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务器内容精选

  • 消息灰度 微服务蓝绿或灰度发布的业务场景中,灰度实例生产或消费的消息可能需要特殊处理,这时可以挂载Sermant消息灰度插件实现了消息的灰度能力,灰度实例生产者或者灰度流量生产灰度消息,灰度消费者消费灰度消息。 消息灰度配置: 配置项:grayscale.mq.config 作用范围:app=${service.meta.application}&environment=${service.meta.environment},即应用配置。service.meta.application、service.meta.environment的配置,默认为app=default&environment= 配置内容: # 消息灰度插件开启开关,默认为false不开启 enabled: false # 灰度组信息集合,每个灰度组包含consumerGroupTag(灰度组标识)、serviceMeta(微服务实例属性标签)及trafficTag(流量标签)。 grayscale: # 灰度组标签,例如基线消费组名称为basic_group,那么灰度名称为basic_group_${consumerGroupTag} - consumerGroupTag: gray serviceMeta: # ServiceMeta匹配标签,如果服务启动时service_meta_parameters设置为x_lane_tag:gray,那么当前消费者为灰度节点。 # 如果通过service_meta_version设置匹配信息,配置中的key一定要是'version',像version:1.0.1。 x_lane_tag: gray version: 1.0.1 trafficTag: # 流量标签匹配,配合sermant-tag-transmission插件一起生效,如果请求header中包含x_lane_canary=gray,并且开启标签透传插件,设置配置 # tag.transmission.config.matchRule.exact: ['x_lane_canary'],这时生产的消息为灰度消息. x_lane_canary: gray # serviceMeta与trafficTag关系如下: # 如果服务启动是service_meta_parameters设置信息x_lane_tag:gray,那么匹配为灰度实例。 # 1、如果是生产者,那么消息的property中设置属性'x_lane_canary: gray'标识为灰度消息。 # 2、如果是消费者,仅消费property包含'x_lane_canary: gray'属性的消息。 # 基线消费组信息定义 base: # 基线消费者消费消息模式,包含BASE/AUTO两个模式,默认值为AUTO模式 # BASE模式消费除excludeGroupTags设置的消费组标识以外的消息 # AUTO模式除excludeGroupTags设置的消费组标识及正在运行的灰度组以外的消息 consumeMode: AUTO # auto模式下,基线消费者定期检查灰度消费者时间间隔 autoCheckDelayTime: 15 # 基线消费者默认剔除的灰度组标识,对应上面consumerGroupTag设置的值,auto/base模式都会生效 excludeGroupTags: ["gray"] 消息灰度逻辑: 消息生产者 定时任务生产消息时,如果当前服务实例为灰度实例,那么生产消息时,在消息的属性中增加x_lane_canary: gray标签,如果为基线实例,不作处理。 流量触发生产消息时,如果当前流量为灰度流量(即header中含x_lane_canary: gray标签)时,那么生产消息时,在消息的属性中增加x_lane_canary: gray标签,如果为基线,则不作处理。 消息消费者 构建消息消费者时,如果当前实例为灰度实例(即满足serviceMeta的设置条件)时,消费组增加灰度标识,改为灰度组注册到RocketMq服务端,如原Group为default,那么灰度组为default_gray。 在监听消息中修改SubscriptionData中的subString为SQL92语句,从而过滤对应Topic、Group的消息。 构建SQL92过滤语句时,支持同一个服务构建RocketMq连接、Topic及Group不同组合的SQL92语句,即同一个服务支持RocketMq连接、Topic及Group不同维度组合下的消息灰度。 对于流量生产灰度消息或者消费消息,要结合Sermant的标签透传插件一起使用才能生效。 灰度逻辑中出现的灰度标签或消息属性标签信息是根据上述配置内容设置的,业务可以根据需要自定义所需标签。 版本要求: sermant-agent版本要求大于等于2.1.3; RocketMq客户端版本:大于4.8.0 RocketMq服务端需要支持开启消息过滤能力。 根据消息进行灰度路由调用。 很多业务场景中,在消费到消息后根据消息内容调用下游服务处理相应的业务,如果消费的是灰度消息,那么我们应该要调用下游对应的灰度实例去处理业务,反之调用基线实例处理业务,该能力需要结合标签透传插件并触发消息getBody方法才能生效。 Sermant的流量灰度可以参考Spring Cloud应用实现全链路灰度实现。 标签透传插件配置: 配置项:tag-config 作用范围:自定义标签配置group:sermant.tag-transmission-plugin 配置内容: enabled: true matchRule: exact: ["x_lane_canary"] x_lane_canary标签为上述消息灰度配置中trafficTag设置的对应标签。
