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务器内容精选

  • 购买GeminiDB Redis实例时,如何选择合适的节点规格和节点数量? 购买Redis实例通常需要关注2个主要指标:QPS和数据量大小。购买GeminiDB Redis实例时,也是依据这两个指标进行选择,可以采用“快速选择”和“自定义”购买实例: 使用“快速选择”购买实例,例如原先采用的是16GB集群,可以对标选择GeminiDB Redis16GB集群。若对应的规格QPS不满足业务需求,则需要选择更高规格。 使用“自定义”选择时,计算和存储需要单独选择,节点规格和节点数量决定实例的QPS,实例总容量决定数据存储容量上限。选择节点规格、节点数量、实例总容量后,可以从“实例规格预览”查看所选择实例的QPS、连接数等信息。 父主题: 产品咨询
  • 华为云DNS服务器地址 为了实现用户就近接入和最低延迟的解析,提升全球范围的DNS解析体验,华为云在全球多个区域的多个可用区部署了DNS服务器。其中,部分区域支持任播网络(Anycast)功能。 目前,已经部署了DNS服务器的可用区包括:北京、廊坊、上海、广州、深圳、贵阳、香港、泰国、新加坡、日本、德国、南非、智利、迪拜、巴西、墨西哥等。 当前,华为云云解析服务对用户提供解析服务的新的DNS服务器地址为: ns1.huaweicloud-dns.com:中国大陆各区域DNS服务器地址 ns1.huaweicloud-dns.cn:中国大陆各区域DNS服务器地址 ns1.huaweicloud-dns.net:除中国大陆之外国家或地区DNS服务器地址 ns1.huaweicloud-dns.org:除中国大陆之外国家或地区DNS服务器地址 通过DNS的控制台创建公网 域名 后,其默认生成的NS记录集的值即为上述四个DNS服务器地址。
  • DNS服务器地址设置步骤 在域名的“解析记录”页面,您可以通过修改域名NS类型的记录集值来设置DNS服务器地址。 进入公网域名列表页面。 在域名列表页面,单击域名名称,进入“解析记录”页面。 单击NS类型记录集“操作”列的“修改”,进入“修改记录集”页面。 图1 修改NS记录集 按照公网域名的DNS服务器地址设置建议,修改“修改记录集”页面的“值”。 单击“确定”,完成NS记录集的修改。 部分历史创建的公网域名,其NS地址为ns1.hwclouds-dns.com和ns1.hwclouds-dns.net,该地址是华为云DNS在历史版本中对用户提供解析服务的DNS服务器地址,即将下线。 为了更好的提供解析服务,建议您设置为新的DNS服务器地址,同时将域名服务商处域名的DNS信息同步修改为新的DNS服务器地址,详细请参见怎样查看并修改域名的DNS服务器地址?
  • DNS服务器地址设置建议 由于中国大陆的国际出口带宽有限,用户在中国大陆和中国大陆之外国家或地区之间跨地区访问时,会出现网络时延增大的现象。 因此,对于公网域名的NS记录集设置,建议您: 如果您的网站用户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设置DNS服务器地址为:ns1.huaweicloud-dns.com、ns1.huaweicloud-dns.cn。 如果您的网站用户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之外国家或地区,设置DNS服务器地址为:ns1.huaweicloud-dns.net、ns1.huaweicloud-dns.org。 如果您的网站用户遍布全球,同时设置上述四个DNS服务器地址。
  • 迁移时长预估 由于影响迁移时长的因素很多,因此没有通用的计算方式能准确的计算迁移耗时,用户可先参考如下数据进行评估。建议用户先使用和待迁移实例相同规格、负载、网络配置、数据模型的环境创建测试任务,以评估迁移时长。 DRS任务全量阶段迁移速度: MySQL为源链路:50MB/s。 Oracle为源链路:40MB/s。 Redis为源全量+增量链路:30MB/s。 GaussDB 为源链路:40MB/s。 DDM为源链路:20MB/s。 MongoDB为源链路:20MB/s。 PostgreSQL为源链路:30MB/s。 影响DRS迁移速度的因素很多,当前全量阶段迁移速度为网络和数据库性能无瓶颈、任务为大规格时的测试数据,仅供用户进行参考。 当目标数据库为Oralce或者GaussDB(DWS)时,受限于目标数据库写入机制,全量速度相较于其他类型数据库下降30%~50%。 MongoDB数据库的写入性能会受索引个数影响,单个索引影响5-8%,索引越多,速度越慢。
