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这八个字,就刻在金庸的小说里,断臂后的杨过得到的那把玄铁重剑的剑身上。正是这把重剑,让杨过得到顿悟,以重克轻,打败金轮法王,成就了神雕大侠。
又重又钝的重剑,之所以能够成为“百兵之王”,并不在于剑器本身,而在于用剑之人对自身剑技的雕琢。
玄铁重剑的主人,剑魔独孤求败剑十年,20岁用的是一把锋利无比的利剑,30岁用的是一把更讲究控制力的软剑,直到40岁横行天下,难求一败时,才用得起这把无锋的重剑。从锋芒毕露,到锋芒内敛,做到以简化繁,以拙胜巧,这背后没有30年的苦练是不可能做到的。
有人说华为云,凭什么刚刚推出就敢目标全球前五,就将自己定位成云计算市场的领导者。如果你懂得了“重剑无锋,大巧不工”这八个字的道理,你就懂得了华为云。
华为云长袖善舞,并非天赋异禀,基于华为公司30年的技术积累,换来如今一朝绽放。
华为到华为云?我们从来没有改变过
1999年入职华为的张宇昕,从研发一线做起,做到今天以历时19年。这位今天的华为云BU首席技术官眼中的华为,是一个一以贯之,从未改变的华为。
华为云BU首席技术官张宇昕
“其实,在十几年之前,华为就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研发体系,而那时候开始我们建立起来的信念,与服务客户的方式,以及我们的业务边界和原则就从未改变”。
那就是:恪守业务边界,聚焦自己擅长的事情,敢于投未来,通过良好的技术管理体系管理好技术及研发的过程,时刻感受市场压力,通过感受市场压力响应客户需求,满足客户需求快速改进。
什么是聚焦?就是紧守自己的业务边界,在研发上做“压强投入”,明确了目标后集中研发力量打胜仗,在确定的方向上做到领先。“所以当初我们禁住了诱惑,不去碰小灵通,集中力量在3G上做到了世界第一,才有了今天的华为,这就是聚焦”,张宇昕说。
什么是“敢于投未来”?华为内部一直有个研发的“三代战略”,目的就是要去做长期的技术准备和技术投入。比如芯片,早在1996年华为内部就已经开始了芯片的研发,正因为华为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到2000年代就开始对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这些底层技术做了长期的研发投入,才换来今天华为云所拥有的,业界独一无二的从底层芯片开始的全栈云服务的能力。
张宇昕告诉我,“过去华为公司一直提倡研发策略叫‘大平台小产品’,就是要将共性的基础技术,尽可能的集中来建设,因为基础技术建设的周期长、专业化程度高。只有把这些基础技术集中建好并做到公司内共享,力量就不会分散,而且能够迅速的把所有的产品能力都带起来。”如果从今天的视角回望,这应该算得上对云时代,平台化能力释放的一种提前的预判。
华为始终都是这样的一家公司,这些基础技术的研发的大量工作,都是埋在冰山底下的宝藏,一旦到了要用的时候,它的价值就发挥出来。华为过去十几年在很多技术领域为什么总能够做到“后发先制”?看似“后发制人”,如果你明白了这背后华为做了多少技术沉淀的工作,才能明白华为是凭什么做到厚积薄发。
所以,早在2008年华为就已经开始了对IT当中的计算、存储和网络投入巨大的研发力量,进行了系统性的研发。这并不是华为预先已经做好了在3年后进军企业业务的准备,依然是华为原则当中的“敢于投未来”。
为什么当初要提前做这些技术储备?张宇昕也有自己的判断。
第一,2008年亚马逊和谷歌已经有了公有云的概念,那么对于当初聚焦在运营商市场的华为看到了,这些技术本身即便华为自己不会做,依然会对运营商业务转型有帮助,习惯了为客户思考未来的华为,完全在这样一个氛围下,启动了IT基础技术的研发。
第二,按照华为“三代战略”的定义,华为其实更早就投入到了IT的技术储备当中,比如在2007年就和赛门铁克合资成立了华赛,专注于存储产业。同时还在比2007年更早的时候,就开始研发服务器。
所以,这个逻辑就非常清晰了,尽管华为在2011年才决定进军企业业务,但华为的对IT基础技术的储备其实可以追溯到2007年之前。而华为云在技术上的积累也源于当初华为长期投入基础技术研发的长久历程。
2011年之前,原来还有另一个故事
2011年是对华为来说是一个必须要铭记的时间节点。
2011年,华为开始了向跨运营商网络、企业业务、消费者业务的端到端的ICT解决方案供应商这一角色转变。所以在2011年初,企业BG正式成立,华为向企业市场正式宣告了自己的回归。
华为云BU副总裁、基础设施工程部部长苏立清
但这段历史的背面,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就是华为内部的IT建设,在2012年前后也开始了云上转型的脚步。当时的苏立清刚刚接手华为内部IT的部门,对这位如今的华为云BU副总裁、基础设施工程部部长来说,这个转变也是痛并快乐着。