  • 查看历史版本 登录微服务引擎控制台。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ServiceComb引擎专享版”。 单击待操作的引擎。 选择“配置管理”。 未开启安全认证的ServiceComb引擎,请执行6。 开启安全认证的ServiceComb引擎,请执行5。 在弹出的“安全认证”对话框输入账号名及其密码,单击“确定”。 首次连接ServiceComb引擎,请输入root账号名及创建ServiceComb引擎时输入的密码。 创建账号请参考新增账号。 单击某配置项右侧“操作”列的“查看历史版本”,进入“历史版本”页面可查看该配置项的历史版本,在该页面也可对比配置版本和回滚版本操作。
  • 编辑配置项 登录微服务引擎控制台。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ServiceComb引擎专享版”。 单击待操作的引擎。 选择“配置管理”。 未开启安全认证的ServiceComb引擎,请执行6。 开启安全认证的ServiceComb引擎,请执行5。 在弹出的“安全认证”对话框输入账号名及其密码,单击“确定”。 首次连接ServiceComb引擎,请输入root账号名及创建ServiceComb引擎时输入的密码。 创建账号请参考新增账号。 单击待编辑的配置项右侧“操作”列的“编辑”,也可单击待编辑的配置项名称,在配置详情页面,单击“编辑”。 在“配置内容”输入框输入配置信息,单击“保存”编辑配置项完成。
  • 回滚版本 登录微服务引擎控制台。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ServiceComb引擎专享版”。 单击待操作的引擎。 选择“配置管理”。 未开启安全认证的ServiceComb引擎,请执行6。 开启安全认证的ServiceComb引擎,请执行5。 在弹出的“安全认证”对话框输入账号名及其密码,单击“确定”。 首次连接ServiceComb引擎,请输入root账号名及创建ServiceComb引擎时输入的密码。 创建账号请参考新增账号。 单击待操作的配置项名称。 单击“历史版本”。 在左侧“历史版本”列表,选择待回滚到的历史版本。 在右侧“配置文件”列,单击“回滚到此版本”。
  • 对比配置版本 登录微服务引擎控制台。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ServiceComb引擎专享版”。 单击待操作的引擎。 选择“配置管理”。 未开启安全认证的ServiceComb引擎,请执行6。 开启安全认证的ServiceComb引擎,请执行5。 在弹出的“安全认证”对话框输入账号名及其密码,单击“确定”。 首次连接ServiceComb引擎,请输入root账号名及创建ServiceComb引擎时输入的密码。 创建账号请参考新增账号。 单击待对比的配置项名称。 单击“历史版本”。 在左侧“历史版本”列表选择待查看的历史版本。 在右侧“配置文件”列,可查看历史版本和当前版本的差异。 在“历史版本”列表中最多可显示100个历史版本。
  • 导入配置 登录微服务引擎控制台。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ServiceComb引擎专享版”。 单击待操作的引擎。 选择“配置管理”。 未开启安全认证的ServiceComb引擎,请执行6。 开启安全认证的ServiceComb引擎,请执行5。 在弹出的“安全认证”对话框输入账号名及其密码,单击“确定”。 首次连接ServiceComb引擎,请输入root账号名及创建ServiceComb引擎时输入的密码。 创建账号请参考新增账号。 单击右上角的“导入”,根据需要导入不同文件格式,参考下表设置导入参数。 表1 导入文件格式为V2.0 参数名称 参数说明 文件格式 可选择导入文件的格式,默认是V2.0。 导入至特定环境 关闭:导入的配置不改变环境标签。 开启:把配置导入至特定环境,将会改变环境标签。在下拉列表中选择特定环境。 相同配置 终止导入:导入过程中,如果遇到和系统中相同的配置,导入终止。 跳过:导入过程中,如果遇到和系统中相同的配置,该配置会被跳过,继续导入其余配置。 覆盖:导入过程中,如果遇到和系统中相同的配置,该配置的值会被替换。 配置文件 单击“导入文件”,选择待导入配置文件。 说明: 待导入的配置文件大小不超过2MB。 表2 导入文件格式为V1.0 参数名称 参数说明 文件格式 可选择导入文件的格式,选择文件格式为V1.0。 *导入至特定环境 在下拉列表中选择微服务环境。 微服务名称 在下拉列表中选择将配置导入到的微服务。 微服务版本 在下拉列表中选择将配置导入到的微服务的版本。 *配置文件 单击“导入文件”,选择待导入配置文件。 说明: 待导入的配置文件大小不超过2MB。 单击“关闭”,完成导入。