  • 影响因素 源库的读取吞吐能力 读取吞吐能力越高,迁移速度越快,耗时越少。影响吞吐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器规格、负载、磁盘IO性能、数据库限流等。 目标库的写入吞吐能力 写入吞吐能力越高,迁移速度越快,耗时越少。影响吞吐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器规格、负载、磁盘IO性能、数据库限流等。 可用的网络吞吐量 可用的网络吞吐越高,迁移速度越快,耗时越少。影响网络吞吐量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可用带宽、防火墙、网络设备限流设置等。 网络质量和网络延迟 网络延迟越小(影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源库目标库和DRS实例地理位置的远近程度),迁移速度越快,耗时越少。网络质量差(比如丢包率高)会降低迁移速度。 DRS实例规格 DRS实例规格越大,迁移速度越快,耗时越少。 源数据的模型和分布 此类因素包括是否有主键、是否分区表、是否堆表、平均单行数据量大小、表的数量、索引数量等。 目标库是否已有数据 目标库已有数据可能导致迁移时数据冲突,导致性能下降。 目标库是否有触发器 目标库有触发器可能导致迁移时写入性能下降。 目标库备份和日志等相关设置 如无必要可在迁移期间关闭目标库备份和事务日志,可提升迁移性能。 源库增量数据产生速度 源库增量数据产生速度越快,增量数据追平的耗时越长。 DRS任务数 不考虑其他因素导致的性能瓶颈,通过按表拆分成多个DRS任务,可提升总体迁移性能。
  • 如何从第三方云厂商将日志搬迁到华为云LTS? 若用户是在第三方云厂商使用日志服务,有大量数据在第三方云厂商对象存储上,希望将日志搬迁到华为云,对于不同的日志类型,请参考如下方法: 热日志(搜索分析):典型保存7-14天,用于应用运维,该日志不需要搬迁到华为云。用户在华为云直接启用 云日志服务LTS ,运行14天后,第三方云厂商保存的日志自然就老化了。详细请参考日志管理。 归档日志(等保合规):典型保存180天以上,用于安全合规审计,该日志一般转储存放到对象存储中。使用对象存储的迁移工具,将第三方云厂商保存在对象存储中的文件迁移到华为云 对象存储服务 OBS即可。详细操作请参考迁移第三方云厂商数据至OBS。 父主题: 产品咨询问题
  • 在AstroZero中,哪些场景需要访问数据库? AstroZero访问数据库的场景主要包括如下几类: 业务数据模型构建 通过AstroZero提供的Object可视化创建的方式进行构建。 业务数据CRUD操作 通过AstroZero脚本中的数据库db标准库的相关方法实现,也可以通过服务编排中的相关图元可视化编排来实现。 业务数据简单查询测试 通过AstroZero控制态工具“数据调试”,进行相关表数据sql查询操作,详情请参见使用控制台分析查询SQL。 页面数据源 前端页面通过访问数据库,获取数据源进行展示。 父主题: 产品咨询类
  • CloudPond如何保障可靠性? CloudPond通过多种软硬件可靠性保障措施,支撑整体平台的可靠性。 硬件方面,CloudPond使用的服务器、交换机和其他设备均按冗余方案部署,避免单一设备故障引起整个站点不可用的情况。 并且,CloudPond支持用户对计算服务器(计算节点)配置HA,以防止特定计算节点损坏时,业务无法迁移的问题。 在软件/云服务层面,运行在CloudPond上的E CS 服务,可支持虚拟机云服务器组的特性,防止特定的用于多台云服务器集中部署到同一个物理设备上导致的硬件故障无法冗余的问题。 父主题: 产品咨询
  • 使用RocksDB存储引擎的华为云DDS在执行大量增删改操作时,发现监控中出现磁盘来回波动、CPU毛刺的现象,这是为什么? RocksDB存储引擎下,所有的写入均为追加写,不管是更新还是删除,都不会直接修改原数据,而是追加写在尾端,因此同key可能会在磁盘上存在不同版本的值。追加写过程中,同一条数据的多版本同时存在,磁盘容量会上升。 不同版本的值最终会在新写入的数据量到达一定量后触发后台归并,即RocksDB的Compaction动作。归并数据动作是异步操作,当一轮运行结束后会将本轮涉及到的多版本数据进行归并合一,归并后会生成新的单版本数据数据文件,删除老的多版本数据文件,在生成新文件和删除老文件这段过渡期,新老文件会同时存在,即磁盘此时会短暂上涨,归并数据结束后,磁盘容量会即时下降。 归并数据操作本身会占用少量CPU资源,因此可能会出现轻微的CPU毛刺现象。 如果发现磁盘和CPU占用持续过高,请联系华为工程师处理。
