR(128), value varbinary(128), consumer_group CHAR(128)); attribute:要添加或修改的映射属性,当前版本仅支持USER。 value:要添加或修改的映射属性,当前版本仅支持用户名。 consumer_group:资源消费组名称,当参数不为空时将用户添加到资源消费组,当参数为空('')时,将用户从所在的资源消费组中移除。 删除消费组 dbms_resource_manager.delete_consumer_group ( consumer_group CHAR(128)); consumer_group:资源消费组名称。 删除consumer_group的时候会同步删除该资源消费组对应的plan_directive以及consumer_group_mapping。 如果特性开关打开,删除用户时,会自动将用户从已关联的资源消费组中移除。当特性关闭时,删除用户时不会自动从已关联的资源消费组中移除,但不会有任何影响,当后续重新打开特性时,如果发现关联到资源消费组的用户已经被删除,会自动将这些用户从已关联的资源消费组中移除。 如果特性开关打开,重命名用户时,不影响用户与资源消费组的关联关系。如果特性开关关闭后,删除用户,再创建同名用户,后续打开特性,该用户依然属于原有的资源消费组。 查看资源消费组 视图DBA_RSRC_CONSUMER_GROUPS记录了资源消费组信息。如果以系统租户下的用户身份下查看,则可以查询到所有租户的资源消费组信息,如果在普通租户下查看,只能看到当前租户下的资源消费组信息。 select * from information_schema.DBA_RSRC_CONSUMER_GROUPS; 查看资源消费组和用户的关联关系 视图DBA_RSRC_GROUP_MAPPINGS记录了用户和资源消费组的关联关系。如果以系统租户下的用户身份下查看,则可以查询到所有租户的用户和资源消费组的关联关系,如果在普通租户下查看,只能看到当前租户下的用户和资源消费组的关联关系。 select * from information_schema.DBA_RSRC_GROUP_MAPPINGS;
  • 用户管理 开启多租模式后,用户分为系统租户下的用户和普通租户下的用户。存量的用户均属于系统租户,新创的用户根据接口语义属于系统租户或者普通租户。 在系统租户下管理用户 创建用户 创建系统租户下的用户: CREATE user [IF NOT EXISTS] user_name@host; 创建普通租户下的用户: CREATE user [IF NOT EXISTS] 'user_name@tenant_name'@host; 重命名用户 重命名系统租户下的用户: RENAME USER user_from@host1 TO user_to@host2; 重命名普通租户下的用户: RENAME USER 'user_from@tenant_name'@host1 TO 'user_to@tenant_name'@host2; 删除用户 删除系统租户下的用户: DROP USER [IF EXISTS] user_name@host; 删除普通租户下的用户: DROP USER [IF EXISTS] 'user_name@tenant_name'@host; 授权用户 为用户'user_1@tenant_1'@'%'授予租户tenant_1下的priv_type权限: GRANT priv_type ON *.* to 'user_1@tenant_1'@'%' with grant option; 查看权限: SHOW grants for 'user_1@tenant_1'@'%'; 在普通租户下管理用户 创建用户 创建当前租户下的用户: CREATE user [IF NOT EXISTS] user_name@host; 重命名用户 RENAME USER user_from@host1 TO user_to@host2; 删除用户 DROP USER [IF EXISTS] user_name@host; 授权用户 为用户user1授予当前租户下的priv_type权限: GRANT priv_type ON *.* to 'user_1'@'%' with grant option; 查看权限: SHOW grants for 'user_1'; 以系统租户身份创建或删除普通租户下的用户时,需要以user_name@tenant_name的方式对用户进行操作。 普通租户下的用户名称的长度被限制为不超过20个字符。 租户内不可以创建部分特殊用户:mysql.sys, mysql.session, mysql.infoschema以及参数rds_reserved_users中保留的用户。 在系统租户下,对普通租户下的用户重命名时,需要保证user_from和user_to中的tenant_name相同,如不相同,则接口返错。 多租户隔离特性关闭时,无法重命名普通租户下的用户。
  • 数据库管理 数据库分为系统租户下的数据库和普通租户下的数据库。系统租户可以访问所有数据库,普通租户只能访问属于自己的数据库。 在系统租户下管理数据库 创建数据库 创建系统租户的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IF NOT EXISTS] `db_name`; 创建普通租户的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IF NOT EXISTS] `db_name@tanant_name`; 删除数据库 删除系统租户的数据库: DROP DATABASE [IF EXISTS] `db_name`; 删除普通租户的数据库: DROP DATABASE [IF EXISTS] `db_name@tanant_name`; 在普通租户下管理数据库 创建当前租户的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IF NOT EXISTS] 'db_name'; 删除当前租户的数据库: DROP DATABASE [IF EXISTS] 'db_name'; 在系统租户下需要以db_name@tenant_name的方式对普通租户下的数据库进行操作。 系统库SYS、MYSQL暂不允许普通租户访问。 租户内不可以创建部分特殊DB:INFORMATION_SCHEMA, PERFORMANCE_SCHEMA, MYSQL, SYS, __recyclebin__。 存量数据库分配租户 为保证兼容性,升级或者迁移到多租实例后,存量的数据库默认属于系统租户,可以通过如下语法将存量的数据库分配给租户。此外,对于已经开启多租特性后,系统租户创建的且未分配给普通租户的数据库,也可通过如下语法分配数据库给对应租户。 数据库分配 将数据库分配给租户名为tenant_name的普通租户 ALTER DATABASE db_name TENANT = `tenant_name`; 将数据库回收到系统租户下 ALTER DATABASE db_name TENANT = ``; 查看映射关系 SELECT * FROM information_schema.DBA_RSRC_TENANT_DB; 仅在高权限root用户下可使用。 如果数据库是开启多租后创建的,以db_name@tenant_name格式命名的数据库不允许分配调用此接口,接口会返错。 如果tenant不存在,且不为空,接口返错。 通过租户下的用户连接数据库 在系统租户下,原有连接方式不变。 在普通租户下,指定用户时,需要以user_name@tenant_name的形式;指定数据库时,支持db_name和db_name@tenant_name两种形式。 mysql --host=**** -u user1@tenant_1 -D db1 -p pwssword; mysql --host=**** -u user1@tenant_1 -D db1@tenant_1 -p pwssword; 连接成功后,该用户将受到对应租户下的资源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