  • 创建自定义配置 登录微服务引擎控制台。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ServiceComb引擎专享版”。 单击待操作的引擎。 选择“配置管理”。 未开启安全认证的ServiceComb引擎,请执行6。 开启安全认证的ServiceComb引擎,请执行5。 在弹出的“安全认证”对话框输入账号名及其密码,单击“确定”。 首次连接ServiceComb引擎,请输入root账号名及创建ServiceComb引擎时输入的密码。 创建账号请参考新增账号。 单击“新建配置”,参考下表设置配置参数。参数前面带*号的是必须设置的参数。 参数名称 参数说明 *配置项 输入配置项。 配置项为该配置的全局ID,在编码阶段通过配置项对配置进行索引及操作。建议采用类Java包命名方式(如cse.service.registry.address)的命名规则来保证配置项的可读性和唯一性。 配置范围 选择“自定义配置”。 标签 当应用级配置、微服务级配置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可通过标签创建自定义配置。 配置格式 选择配置格式,支持TEXT、YAML、JSON、Properties、INI、XML常见配置格式在线编辑。默认为:TEXT。 *配置内容 输入配置内容。 是否启用 选择是否启用配置: 现在启用:创建成功后,配置立即生效。 暂不启用:创建成功后,配置暂不生效。 单击“立即创建”,启用该配置项。
  • 导出配置 登录微服务引擎控制台。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ServiceComb引擎专享版”。 单击待操作的引擎。 选择“配置管理”。 未开启安全认证的ServiceComb引擎,请执行6。 开启安全认证的ServiceComb引擎,请执行5。 在弹出的“安全认证”对话框输入账号名及其密码,单击“确定”。 首次连接ServiceComb引擎,请输入root账号名及创建ServiceComb引擎时输入的密码。 创建账号请参考新增账号。 勾选待导出的配置项,单击“导出”。 单击配置项上方的“导出”,在弹出框中单击“导出”,配置文件导出成功。 单击右上方的“导出”,在“导出配置”弹出框中,选择导出配置的文件格式,默认为V2.0,单击“确定”,配置文件导出成功。 当选择导出配置的文件格式为V1.0时,需在下拉框中选择微服务环境、微服务名称和微服务版本。
  • 创建微服务级配置 登录微服务引擎控制台。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ServiceComb引擎专享版”。 单击待操作的引擎。 选择“配置管理”。 未开启安全认证的ServiceComb引擎,请执行6。 开启安全认证的ServiceComb引擎,请执行5。 在弹出的“安全认证”对话框输入账号名及其密码,单击“确定”。 首次连接ServiceComb引擎,请输入root账号名及创建ServiceComb引擎时输入的密码。 创建账号请参考新增账号。 单击“新建配置”,参考下表设置配置参数。参数前面带*号的是必须设置的参数。 参数名称 参数说明 *配置项 输入配置项。 配置项为该配置的全局ID,在编码阶段通过配置项对配置进行索引及操作。建议采用类Java包命名方式(如cse.service.registry.address)的命名规则来保证配置项的可读性和唯一性。 配置范围 选择“微服务级配置”。 *微服务 选择或者输入微服务名称。 选择或输入应用名称。 选择环境。 配置格式 选择配置格式,支持TEXT、YAML、JSON、Properties、INI、XML常见配置格式在线编辑。默认为:TEXT。 *配置内容 输入配置内容。 是否启用 选择是否启用配置: 现在启用:创建成功后,配置立即生效。 暂不启用:创建成功后,配置暂不生效。 单击“立即创建”,启用该配置项。