  • RocksDB和WiredTiger两者有什么区别? 写机制的区别 WiredTiger存储引擎的数据结构为B+ tree,落盘数据中一个键(key)对应一个版本号(version),对某一个键(key)进行插入、更新或删除操作都是直接操作对应的数据节点。 Rocksdb存储引擎的数据结构为LSM-tree,写数据就像写日志,以追加写的方式进行。落盘数据除了一个键(key),值(value)之外,还有对应的版本号(version)。同一个键(key)在磁盘上有多个版本(version)的数据。业务层的插入、更新、删除操作,在Rocksdb侧都是写操作。这些多版本数据积压到一定阈值后,会触发后台自动归并,对多版本(version)的数据进行合并,这个行为就是RocksDB的Compaction。 数据组织的区别 WiredTiger存储引擎中一个集合(collection)的数据或者一个索引的数据对应一个磁盘文件,集合是多大,对应的文件就是多大。 RocksDB存储引擎下则没有集合(collection)维度,而是64M一个文件分布在磁盘上。
  • 华为云DDS 4.2及其以上版本将存储引擎切换为RocksDB会对业务产生影响吗? 功能方面:存储引擎是数据库的一个组件,负责管理数据在内存和磁盘中的存储方式。RocksDB和WiredTiger虽然是不同的存储引擎,数据库服务会封装存储引擎,极大兼容社区接口使用方式,开发者使用层面无使用差异感知,业务无差异影响。 性能方面:当前RocksDB存储引擎已经经过长期的社区演进,结合DDS团队对其定制化的开发,性能方面二者切换无明显差异,部分查询场景下RocksDB存储引擎表现更优,存储或计算资源使用方面或存在少量差异。
  • 使用RocksDB存储引擎在典型业务场景下有哪些表现差异与优化建议? 表2描述了RocksDB相较于WiredTiger在一些典型业务场景下的表现差异与优化建议。 表2 典型业务场景下RocksDB的表现差异与优化建议 业务场景 RocksDB的表现差异 优化建议 示例 多文档扫描 RocksDB在文档扫描(docsExamined)多的业务场景下对CPU、IO等资源消耗相较于WiredTiger更多。 建议通过添加适当的索引进行优化,提高扫描效率,降低CPU、IO等资源的消耗。 例如,在coll表A字段没有添加索引的情况下以该字段为条件进行查询:db.coll.find({A: 1})。
  • RocksDB优势在哪里? 表1从开源生态、存储空间、可定制化、内存高压场景、频繁更新删除场景、多表场景六个方面描述了RocksDB对比WiredTiger的优势。 表1 RocksDB与WiredTiger对比 存储引擎 RocksDB WiredTiger 开源生态 RocksDB相比WiredTiger有更好的开源生态(github stars),一些知名数据库比如TIDB/CRDB/YUGADB都采用了RocksDB做为存储引擎。 开源社区生态不如RocksDB。 存储空间 RocksDB数据写入过程中,部分业务场景会临时保存多个版本的数据,多版本数据会在后续做异步归并为最终版本,因此存储空间可能会存在临时上涨。 WiredTiger落盘只保留最新版本的数据,存储空间消耗相对少。 可定制化 RocksDB性能调优参数较多,支持根据业务的读写能力要求做定制化的参数修改。 WiredTiger性能调优参数较少。 内存高压场景 RocksDB读写性能稳定,不会随着内存压力变化。 WiredTiger需要频繁地刷脏页,进行内存与磁盘数据置换,引起读写性能波动比较大。 频繁更新删除场景 RocksDB在积攒了一定量的新写数据后,会自动异步触发后台compact线程对同一数据的多版本进行归并聚合,释放多余的磁盘空间,因此基本上不会出现磁盘碎片化问题。 WiredTiger在删除数据进行数据多版本归并聚合后,会空余出磁盘空间碎片,并且不会将这部分磁盘空间返回给操作系统,而是留待后续写入使用,磁盘碎片化问题较为明显。 多表场景 RocksDB支持10K以上的表及索引数量。 WiredTiger在表及索引数量达到1K以上时,读写性能会受到影响。
  • 自建GaussDB内核版本号与UGO界面显示GaussDB版本号对应关系 登录自建 GaussDB数据库 ,执行以下命令,查询版本号。 select version (); 查询出的版本号,与UGO界面上显示的GaussDB版本号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版本号对应关系 GaussDB内核版本号 UGO显示GaussDB版本号 V500R002C10 GaussDB 2.7 企业版 503.0.x GaussDB 3.1 企业版 503.1.x GaussDB 3.2 企业版 503.2.x GaussDB 3.3企业版 505.0 GaussDB 8.0 企业版 505.1 GaussDB 8.100 企业版 505.2 GaussDB 8.200 企业版 父主题: 产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