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注塑产业集群
制造“智”变 :智慧工厂打开更多想象空间

现在走在麦丰工厂里,智慧化的生产细节一目了然。无论是配方设计,还是仓储物流的情况,都尽收眼底,生产线上的每个环节、每个工序都能被准确抓取。

“现在我只要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以看到生产线上的每个细节,甚至每个配方细节我都可以及时知晓,相比以前在工厂里来回穿梭的样子,幸福的不是一星半点。”厦门麦丰的总经理张德富描述起最近的变化,那些传统的生产方式仿佛还是昨天。

创建于2002年的厦门麦丰密封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麦丰)自成立之初,就在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对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加大投入,使得厦门麦丰在产品的技术和质量上,一直处于橡胶密封圈细分行业领域的独角兽地位,实现了不少产品的“国产替代”。

步入数字经济时代,以5G、云、AI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迅猛发展,工业生产的边界不断延伸,厦门麦丰也在探寻自我驱动的智能制造升级路径。产业云作为数字化转型使能者的身份与厦门麦丰所致力的方向,不谋而合。

厦门麦丰信息化结构

2021年3月4日,厦门麦丰密封件有限公司携手华为云厦门创新中心举行“人工智能橡胶配方设计项目启动大会”,全面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这是厦门麦丰与华为合作的新成果,亦是新起点。

量体裁衣 打造场景化解决方案

“橡胶密封件在运用中有物理反应,也有化学反应。在新产品研发中,个人知识往往受限,经常出现重复数据,从而导致资源浪费严重,效率低下等状况。”张德富总经理说到。

众所周知,橡胶加工企业是一个易于受市场和生产工艺技术影响的行业。在来自市场的不断冲击之下,企业唯有通过数字化升级来提升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才能使自身获得更大的收益。另外,在产品质量上的精准控制和预测,对生产成本也有很大的影响。

在此之前,厦门麦丰的橡胶配料全部采用人工操作,员工根据经验来进行配比和质量预测,由于对胶料质量预测不准确,经常会出胶料质量不达标或者指标富裕,导致成本偏高,无法实现精细化生产,也很难保证质量。基于此,如何使资源得到合理使用,又能使产品品质更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原料投入成本,又能满足橡胶质量要求,从而为企业创造利润最大化,这就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厦门麦丰决定依托产业云所提供的华为云工业互联网平台,从橡胶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出发点,来稳定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配比优化方案总体架构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大数据,针对产品适用的不同环境,为工程师提供合理的“智能”配料方案。这样不但避免了材料浪费,降低了材料成本,而且简化了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在保持原有人力不变的情况下,让营业额提升了23%,为企业降本增效,提高企业竞争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数字赋能 解决生产难题

华为云为厦门麦丰所解决的问题远不止于此。橡胶制品特别是橡胶密封件制品,大部分订单特点是按单生产、批次多、规格多、变化多、批量少、交期短、单价低。在生产过程中,不同领域使用的密封件需要不同的工艺流程,不同型号和规格的产品又需要不同的生产条件。

原料配比优化部署方案

“我们有三万多个产品品种,每天的数据量都很大。在上华为云之前,我们计算产品成本极其复杂且用时长,效率低,经常计划赶不上变化,在排满计划的生产车间,插入急单,计划调整极其困难。”张德富总经理介绍到,使用了华为云之后,企业实现了全阶段数字化管控,可以对生产环节中各个阶段的数据进行分析,极大地简化了生产操作,方便了生产流程和工艺管控,并在成本计算上能更加减少时效浪费及成本浪费。

尤其是在智能排程上,员工之间不用反复沟通,通过系统平衡计划生产、物流部门之间的安排,可以达到提高产能、加强生产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的效果。

管理方便了,效率提升了,质量才能越来越好。事实上,这也是厦门麦丰所有员工的共同想法。现如今,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已在厦门麦丰全面落地,智慧化的生产方式正改变着这家传统橡胶企业的生产方式,使制造方式向柔性化、定制化方向变革,生产方式更加灵活。

当前,如何帮助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了厦门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面对注塑等行业发展遇到的瓶颈期,华为云积极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一是推动传统企业上云,工业软件上云,打通企业各系统的业务数据;二是从注塑行业工艺流程入手,推动模具、注塑、冲压等全产业链企业上云,让产业全流程数据在云平台不断沉淀,为产业智能化打好基础;三是培养云计算、大数据等相关技术人员,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华为云作为智能制造产业“黑土地”,以华为硬件开放、软件开源、使能合作伙伴的战略为契机,继续积极引导企业上云,培植壮大本地制造业生态,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的产业探索与发展之路。

下一篇: 音视频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