  • 创建应用级配置 登录微服务引擎控制台。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ServiceComb引擎专享版”。 单击待操作的引擎。 选择“配置管理”。 未开启安全认证的ServiceComb引擎,请执行6。 开启安全认证的ServiceComb引擎,请执行5。 在弹出的“安全认证”对话框输入账号名及其密码,单击“确定”。 首次连接ServiceComb引擎,请输入root账号名及创建ServiceComb引擎时输入的密码。 创建账号请参考新增账号。 单击“新建配置”,参考下表设置配置参数。参数前面带*号的是必须设置的参数。 参数名称 参数说明 *配置项 输入配置项。 配置项为该配置的全局ID,在编码阶段通过配置项对配置进行索引及操作。建议采用类Java包命名方式(如cse.service.registry.address)的命名规则来保证配置项的可读性和唯一性。 说明: 创建应用级配置时不允许创建以“servicecomb.matchGroup.”开头的配置项,此开头的配置会与创建业务场景治理生成的配置冲突,导致业务场景无法显示。 配置范围 选择“应用级配置”。 *应用 选择或输入应用名称。 选择环境。 配置格式 选择配置格式,支持TEXT、YAML、JSON、Properties、INI、XML常见配置格式在线编辑。默认为:TEXT。 *配置内容 输入配置内容。 是否启用 选择是否启用配置: 现在启用:创建成功后,配置立即生效。 暂不启用:创建成功后,配置暂不生效。 单击“立即创建”,启用该配置项。
  • 查看ServiceComb引擎信息 登录微服务引擎控制台。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ServiceComb引擎专享版”。 单击待查看的引擎。 在“ServiceComb引擎信息”区域,查看如表1所示的ServiceComb引擎信息。 表1 引擎详细信息说明 引擎信息名称 信息说明 引擎名称 创建ServiceComb引擎时输入的引擎名称,单击可复制。单击可以修改引擎名称,名称以字母开头,由字母、数字和-组成,且不能以-结尾,长度为3~64个字符。 引擎ID 引擎的ID,单击可复制。 状态 引擎的状态,包括: 创建中 可用 不可用 配置中 删除中 升级中 变更中 创建失败 删除失败 升级失败 变更失败 已冻结 引擎版本 引擎的版本号。 引擎类型 创建ServiceComb引擎时选择的引擎类型。 可用区 创建ServiceComb引擎时选择的可用区。 标签 显示为ServiceComb引擎添加的标签,也可单击“标签管理”,根据需要对标签进行相应操作,具体操作可参见管理标签。 描述 创建ServiceComb引擎时输入的引擎描述信息。
  • 创建ServiceComb引擎 进入购买ServiceComb引擎专享版页面。 每个项目默认最多可以创建5个ServiceComb引擎专享版,如果您想创建更多,可以提交工单申请扩大配额。 关于项目,请参考项目。 参考下表设置参数,参数前面带*号的是必须设置的参数。 参数 说明 *计费模式 选择计费方式,目前支持: 包年/包月 按需计费 *企业项目 选择ServiceComb引擎所在的项目,可在下拉框中搜索和选择需要的企业项目。 企业项目是一种云资源管理方式,企业项目管理服务提供统一的云资源按项目管理,以及项目内的资源管理、成员管理。 参考开通企业项目,创建并启用新的企业项目后可以使用,默认选择default。 说明: ServiceComb引擎使用期间,请勿停用企业项目,否则会导致该引擎在引擎列表中不可见,影响正常使用。 *选择实例数 选择微服务实例数配额。 *引擎类型 选择ServiceComb引擎的类型。 引擎类型为集群,其为集群模式部署,主机级容灾。 *ServiceComb引擎名称 输入ServiceComb引擎的名称,名称以字母开头,由字母、数字和-组成,且不能以-结尾,长度为3~64个字符。 须知: ServiceComb引擎名称不允许命名为“default”。 *可用区 选择可用区。 根据环境可用区数量,为引擎选择1个或者3个可用区。 选择1个可用区,可提供主机级别容灾能力。 选择3个可用区,可提供可用区级别容灾能力。 说明: 已创建的ServiceComb引擎不支持更换可用区。 同一个区域内的可用区内网互通。 多可用区可加强容灾能力。 *网络 为引擎选择虚拟私有云及其子网,可以为您的引擎构建隔离的、自主配置和管理的虚拟网络环境。 使用已创建的VPC,可在下拉列表中搜索和选择当前账号已创建的虚拟私有云和子网。 使用新的VPC,在下拉列表中单击“创建新虚拟私有云”,创建新的虚拟私有云,具体操作请参考创建虚拟私有云和子网。 说明: 当引擎创建完成后,不支持变更虚拟私有云。 描述 单击,输入引擎描述信息。 标签 用于标识云资源,当您拥有相同类型的许多云资源时,可以使用标签按各种维度(例如用途、所有者或环境)对云资源进行分类。 您可以单击“ 添加标签”,在“添加标签”弹框输入标签键和标签值,添加标签,标签的命名规则请参见管理标签。在“添加标签”弹框,可单击“ 新增标签”同时添加多个标签,也可单击标签后的,删除该标签。 安全认证 开启了“安全认证”的ServiceComb引擎专享版,通过微服务引擎控制台提供了基于RBAC(Role-Based Access Control,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的系统管理功能。 