因为华为业务本身就是全球化的布局,对华为来说最核心的就是研发资产,而遍布全球的实验室架构就如同一个又一个的信息孤岛,所以对华为内部IT来说,首要的难题,就是打破实验室原有架构,让实验室先实现上云。
苏立清坦言,“这个过程其实是非常痛苦的,因为这意味着华为整体的IT技术架构都要改变,包括安全隔离的架构,必须和每个业务部门一个场景、一个场景的去解决”。
那么什么能够衡量研发上云的效果?最大的好处首先就是降低成本。
其实华为自身业务应用的云,几乎是全球最大企业级应用的云之一。在2012年的时候,华为全球的18万员工当中,有8万是研发人员,分布在全球超过1500个实验室,这些实验室自身都构建一些计算能力,包括仿真、编译、杀毒等等,这些资源是分散的,利用率不高,管理难度极大。所以,华为决定先让内部IT能力云化。
苏立清说,“有一年建设全球IT基础设施的预算是2亿美金,而当我们完成了全球资源的云化之后,实际上只花掉了一半,我们内部叫研发云,让资源利用率提升了超过2.5倍,通常一般的企业IT服务器的CPU使用率不到20%,而华为的CPU利用率可以达到70%。”
事实上,我们眼中看到的是华为通过内部IT实现了资源的节省,而其实云带来的更大好处是华为业务效率的提升。因为资源集中以后,计算能力大幅度的提升,让原来的研发效率提升了一倍以上,以某一个超过上亿行代码的平台项目组建为例,原来一个版本迭代周期要9个月时间,在上云以后,很快就变成6个月,现在已经缩短到3个月。再以消费者业务的产品研发为例,因为手机立项之初就已经确定了上市时间,而更快的研发效率可以让手机迭代的频次变得更高,这就减少了bug,提升了品质。
2016年7月,完成“EDC切换成功”的东莞松湖数据中心。“EDC切换成功”标志着华为全面云化的分布式数据中心蓝图正式开启。
来自业务部门的肯定让苏立清记忆最为深刻。苏立清还清楚的记得华为成都实验室实现上云后,时任成都研究所所长的孙承启动了一个实验室揭开封条的仪式,“因为过去的实验室都是封闭的,为了保证安全性,进出都需要门禁卡,而实验室上云之后,实验室反而变得开放了,因为数据都在云上了,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效率也得到极大提升”。
云BU诞生记,这不是简单的Cloud2.0
华为正式走向公有云的时间是比较晚的。华为云BU的诞生,其实也源于华为对自身业务边界的一种重新界定。
“华为一直有一个原则,是不进入电信服务领域,因为华为不会和客户抢生意”,所以华为在私有云方面已经做得非常成熟,但对公有云始终保持了一定距离,直到运营商对华为做公有云提出要求一段时间以后,华为才确定了进军公有云的方向。
同时,运营商也提出了网络云化的需求,也要做到像互联网厂商一样敏捷地业务发放、应用快速地迭代,并能够和客户形成很好的需求沟通迭代循环。所以,华为要帮助他们达成这个目标,必然要引入云的技术来把电信网络用云的架构和技术来进行改造。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看到了企业上云市场的启动。因为早期的公有云,主要是面向互联网应用的,互联网应用并不是华为擅长的领域,超出了华为的边界,但从2016年开始华为逐渐发现企业上云的趋势形成了,这是华为所定义的重要的目标市场。
Cloud2.0时代是以企业应用为主导,越来越多的行业、企业、政府开始向云上迁移。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华为会区别Cloud1.0和Cloud2.0时代,华为对Cloud1.0的定义是云原生应用为主导,互联网公司是生于云的一代。而Cloud2.0是以企业应用为主导,越来越多的行业、企业、政府开始向云上迁移。
而对全球化业务的华为来说,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是承载自身业务的运行。一方面在2011年之后启动的华为消费者业务本身需要像“iCloud”这样的云平台,另一方面华为遍布全球的数据中心架构也需要租用其他的公有云,既然如此,为何不让他们跑在华为云上呢?
其实对公有云,华为也不是只在2017年才启动。张宇昕表示,在成立云BU之前的2015年,华为就和德国电信试点了Open Telekom Cloud,这种由华为提供整套云的产品和方案,由德国电信来运营的模式,叫做“合作伙伴公有云”,这应该是华为在公有云方面的初次试水。
但令华为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次合作伙伴公有云的尝试,引来了大量国内外运营商的关注,“运营商这个市场的公有云华为不支持还有谁支持?。”张宇昕说,所以干脆2017年,华为正式成立华为云BU!
2017年3月,在华为生态伙伴大会上,华为携手太极股份、中科软、神州数码、用友、中软国际等十家合作伙伴共同发布《云生态长沙宣言》,并宣布成立Cloud BU。
过去华为的经验,就是如今华为云的能力
这两年,我们会发现华为云相比于其他公有云厂商,海外数据中心节点的开服速度要快得多,比如今年南非大区刚刚开服,这是全球公有云首个落户南非的节点。这和很多公有云的所谓全球布局不一样,华为云的每一个海外节点,都是实打实的“硬功夫”。
11月15日,华为云在2018年南非通信展览会(Africa Com 2018)上宣布华为云南非大区开服。
苏立清说,“华为云海外速度发展很快,今年已经开通了泰国、南非、中国香港等大区,因为华为利用过去在流程IT的长期积累,我们原本在当地就建设有数据中心,同时华为有全球化的网络,这个网络通过我们几十年全球化的建设和维护,可靠性是非常高的。”
的确,这些高价值的基础与积累,如今已整合进入华为云,最终变成云服务。这等于是华为全球的数据中心运营能力,网络的运营能力,以及这么多年在流程IT积累的管理能力,系统运营的经验,通过华为云很好的继承过来。
华为全球数据中心的建设,2000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华为的全球化在2000年之前就开始了,到2000年的时候,全球化的布局已经很成规模,“现在华为在170多个国家都在做生意,我们当初就有这样的原则:华为的员工去到哪里,我们就要把IT建到哪里”。苏立清说。
正是这种全球数据中心的建设,才有华为全球8个100毫秒圈的数据中心布局以及应用公布式部署,实现全球IT系统的一致性体验。
这也是华为云独特的经验。为什么说华为云是“站在世界看世界”?就是过去30年,华为投入全球数据中心的建设所决定的。
华为副总裁、华为云BU总裁郑叶来
今年10月12日,在上海举办的2018华为全联接大会上,有记者问到华为云的“出海”布局。华为副总裁、云BU总裁郑叶来的回答机智而幽默:我们成天在“海”里游,还出什么海?经过20年发展,华为公司业务遍布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To B业务收入中,有一半以上来自于海外。全球化公司的优势,自然成为了华为云的优势,且不必额外做基础设施的投入。
之前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郑叶来也曾表示,“云服务本身是没有边界的。”云服务海外布局的关键在于做到“两化”,即全球化和本地化。“所谓全球化,就是要建立通达全球的网络,为客户提供各种低时延、高可靠的云服务;而本地化,则是要遵守当地的法律规章和监管要求,适应市场环境。站在中国看世界和站在世界看世界,视角是完全不同的。”
在华为云上,企业得到的是华为30年的IT积累
很显然,通过华为云,企业客户得到的并不只是华为云的资源和服务,而是继承华为过去30年IT架构变迁和对企业IT进化的经验。
我们也可以从华为自身IT建设三个阶段的过程中略见端倪。
最初的模型是以软件包驱动的IT产品架构,主要特征是以ERP和CRM软件为驱动,基础设施要服从于软件包架构的约束来进行基础设施的演进。
第二个阶段是有了私有云的概念,当引入私有云之后就开始发现,资源效率的提升,其实对业务有很大的帮助企业IT与应用进行适度的解耦。
第三个阶段则是公有云阶段,换句话说应该是多云架构的公有云阶段,这个阶段意味着IT基础设施主要由公有云服务商提供,企业IT重心在于提升业务效率,专注于企业数字化转型。
客观的说,这三个阶段一路走下来,总结经验,拥有足够技术沉淀,并把这些经验融入华为云。而一路走下来的结果是什么呢?
比如说,华为的全球供应链构建了一个可视化的微服务化的平台,这是华为为制造自动化搭建的一个平台,华为在全球每年有一百万个基站的交付,华为如今已经做到了用人工智能自动验收,这些独特场景的数字化过程,是企业上云所希望得到的经验,这是华为云独特的经验。
苏立清表示,“因为华为自身业务就很复杂,我们消费者云跑在华为云上,我们研发云跑在华为云上,我们供应链跑在华为云上,制造业务也跑在华为云上,所以华为云可以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一个样板,很多场景华为的数字化能力,是在华为的实际业务中经过验证的,这部分的能力,恰恰是很多企业上云最看重一个能力。”
再比如,华为在做企业跨云集成ESB总线时设计了一个ROMA(罗马)平台,这是为了解决企业数据集成,应用集成,消息集成的平台,如今华为已经把它演变成自动化集成的平台,这对应用不同厂家、设计和技术的物联网来说,通过ROMA平台就可以做到最好的自动化集成。“这就是典型的华为通过自身应用,优化之后可以提供给企业使用的解决方案,今天罗马平台的能力,已经通过华为云来开放了。”苏立清说。
企业业务其实是多元化的,所以企业上云的需求也是多元化的,华为云的优势就在于,释放了自身在过去30年里积累的企业IT建设经验。换句话说,华为云不仅提供基于资源的服务,同时也提供企业在复杂的环境中去应用和落地的能力。
华为云的全栈为什么与众不同?