选择“开启安全认证”: 根据业务需要确认是否需要开启“编程接口安全认证”。 开启编程接口安全认证后,需要在微服务的配置文件中添加对应用户的账号密码,否则服务无法注册到引擎。 关闭编程接口安全认证,微服务的配置文件中无需配置账号密码即可将服务注册到引擎,效率性能更高,建议用于VPC内访问时使用。 输入root账号的“密码”,并在“再次输入密码”输入框输入密码进行确认。 密码请妥善保管,以免遗失。 选择“关闭安全认证”: 关闭安全认证功能,可以在实例创建完成后再设置开启。 购买时长 计费模式选择“包年/包月”时需要设置。可设置是否开通自动续费。 单击“立即购买”,进入引擎信息确认界面。 单击“提交”,等待引擎创建完毕。 ServiceComb引擎创建完成,大约需要31分钟。 ServiceComb引擎创建成功后,“状态”为“可用”。查看ServiceComb引擎状态,请参考查看ServiceComb引擎信息。 如果ServiceComb引擎创建失败,可在操作日志页面上查看失败原因并处理后可进行以下操作: 可在“ServiceComb引擎信息”区域,单击“重试”重新创建。 如果重试失败,可删除创建失败的ServiceComb引擎,删除ServiceComb引擎,请参考删除ServiceComb引擎专享版。
  • 前提条件 ServiceComb引擎运行于虚拟私有云,创建ServiceComb引擎前,需保证有可用的虚拟私有云和子网。 创建虚拟私有云和子网,请参考创建虚拟私有云和子网。 如果引擎创建账号的权限为创建引擎的最小权限,如微服务引擎细粒度权限依赖说明中的“cse:engine:create”所示。则需要由主账号为其预置VPC默认安全组cse-engine-default-sg,并添加如表1所示规则。 添加安全组规则,请参考添加安全组规则。 表1 默认安全组cse-engine-default-sg规则说明 方向 优先级 策略 协议端口 类型 源地址 入方向 1 允许 ICMP : 全部 IPv6 ::/0 1 允许 TCP : 30100-30130 IPv6 ::/0 1 允许 全部 IPv6 cse-engine-default-sg 1 允许 TCP : 30100-30130 IPv4 0.0.0.0/0 1 允许 ICMP : 全部 IPv4 0.0.0.0/0 出方向 100 允许 全部 IPv4 0.0.0.0/0 100 允许 全部 IPv6 ::/0
  • 什么是Mesher Mesher是Service Mesh的一个具体的实现,是一个轻量的代理服务以Sidecar的方式与微服务一起运行。 Service Mesh是由William Morgan定义: Service Mesh是一个基础设施层,用于处理服务间通信。云原生应用有着复杂的服务拓扑,Service Mesh保证请求可以在这些拓扑中可靠地传输。在实际应用当中,Service Mesh通常是由一系列轻量级的网络代理组成的,它们与应用程序部署在一起,但应用程序不需要知道它们的存在。 随着云原生应用的崛起,Service Mesh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基础设施层。在云原生模型里,一个应用可以由数百个服务组成,每个服务可能有数千个实例,而每个实例可能会持续地发生变化。服务间通信不仅异常复杂,而且也是运行时行为的基础。管理好服务间通信对于保证端到端的性能和可靠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Service Mesh实际上就是处于TCP/IP之上的一个抽象层,假设底层的L3/L4网络能够点对点地传输字节(同时,也假设网络环境是不可靠的,所以Service Mesh必须具备处理网络故障的能力)。 从某种程度上说,Service Mesh有点类似TCP/IP。TCP对网络端点间传输字节的机制进行了抽象,而Service Mesh则是对服务节点间请求的路由机制进行了抽象。Service Mesh不关心消息体是什么,也不关心它们是如何编码的。应用程序的目标是“将某些东西从A传送到B”,而Service Mesh所要做的就是实现这个目标,并处理传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故障。 与TCP不同的是,Service Mesh有着更高的目标:为应用运行时提供统一的、应用层面的可见性和可控性。Service Mesh将服务间通信从底层的基础设施中分离出来,让它成为整个生态系统的一等公民——它因此可以被监控、托管和控制。
  • ServiceComb专享版引擎版本从1.x升级到2.x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ServiceComb引擎专享版从1.x升级到2.x的过程中及升级完以后可能会出现的现象及解决方法如下: 现象1:在ServiceComb引擎专享版从1.x版本升级至2.x版本的过程中,使用接口获取配置或更新配置失败,报connection refused或Connection was closed,出现错误信息示例如下: [ERROR] Config update from xxx.xxx.xxx.xx failed. Error message is [Connection refused: xxx.xxx.xxx.xx]. org.apache.servicecomb.config.client.ConfigCenterClient$ConfigRefresh.lambda$null$13(ConfigCenterClient.java:428) 或 [ERROR]Config update from xxx.xxx.xxx.xx failed. Error message is [Connection was closed]. org.apache.servicecomb.config.client.ConfigCenterClient$ConfigRefresh.lambda$null$13(ConfigCenterClient.java:428) 解决方法:ServiceComb引擎专享版1.x版本升级至2.x版本时配置中心会有短暂的重启,重启期间获取配置或更新配置会报错断连。因此引擎升级过程中避免更新配置,升级完成后该问题即可解决。 现象2:使用引擎版本为1.x配置中心接入的用户,无法使用“业务场景治理”功能。 解决办法:由于引擎版本为2.x的配置中心换成了kie,需要将配置中心接入方式切换为kie,具体切换方式详见Spring Cloud使用配置中心中相关内容。 现象3:在使用版本为2.x的ServiceComb引擎时,使用导入配置文件功能,存在原配置中心格式的文件无法导入,提示文件为空或者格式错误。 解决办法:将配置文件的配置项格式修改为2.x引擎要求的配置文件格式,新的配置文件为json文件,内容格式如下: { "data":[ { "key":"xxx", "labels":{ "environment":"xxx", "service": "xxx", "app": "xxx", "version": "xxx" }, "value":"xxx", "value_type":"text", "status":"enabled" }, { "key":"xxx", "labels":{ "environment":"xxx" }, "value":"xxx", "value_type":"text", "status":"enabled" }, { "key":"xxx", "labels":{ "environment":"xxx", "service": "xxx" }, "value":"xxx", "value_type":"text", "status":"enabled" }, { "key":"xxx", "labels":{ "environment":"xxx", "service": "xxx", "app": "xxx" }, "value":"xxx", "value_type":"text", "status":"enabled" } ] } 其中: key和value是配置项对应的键和值,其为必填。 labels是配置范围,其为必填,通过填写environment,service,app,version等字段来确定配置范围。 value_type是配置项类型,其为必填,可以选择ini、json、text、yaml、properties、xml,默认为text。 status是配置是否启用,其为选填,可以选择enabled(开启),disabled(关闭),默认关闭。 现象4:若在ServiceComb引擎1.x版本的配置中心设置了全局配置,当升级到2.x之后,全局配置根据配置中心升级后的范围会相应的自动调整作用范围environment=${environmentName},environmentName取值可以为空、development、testing、acceptance或production。此时如果SDK调整以kie作为配置中心时,需要在项目配置文件中增加自定义标签以获取该部分配置,以下以environment=production为例展示: spring-cloud-huawei框架: spring: cloud: servicecomb: config: serverType: kie kie: customLabel: environment customLabelValue: production servicecomb-java-chassis框架: servicecomb: kie: customLabel: environment customLabelValue: production 父主题: ServiceComb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