在今年HC上,华为正式推出具备横跨云、边缘、端全场景的人工智能芯片昇腾(Ascend)310和910,震惊四座。一向低调的华为,怎么就忽然在AI芯片上走到了前面?
在HUAWEI CONNECT 2018会上,华为正式发布晟腾(Ascend)310芯片。
张宇昕说,“华为推出AI芯片对业界来说是个大新闻,对我们自己来说不过是顺势而为。AI的芯片,大概是从2016年就投入研发了,华为这么多年来对芯片研发的投入应该算得上是厚积薄发,比如HC上发布的100G智能网卡的芯片,从设计研发到投入量产上线销售整整历时五年。”
从这个方向切入,我们就理解了华为云所谈的全栈和其他云计算公司的全栈有何具体的不同。以芯片技术作为“全栈”的底层支撑,正是华为做到真正“全栈”的关键之一。
华为云的“全栈”是一种全面的技术视角。包括了芯片、芯片使能、训练和推理框架和应用使能在内的全堆栈方案。而通过华为云,企业可以在这里找到所需的所有服务,而不在局限于硬件、软件、算法和数据,它可以将技术化为无形,让AI真正意义上成为服务。
在HUAWEI CONNECT 2018会上,华为云发布了AI全流程开发平台EI ModelArts,为用户提供更快的普惠AI开发体验。近日,斯坦福大学发布了DAWNBenchmark的最新成绩,在图像识别(ResNet50-on-ImageNet,93%以上精度)的总训练时间上,华为云EI ModelArts排名世界第一。
在张宇昕看来,华为的“全栈”其实是华为过去30年来技术积累和理解的过程。“从过去运营商时代,我们就开始积累的软硬件结合的能力。我们其实一直有这个理念,软件的能力最后会聚焦在架构和算法上,而硬件的能力也会聚焦在架构和芯片两个点上。”从这个意义上看,为什么华为一直说,从华为到华为云,其实业务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就是因为华为已经抓住了架构、算法、芯片这些最基础的核心价值,而云不过是将之释放的平台而已。
其实,当“全栈”成为云世界一个新的标尺,我就一直有这样的疑问:从用户的角度,到底全栈的意义又在哪里?
对此张宇昕的理解颇为耐人寻味。他认为,在互联网的时代,全栈并没有任何意义,因为终端用户是无法感知,也无需感知的。但在企业上云的时代,企业客户在云上要看到更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数据中心,计算存储和网络,甚至是风火水电,运维和安全等等。正因为企业有这样那样的顾虑和考量,才使“全栈”有了意义,客户需要看到服务商各个层面的能力,包括产品的能力,解决方案的能力,运维的能力等等。所以,全栈对企业客户意味着专业、可信赖。
而从华为云的角度看,除了技术线上能够提供业界唯一的芯片级起跳的全栈能力之外,还有另一种全栈的理解是独一无二的。
张宇昕将其归结一种横向的,贯穿企业业务全流程的全栈服务。“对企业来说,它的价值流在你的云上,华为还有能力在企业应用的全生命周期,数据的全生命周期上去帮助他们去解决任何意想不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过去单一的互联网业务完全无法想象的。”
通过多年基于自身业务的实践与服务企业客户的经验,华为公司长期在基础技术、面向未来的技术、与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技术做长期投入,融合了计算、存储、网络等领域的实践,积累了大量的算法、芯片、软硬件结合的能力,磨砺出了华为云如今系列的标杆服务与产品,其中包括:极致性能的云基础服务、面向企业级应用场景的华为云EI(企业智能)、面向开发者的DevCloud软件开发服务和有多年合规积累,通过全球顶级安全认证的安全服务,与数据库服务等。
从这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和细节当中,我们是不是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内涵?华为云从来没有想过和任何竞争对手“见招拆招”,因为华为云今天所做的事就是华为公司30年前积累的延续。
所以,华为云的重剑就是无招胜有招: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解决客户的需求,没有闪耀的锋芒,但继承了华为30年的积累和底蕴这就是华为云的自信,这就是华为云的厚重。